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近日严厉批评电动自行车标准“悬空”现象,他指出当前标准与市民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大量市民自行改装以满足出行需求。这一脱节不仅暴露出政策制定的盲目性,更揭示了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李稻葵教授以数据为例,详细揭示了电动自行车改装的普遍性和必要性。全国近六成电动自行车用户进行了改装,其中八成加装后视镜,超过半数拆掉脚蹬子。这些改装并非市民任性之举,而是基于实际需求的无奈选择。

他特别指出,加装后视镜是为了应对复杂交通环境,提高行驶安全性。在繁忙的城市道路上,没有后视镜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难以观察到后方来车,增加了碰撞风险。而加装后视镜后,驾驶员视野得到拓展,行驶安全性显著提升。

然而,拆掉脚蹬子的行为引发了争议。脚蹬子作为标配部件,其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使用中,脚蹬子却成为安全隐患的源头。超过四成的用户反映,行驶中脚蹬子与衣物摩擦导致衣物损坏;在紧急情况下,还可能影响驾驶员的应急操作。因此,许多市民选择拆除脚蹬子以提高行驶安全。

此外,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和速度问题也备受关注。市民反映电池容量不足或老化导致脚蹬子蹬不动,而现有限速标准往往低于实际需求,因此拔掉限速线提高速度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

针对这些问题,李稻葵教授呼吁相关部门在制定电动自行车标准时更贴近市民实际需求。他建议标准制定者深入调研市民出行需求和使用习惯,了解电动自行车的实际性能和安全隐患。同时,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避免过于理想化或脱离实际。

他还建议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电动自行车性能和安全性,从根本上减少市民改装需求。例如,研发更轻便、耐用的电池提高续航能力;设计更人性化的脚蹬子减少安全隐患。

李稻葵教授的发言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市民希望相关部门重视电动自行车改装问题,制定更合理、贴近实际的标准;同时呼吁生产厂家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然而,也有人认为市民改装存在安全隐患,应严格禁止。这种矛盾和分歧正是当前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举报/反馈

秋水

817获赞 26粉丝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