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里川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当下,个体的胖瘦情况,虽也经常成为市井议题,但多被一种散漫的心态所遮掩。例如,“苗条美”“胖点好”成为一种流行的民间语文,“胖子”成为一种寻常外号,甚至,体重大也被视为身体有力量、生活条件好,即便知道肥胖不好也以“富贵病”加以自嘲,种种情形从多个层面折射出人们对于体重状况的认识。
当然,“过胖”也指向一种烦恼,这是一个庞大减肥市场的源头。但在很多人看来,减肥的主要意义在于变得“好看”,而不是让自己更健康。这也证明,很多人对于体重的认识,有待改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体重状况,绝非小事。体重表象下,一些隐藏的问题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正如方案所指出的,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是对当前人群超重肥胖形势的客观描述。针对严峻形势,唯有及时加强干预,予以改善,方能遏制住超重肥胖快速上升势头,让国民的体重状况正常化。
必须指出的是,当前,我国正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全民健身也在蓬勃开展。这一局面呼应着这样的时代要求:对人的健康、人的素质、人的身心状态更加关切,使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显著,更符合体育强国的深刻内涵。显然,超重肥胖状况是在拉个体健康状况的后腿,也对体育强国建设、全民健身工程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国人的体重问题,当形成更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此次实施方案拿出了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的举措。5个方面15条主要措施,主要体现为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体重管理效能、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完善监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有效利用、开展体重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创新体重管理服务模式和技术。可见,从意识提高、技术加持、机制托举等环节,国家层面做出了符合民情民意、彰显科学务实的决策,令人十分期待。
新华社 王晓 摄
实施方案为我们描摹了一个系统性的、全局性的大工程,直指体重问题的软肋和漏洞。对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可以发现,在目下的体重管理格局中,还存在一些熟视无睹的问题。
例如,一些校园食堂生产环节不卫生、不科学,问题食品频出,重油重糖风气盛行;一些街头健身器材年久失修;一些单位长年没有任何健身活动;一些学校取消“课间十分钟”,或者做出苛刻规定,让学生“动弹不得”……对于一些机制性问题或弊端,自然可以加以政策性、技术性解决,例如加强监督以管理好“后厨”、及时更新器材和设施,但一些受偏见、陋习主导的问题,则需要个体自觉“攻克”。换言之,要将这一工程推向深入、落到实处,哪一个环节都少不得,哪一个项目都弱不得。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体重管理,不只是某一个部门、机构的事,更是每一个人的事。唯有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自律的体重管理格局,才能将“体重管理年”的效益最大化呈现,成为每一个国人的朴素福祉。
举报/反馈

光明日报

543万获赞 63.1万粉丝
知识分子掌上精神家园
《光明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