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施比受更有福。”在日前召开的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现场,89岁高龄的高秉涵在孙女高佑萱的搀扶下,缓缓上台,围绕两岸家庭、家教、家风等话题,分享了他的人生经验。
“要说我的人生,有欢笑也有泪水。”论坛结束后,高秉涵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讲述了他少小离家,漂落台湾半工半读改写命运的一生。从军中法官到职业律师,再到穿梭两岸间的“灵魂摆渡人”。年近花甲之际,高秉涵开始在两岸间频繁来往,把200多位老兵的骨灰送回家乡,被评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近年来,高秉涵仍情系乡梓,心系家国,在两岸间不断奔走,用自己的故事印证着,“海峡的距离,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采访最后,高秉涵告诉南都记者,“在有生之年,见到两岸统一,是我最后的心愿。”
高秉涵在今年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现场。南都记者 杨苓妍 摄
“此生再不吃石榴”
高秉涵永远不会忘记,13岁时离开母亲和家乡山东菏泽的那个清晨。
那是1948年的夏天,高秉涵的父母在菏泽农村创办新式小学,他家的命运在战火中骤变。
父亲在地方冲突中被枪杀后,母亲担心他的安危,狠着心让他离家,去投奔设在南京的“流亡学校”。
高秉涵回忆,离家前的清晨,母亲把他叫到院子里,狠下心用戒尺打了他的手心,又使劲拧着他的耳朵叮嘱他,“秉涵,你年幼无知,出门在外要多听老师的话,要跟着‘流亡学校’走。”
高秉涵离家前与母亲宋书玉最后一次母子合照。
母亲和外婆一起送他到离家的马车上,车上已有几个和他相熟的同学。离家的时候是九月,村里的石榴刚熟,外婆摘了一颗,塞在他手里,高秉涵忍不住低头吃了起来。身边同学提醒他:“你妈冲你挥手呢。”高秉涵才赶忙抬头,但已经看不到母亲的身影了。
今年已89岁的高秉涵告诉南都记者:“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妈妈。”为了惩罚自己少不更事,他终生再不吃石榴。
南京的“流亡学校”解散后,高秉涵不敢回家,又无处可去,他跟着部队,一路南奔,走了两千多公里,跨越了七个省份,1949年秋天登上了由厦门撤抵小金门的最后一艘船,一路辗转到台湾。
“刚到台湾,看到那里惨兮兮。你想,一个岛上突然来了上百万人,生活上很难负担,大街小巷很多无家可归的人,没有那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被问及年少在他乡想家的时候怎么办,高秉涵陷入短暂的沉默后说,“这个问题一言难尽,想家的时候就是想家。那时候年龄小,就早点睡觉,希望做一个回家的梦。”
高秉涵向南都记者回忆,刚到台湾的时候没地方住,只能睡在火车站,后来幸运地遇到同样从菏泽来到台湾的小学校长。校长的生活也很艰难,但还是托人让他去一所中学的夜间初中部就读。高秉涵拿着母亲叮嘱他放在包袱里的初中新生录取证明书,半工半读,完成了中学教育。
后来,他成功考上台湾一所学校,从此与法律打了一辈子交道。1963年毕业后,他被派往金门任军事法庭官员。1973年,高秉涵离开这一领域,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四十三年回家路
彼时,两岸隔绝已久,台湾与大陆一水之隔、枪炮相向,两岸同胞饱受骨肉分离、音讯断绝的苦痛。
“归乡不知期,才是真正的乡愁。” 高秉涵向南都记者回忆,逢年过节他想家想得紧,就跑到海边,面对着大陆的方向,高声痛哭一场。
“那时年龄小,想家就是想妈妈、想故乡的玩伴和从小就喜欢吃的家乡烧饼。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变成一只海鸟,飞过大海,飞回家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台湾生活了七十多年,高秉涵谈吐间鲁西南地区口音依然浓厚。回忆间,他向南都记者讲述了当年和乡亲一起分家乡泥土的故事。
1981年冬天,高秉涵移民海外的同乡好友卞永兰,回台湾探亲,又计划由台湾经香港转往家乡菏泽,以偿返乡探亲夙愿。众多同学和乡亲得知她将要返回菏泽,恳求她从菏泽回台时,能带些富有故乡风味的山楂、耿饼、烧饼、面泡子等特产,并多拍些菏泽的照片,大家都想看看日思夜想的故乡这些年的变化。
高秉涵回忆道,“我当时以渴望的口吻提醒她,‘我们长年流落异乡作客的人,内心真正期望的,是能够再见到故乡的泥士,你就给我们带一把故乡的泥土吧。’”
卞永兰从菏泽探亲返台后,不仅给山东老乡们带回家乡特产,还捎回来3公斤菏泽泥土。大家喜极而泣,每人分到一点,视若珍宝。高秉涵将分到的泥土,一半锁进装金条、金饰的银行保险箱里;一半倒进了茶壶,加满开水,与茶一起品味着喝了。
想见而不可见,想得而不可得,浓浓的思乡情,都被浸泡在那壶茶水里,被高秉涵一口口抿下。他告诉南都记者,他每次只敢喝一小口,整整用了一个星期,才把整壶茶喝完。
高秉涵一家在香港团聚时合影。
1984年,高秉涵通过同学辗转联系到姐姐和弟弟,当时一家人只能约着在香港见面。“我两岁时,姐姐就离开了,所以我完全不知道她的样子。还是在同学的介绍下,我们才相认。多年藏在肚子的思念,在面对大姐时,却突然不知如何开口,我们就抱在一起哭。”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台湾当局开放同胞回乡探亲。台湾民众积极响应,并推动台湾当局最终于1987年开放探亲。
高秉涵回忆,两岸禁令的解除,在台湾社会引起了轰动。那些日子,红十字会、旅行社、机场,到处都云集着一些兴奋地等待着回家探亲的白发老人。虽然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境遇,操着大陆不同地区的方言,但他们眼神中对回家的迫切,却是相似的。
“回家的路那么漫长,从台北到菏泽,我走了四十三年。” 1991年5月,年过五旬的高秉涵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菏泽。近乡情怯,他蹲在村口,抱着头,泪水恣肆,吞声痛哭。
曾送近200位老兵“回家”
“活着已做游子,死了不做游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这是当时流传在台湾老兵中的一句口号,后来也成了高秉涵后半生一直在践行的承诺。
1991年高秉涵回家探亲时,他的众多行李中有一件特殊的物品——一个大理石骨灰坛,装着台湾老兵王士祥的骨灰。
同在台湾的菏泽老乡们在台北成立了一个台湾菏泽同乡会,高秉涵在台北开办的律师事务所成了菏泽同乡歇脚聚会的场所。高秉涵是老乡中年纪最小的,很多菏泽老兵更是视高秉涵为他们唯一能依靠的亲人,在他们个人户籍资料上“紧急联络人”一栏填上“高秉涵〞。
菏泽老兵王士祥曾是高秉涵律所办公室的常客。后期罹患肝病的他,有一天突然找到高秉涵,悲伤地说道:“我这病看来是没希望了,万一有一天可以回家了,你一定要帮我把我的骨灰带回去,交给我的女儿。”说完他就哭了起来。
高秉涵始终记得这一幕。最终,他在第一次返乡回家的时候,信守了当初的承诺。“把王士祥的骨灰送回家之后,我信守对每一位老兵委托人的承诺,先后将近200个骨灰坛扛回家乡。”
高秉涵多年来完成老兵遗愿,把他们的骨灰带回大陆。
高秉涵告诉南都记者,一开始是基于乡情,后来,有越来越多人找到他,最远的一个老兵是新疆伊犁人。他和老兵家属约着在兰州机场见面,坐飞机就要好几个小时。
然而,最大的困难还是领取骨灰坛的繁杂程序。从老兵管理部门领取骨灰,非常耗费心力。整套程序走下来,最快一年,稍有延宕,就要两年、三年。
高秉涵身高1米75,体重只有不到45公斤。一个骨灰盒大约有10公斤重,为了不出差错,高秉涵有时会用拉杆箱装载骨灰盒。
“过去,是菏泽的老兵老哥牵着我的手,从家乡跑到台湾。现在,我要抱着他们的骨灰,从台湾回到家乡,我是在践行我的承诺,我是在报恩。”他说。
这几十年如一日送老兵“回家”的善举,让他被评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中写道:“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有人曾问我,什么时候就不流眼泪了?这个问题问得不好。”高秉涵说,“想家怎么会有头呢?没有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要说我的人生,有欢笑也有泪水。”高秉涵向南都记者表示,“人生有苦有乐,流泪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坦然接受苦难,才能再出发。”
高秉涵说,如今,他成立了一个协会,让更多年轻的会员加入进来,协助一起完成送更多老兵落叶归根的任务。“我曾经是一个游子,一辈子都在想着回家。由于回家的情怀太重,自己回家了,就想着帮着别人回家。我的故事就这么简单。”
“毕生心愿是见到两岸统一”
虽然已经89岁高龄,高秉涵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近几年,他仍在两岸不停奔走,为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默默出力。
他告诉南都记者,“我们住在台北市,每年回大陆不止一次,固定的是清明节回家乡山东扫墓。另外,很多单位邀请我参加活动、论坛,我回大陆的机会就很多。”
南都此前报道,2022年春节,高秉涵和在厦门定居的弟弟高秉涛,通过视频向对方拜年,感动无数网友。
高秉涵(中)与大姐高秉洁(左)和弟弟高秉涛(右)。
视频中,高秉涵表达了对弟弟高秉涛的思念,期盼早日兄弟相聚,一起回山东老家。也已年逾八旬的高秉涛回复视频说:“大哥,我做梦都在想你!厦门很近,你什么时候回来?”
高秉涵告诉南都记者,今年,借着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的机会,高秉涵和弟弟一家又在厦门团聚了。“一下飞机,他们就在我住的酒店等我了,我们一起见了面,聊了很久。”
骨肉亲情联结着两岸同胞,割不断、拆不散。高秉涵说,他的心愿,就是希望亲人离散的悲剧不要重演,后代子孙再不要受动荡飘零的人生苦楚。
2006年,高秉涵第二个孙女诞生后,他为她取名“佑菏”。“菏” 字代表故乡菏泽,“佑菏” 意为保佑他的家乡风调雨顺,人民安康。2016年,高秉涵第一次带着4个年幼的小孙女,走向返乡寻根、认祖归宗之路。
他带着孙女们在山东老家祭拜了祖坟,参观和游览了孔庙和黄河,让她们对自己的“根”有了认识。
在今年6月15日召开的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现场,高秉涵围绕两岸家庭、家教、家风等话题分享经验时也提到,要让更多台湾年轻人来到大陆,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促使他们加倍热爱这片仍属于她们的广原沃土。
提到寻根交流,南都记者就马英九今年4月二度参访大陆,促进青年交流、传递和平心声的情况,询问高秉涵的看法。高秉涵表示,他对马英九参访大陆时提到的,“两岸同胞身上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骨子里都透着中华文化的气息”,印象深刻。“但很遗憾,两岸最终也没能在他执政期间实现统一。”
马英九曾给高秉涵颁奖。
据了解,马英九是高秉涵的中学校友,高秉涵获评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回到台湾后,就曾打电话给马英九,鼓励他说:“学弟啊,不管别人怎么说,做对的事要坚持,要在两岸关系上有作为,经得起历史检验。”
结束第十六届海峡论坛的活动后,高秉涵又返回了台北的小家。他特别给南都记者拍摄了一张照片,那条他13岁和家人分别时,母亲顺手围在他脖子上的围巾。如今,这条围巾仍旧被他珍藏,放置在枕边。
高秉涵说,“回家的路再长,哪有此生长。在有生之年,见到两岸统一,是我最后的心愿。”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何嘉慧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发自福建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