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雄安新区未来最高地标性建筑之一——中国中化总部大厦的“牡丹花冠”最后一个构件顺利完成安装,这是自今年3月主体结构封顶以来,这座大厦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近日,雄安新区中国中化总部大厦“牡丹花冠”安装完成。作为首批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中国中化总部大厦项目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建设为契机,快速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坐落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中化总部大厦,结构高度150米,2022年4月正式启动建设,计划于2025年6月建成投用,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建筑。项目在概念设计上取意雄安特色“金芦苇”造型,寓意生生不息、拔节生长。据介绍,为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如质并安全展开,施工团队近1000名工人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保证“金芦苇”每7天“长高”一层。
走进施工现场,“金芦苇”高耸入云,建筑顶部的牡丹花形“塔冠”,已严丝合缝镶嵌在“金芦苇”顶部,为大厦“画”上“点睛之笔”。
只见这顶“牡丹花冠”由16根外框钢柱、8组主花瓣构件、8组附属花瓣构件、1组花蕊构件组成,构件数量达64个,其中最重的构件达11.5吨。
施工团队采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启动了智慧管理平台,还采用了钢结构预拼装技术,保证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安装任务。
施工团队负责人介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通过建筑数字化模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模拟,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施工团队通过其可视化、可出图等功能,优化了塔冠工程分构件数量,以减少安装步骤,降低安装风险和误差。此外,该技术还明确了构件的三维立体坐标,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安装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塔冠安装搭建了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以云端数据管理为基础,通过多维度信息应用,实现塔冠构件制作安装过程的精细化,提高了施工沟通和协作效率。
为保障塔冠安装的精准度,施工团队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技术,提前在加工厂对全部塔冠构件进行了拼装。通过一系列预拼装流程,对构件精度、安装步骤、安全措施等进行了验证,组织内外部专家进行了专项论证、多轮施工推演专题评审等预控管理方式,提前消除了施工风险。施工团队还建立了整体垂直空间坐标系和多维度弧形辅助坐标系,采用对称安装方式,保证了塔冠钢梁施工安全和成型效果。
据悉,中国中化大厦总部项目建设启动2年来,一直将环保理念贯穿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以打造雄安新区总部区示范项目为目标,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运用高效新风、热回收等环保技术,最大化降低建筑整体能耗,同时铺设面积接近1400平方米的自研光伏屋顶、光伏墙,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45.53%,相对节能率达50.26%。
2022年12月,中国中化大厦总部项目被评为雄安新区第二批近零能耗示范项目,获得“新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称号,并成为绿建新国标和全球领先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双认证超高层项目。
举报/反馈

北京日报客户端

7731万获赞 544.5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