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门洞开 名字走红也遇阻

"现在看来,当初起名的时候可真是走了狗屎运啊!"广州一位网友近日上网预约先人扫墓时,竟然被系统提示所填先人姓名中包含敏感字无法登记,顿时哭笑不得。

原来,这位网友的先人名字中恰好包含了某个在当今社会被算作"敏感词"的汉字。按理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姓名,可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看似平凡的文字都有可能被赋予新的含义和解读。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随着网络日渐深入人们生活,类似的"冲突"在各种场合不断上演。比如某些学生在校园网或系统上查询成绩时,名字中夹杂敏感字眼常被误判为违禁内容;有的学生更是在写作论文时反复收到敏感字提醒,虽非有心但也让人啼笑皆非。

更有甚者,加州某大学的学生们由于校名缩写中存在敏感字,在网上根本无法使用学校简称,只能一字不漏地书写全名,着实让人感到的隔膜和不便。

分析这一现象的根源,不得不追溯到当年父母给孩子起名时的决策。一方面,汉字博大精深,纵使家长们有心把控名字的涵义,也难免会存在疏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一些原本无心的用字往往会被赋予全新的内涵。而且,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前景,起名时未能考虑周全,更成了祸根。

名字使用陷阱处处 求责无旁贷

面对网路时代命名困境,我们不得不反思家长在起名时是否足够谨慎。诚然,单从一个字的本义而论,很多看似"敏感"的名字其实并无冒犯之意。但就像网上那个扫墓登记的例子,当字词在新环境下被重新解读,就容易引发不适当的联想和误解。

曾记否,一些90后家长为了让孩子的名字叫起来朗朗上口,爱用网络流行语作为字音,实在是落入了圈套。比如蔡徐坤"鸡你太美"的热梗,令所有名字带"坤"字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了同学口诛笔伐的对象。虽然"坤"本为女性美称,但在炙手可热的网络用语影响下,其原本含义顷刻蒙上一层错误理解的阴影。

不仅新潮的网络语汇如此,就连一些素有忠良淳朴美德的古训名也未能幸免。有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反映,他班上有个名叫"品学"的学生,但"品"字在当今社会往往令人联想到"网红"等非垂范流行文化,不免在其他孩子心目中形成了特殊印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细想之下,起名实在是个让人费神的大工程。古时源于美好祝愿的用字,如今却可能被错误地诠释为不堪入耳的言语;原本寓意吉祥的名字,也会突然在某个时间节点被赋予新鲜指代,令人费解无比。这样一来,家长们起名就得三思而后行,兼顾古与今、中与外、本义与引申,真是一件捉摸不定又颇有考究的事。

家长们虽不无责任,但归根结底,制度设计缺陷才是这一尴尬局面的根源所在。作为运营方,在技术开发和系统设置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情况,直接套用敏感字词库进行判定,造成了对普通姓名的误伤。只要做足功课、因地制宜,这一问题本不難解决。

呼吁完善名字使用机制 让古老文明薪火相传

面对当下的名字使用困境,我们不能听之任之。作为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我们有责任为汉字正名,让名字能够在新时代大显身手,不被误解和曲解。

首先,家长们在给孩子起名时,要集思广益、慎思明辨。不要生怕名字朴实无奇而追求异常奇巧,更不能勉强追捧媒体炒作的时髦用语,以免日后招人非议。与其仓促从人工而来,不如沿袭家族传统,取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范本,比如《诗经》《论语》等大师遗作,也许会别有一番风味。有位作家先生就为孩子起名"伦卿",别具文人风雅,饱含对儿女的殷殷期望,堪称佳作。

而向开发商、网站运营方的呼吁则是,务必完善系统设置,将姓名名字专门列为例外项,在检测时不受敏感字词干扰。对待姓名这等特殊规则,要心存敬畏之心,切不可亵渎。我国汉语博大精深,藏龙卧虎,即便表面上看似平凡字词,也极有可能蕴含丰富内涵。开发人员应当虚心钻研,透彻汉字本义,从而避免对普通姓名的误伤。

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应该树立文明理念,主动遏制网络糟粕文化的泛滥。不要将个人喜好强加于他人,对他人的名字指手画脚加以非议。做到文明有礼、相互尊重,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而学校作为启蒙之所,更当以身作则,教育学生远离猥亵语言,不以貌取人,不以一时兴起的流行语贬低他人的名字,这样才是襟怀坦荡之举。

总的来说,面对汉字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互联网潮流的新生事物,我们要加强理性思考,坚持文明礼貌的基本底线。相信只要大家行动一致、协力同心,定能让古老的汉字文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薪火相传。

举报/反馈

自恋的光芒

209获赞 141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