家中亲友们得知我辞职的事,第一反应都是觉得惋惜:“那么好的工作,说不要就不要了吗?好多人想去都去不了呢!”
三甲医院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经历过的人会知道,表面光鲜的工作背后,总是会有说不完的烦恼。
网上流传的金句这样说:打工人最快乐的两个时刻,刚找到工作和离职。我至今还保存着当初医院发来的入职短信。尽管已经过去整整六年,我更换了好几个手机,也没舍得删除那条短信。我从大学的象牙塔毕业,当这所在整个西南地区都颇有名气的医院向我伸来橄榄枝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最幸运的人。
都说护理学是很容易就业的专业,可当毕业时看到数千人去竞争同一所医院几十个护士名额的时候,我不禁怀疑这个说法是否有严谨的数据支撑。
竞争如此激烈,所以,当并不足够优秀的自己,能够从几千人里脱颖而出挤进医院的大门时,我的心情甚至无法简单地用“开心”、“高兴”来形容。
我当时想,自己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份工作,积极地在护理岗位上发光发热,践行医学生的誓言。我的妈妈甚至开玩笑地说:“加油,说不定以后你也有机会获得南丁格尔奖章呢!”
进入医院后,我被分配到了普通外科。这是一个病种覆盖面广泛的科室,胃、肠道、甲状腺、乳腺等疾病,只要有手术指征,都属于科室的收治范围。
我作为一名新手护士,最开始由高年资的护士老师带教,也就类似于实习生。半年之后,我才开始独立上班。当时,我最怕下班后接到科室的电话,只要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那个熟悉的短号,我就知道一定是又犯什么错了。
每一次接起电话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担心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病人出现了问题。幸好电话那头问我的,要么是水银体温表不见了一只,要么就是问领取的耗材为什么对不上数。尽管我要为丢失的东西赔钱,但所幸,病人是安全的。在生命的问题上,医务人员永远不能犯错。
上班的第一年,我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操作考试。月初培训,之后就得利用下班或者休息的时间在科室反复练习,以免在月底严格的考试中因不及格而被通报批评。
频繁的考试打乱了正常的生活,有时候好不容易有连休,本打算和朋友们聚会,也因为参加操作培训而泡汤。虽然觉得累,但是我总给自己打气,再坚持一下就好了,坚持到考完所有操作,我的生活就能进入正轨了,也有时间放松了。
当我考完所有的操作,已经过去整整一年,我也从一名没有经验的新手护士变成了一名有点经验的年轻护士。我天真地以为自己解放了,可当我的精力从那连续不断的考试中抽离出来后,却发现还有更多的任务等着我。
医院里讲究论资排辈。大部分年资高的“老”护士只需要完成临床工作,按时下班就行,护士长也默认不给她们安排其他的事情,而年轻护士则理所当然地要承担更多的任务。
在三甲医院里,领导们似乎期望护士成为全能型的人才,不仅要毫无差错地完成临床护理工作,还需要学会教学、科研、内务管理、剪辑、摄影等多项技术。当然,这些任务一般会安排像我这样的年轻护士去完成。
在上班的几年时间里,我先后被护士长安排去参加了各种比赛,例如护理教学讲课、病例报告等等。要知道,当初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就是因为不喜欢站在台上发言,才没有选择师范。怎料兜兜转转,成为了一名护士也逃不掉这个环节。
每次比赛前,我不仅得利用休息时间制作PPT,还得设计表现形式、写讲稿、背台词。然后再在护士长的建议和要求下,修改无数遍。每次比赛的前几天,我都紧张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担心自己在台上忘词出丑。每一次站在台上被下面几十上百双眼睛盯着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像护士,倒像是马戏团里正在表演的猴。
我知道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可我本身就是内向敏感的性格,我并不喜欢那样的场合。我曾和护士长商量,不要派我上台比赛,可她总是以“锻炼”、“培养”这些理由来拒绝我。
当然,和我年龄相仿的同事们过得也并不轻松,她们有的被安排制作科普视频,有的得去参加医院的摄影比赛,还有的则需要完成SCI论文。
我们有时候会在偷偷建的小群里哀嚎:因为这些恼人的任务,自己为数不多的头发又掉了几根,本就蜡黄的脸上又增添了几颗痘痘。可我们也仅仅只限于私下哀嚎,当护士长发来新的要求,打工人只敢软弱地在对话框敲下“收到”两个字。
除了要应付医院安排的各种比赛、教学和科研任务,临床护理工作实际上也并不轻松。我工作的科室属于外科,急诊不少,择期手术也多。大部分病人都是胃肠道肿瘤疾病,手术后不能正常进食,每天不仅需要输很多液体,还有静脉注射、雾化等不少的治疗。
尽管有文件建议,普通病房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的患者不应超过8个,可因为各种实际情况,科室的护患比例并不平衡。白天一个护士需要负责十几个病人,夜班则更多。
床头的呼叫铃此起彼伏,常常是这个房间的病人还没处理好,另外房间的病人又有事情在呼叫护士了。更何况除了打针输液这些常规工作,还要收新病人、填写评估资料、处理医嘱、术前准备、接术后病人等等。
日行万步,是工作常态。就算我休息在家,也可以通过同事们的微信步数来判断今天科室的忙碌程度。
每周虽然是双休,可总是排在夜班之后。休息的时候我根本没有精力出门,只想躺在床上睡觉。各种节日假期也都是轮休,有时候甚至没有连在一起,而是分开的单休。约朋友、家人一起出去旅游的计划总是不能成行,大部分时候我只能羡慕又嫉妒地看着别人朋友圈发的旅行照片。
每周我会上两个夜班,熬通宵是对身体的挑战。特别是术后病房的夜班,更是一刻都无法停歇。有的病人术后发生麻醉反应,意识不清,甚至对医护人员拳打脚踢;有的病人不遵从医嘱,会试图去拔掉身上留置的各种管道;有的病人病情危重,随时要做好抢救的准备……而夜班往往只有一到两个护士值班。
其实,身体上的疲惫是次要的,更重的是精神上的压力。生命脆弱,在医院,病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变化,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观察,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当人的生命变成了自己肩头的责任,就仿佛心里压了一块巨石,脑袋里紧绷了一根细弦,一刻不能放松,随时都是高度紧张的状态。
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下,上完夜班后我整个人都焉了,发生内分泌紊乱、心律不齐更是常态。同事们常指着病床前的心电监护仪调侃说:“我们可能也需要躺床上监护一下。”这种情况下,我不确定自己的身体能承受多久。
在书本中,媒体平台上,护士被讨论得最多的是“白衣天使”、“牺牲奉献”。在医院大会上,也总是说:“不要计较薪酬得失,不要抱怨责任压力。”
可护士只是一门工作,我也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样要生活,一样会软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每天都处在疲于奔命的状态。和朋友们聚会或微信聊天时,抱怨工作成了最主要的话题。“烦死了”成为了我的口头禅,每天都负能量满满,不停地内耗。
很早之前,辞职的想法就在我心里盘旋,我却一直犹豫不决。因为不可否认,护士的工作并不是一无是处。这份工作很稳定,几乎不用担心优化裁员,如果你愿意,可以一直干到退休。这份工作会给我购买较高系数的五险一金,每月上万的薪酬总是准时发放。我的同事们都很友善,总是给我帮助和支持。
我怕自己辞职后,找不到新的工作,又怕自己找到一份比现在更差的工作,担心父母责怪,也怕其他人的闲言碎语。所以,我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
只是时间拖得越久,我发现自己越焦虑,越消极,也越来越不快乐。我的生活仿佛覆盖上了一层阴影,暗淡毫无生气,只剩下疲乏和沮丧。
四月底,当又一次经历了身心俱疲的夜班后,我想,自己以后还要面临多少次这样的夜晚呢?如果我总是担心辞职之后的事,那就永远都不可能踏出半步。如果永远都像现在这样不快乐,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在医院拯救别人的生命,而我们也应该有权利去追求自己鲜活的生命。在从事护理工作六年后,我最终还是不顾大家的劝阻,从医院裸辞。
裸辞也并不等于重生,毕竟诗和远方需要资本的支持。辞职后,我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社保福利,并且还得操心后续如何养活自己。
不过我觉得,我也得到了更多。平和的心情、规律的睡眠和三餐、陪伴家人的时间,以及有空写下这些粗浅文字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前几天,之前关系不错的同事姐姐找我聊天,说起了科室的近况。因为护士人手不足,护士长准备调整排班,改为每周三个夜班。
同事姐姐今年已经35周岁,体力和精神都大不如前。而医院不成文的规定,只有护士长和组长不需要上夜班。每个科室护士长和组长的名额都是有限的,目前科室在任的护士长和组长的年龄和她相仿,按照现在的情况,她几乎没有上升的职业空间。也就是说,她或许需要一直上夜班直到离开医院为止。
我什么都帮不到她,只能安慰了她几句,但是自己都觉得那些话苍白又无力。最后,她无奈地叹了口气,说:“看来,护士的尽头是离职。”
我的几个好朋友也是护士,我们经常在微信群里聊天,大部分时候是吐槽工作。我离职后,她们仍然和从前一样,隔三差五在群里输出工作中发生的各种烦心事。
不过现在又多了一项话题,就是在吐槽完工作后,羡慕我离开了护理岗位。她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一颗想要辞职的心,却都因为房贷、养娃等各种现实原因没勇气立刻离开。这份工作,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的一个同学是儿科护士,最近也萌生了辞职的想法。她告诉我,今年以来他们科室的薪酬持续降低,而儿科本来就是压力很大的科室,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上班就更没有积极性了。她一边细数着各种开销,一边对我说:“真羡慕你说走就走的勇气,什么时候我才能解放呢?”
“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当我踏进学校之时,每一个医学生会如此庄严的宣誓。当时,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像现在这样,急切地从这个职业中逃离。
护士的尽头是离职吗?我无法对这个问题做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答案。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我对护理工作感到倦怠,同样也会有人愿意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这没有对错之分。
但至少现在,我并没有后悔自己做出离职的决定。
人生并非旷野,我们总是在工作和家庭中奔波,没有那么多自由和选择。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肩负多大的责任,承载他人多高的期望,当感到疲惫、焦虑、痛苦的时候,要有允许自己暂时离开轨道的勇气。给自己一点时间,歇一歇,调整心态,再考虑以后的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