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园

赳赳武夫

张怀芝(1861年~1934年),山东东阿人。他出身贫寒,年少时其父基于改变家境的希望,曾送他进过私塾读书,可是,在私塾学习四年后,他终因家境贫寒不得已而辍学。不过,也正是这几年的私塾底子,为他日后发迹打下了基础。

辍学后的张怀芝,迫于生活压力,便到黄河岸边以挑泥为生,可即便是他再苦再累,仍然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遭到娘舅的歧视之后,他愤而外出到天津谋生。

当时的天津,是《北京条约》的开埠城市,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往谋生,其中又以河北、山东两省的穷苦人为多。张怀芝到天津之后,经朋友介绍,不久便入伍从军。最初几年,他吃苦耐劳地当马夫,其间因为志存高远,便利用私塾底子阅读了《步兵操典》等军事书籍。那年月识字的人很少,当兵入伍之人识字的就更少了。张怀芝的故里东阿刘集乃杂技之乡,而杂技与武术又密切相关,他年少时耳濡目染,很有可能也多少有两下子,再加上其胆识和智慧出众,所以在士兵中显得颇为出类拔萃。1890年,他被推荐进入天津紫竹武备学堂炮兵科学习,五年后被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士兵的袁世凯看中,被编入新建陆军,并由此渐渐成为袁的亲信,开始不断升迁。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及王公大臣们出逃时,张怀芝奉旨率部护驾,因为指挥若定,作战有功,从而得到赏赐和重用。1902年,袁世凯在编练北洋常备军时,张怀芝被任命为常备军第一镇第一协统制。1905年,北洋新军扩充为六个镇,他又升迁为第五镇统制。“镇”是北洋新军最大的军事单位,标配有12500多人,由此可见张怀芝升迁之快。此时的他,已经与北洋政府时期的风云人物段祺瑞、冯国璋等平起平坐,而后不久,他又升迁为天津总兵。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他上任后任人唯亲,张怀芝先后被任命为安徽巡抚、甘肃提督、察哈尔都统、直隶和山西防务大臣、天津和保定镇守使等。1915年岁末,袁世凯称帝,作为亲信的张怀芝授封一等男爵,1916年5月代理山东省督军。同年6月,袁世凯寿终,黎元洪就任大总统,随后便任命张怀芝为山东督军。同年10月,张怀芝兼任山东省省长,并册封为济武将军。1917年1月,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时,任命张怀芝为湘赣检阅使,第二陆军总司令。1918年6月,北洋政府又任命张怀芝为援粤总司令,领兵与国民革命军作战。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后,张怀芝任陆军总参谋长,而后在直奉战争期间,出任军法处总监。1923年10月,授封为“丰威将军”。1924年秋,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出任北京政府陆军参谋总长兼前敌执法总监。直系失败后,他心灰意冷,遂辞职后来到济南隐居。

出身穷苦的张怀芝,虽然发迹后成为赳赳武夫和封疆大吏,但他的乡愁情结还算较为浓郁。1920年,他曾捐资在家乡兴办私立“张氏小学”,并招收穷苦人家的孩童免费入学。1934年10月,张怀芝病逝于天津,同年11月归葬于东阿县刘集镇皋上村祖茔。据说他临终前对亲属们说:“我一武夫,能老死病榻,寿终正寝,是不容易的。”

万竹园内

筹建生祠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怀芝奉袁世凯之命来到山东,开始组建北洋新军第五镇。因为袁曾在山东为政多年,且自认为劳苦功高,因而便授意张怀芝鼓动山东官绅为他兴建生祠。其实,张怀芝身为军人,以他的为人和德行来看,即便是袁世凯没有授意,为了感谢袁的知遇之恩,他可能也会萌生为其兴建生祠的想法。但是,为了稳妥起见,他当时没有贸然直奔“主题”,而是以自己的名义出资购地,实际是为袁世凯兴建生祠而选址。

名人祠堂大都会选在风景秀丽之地,像铁(铉)公祠、佛(伦)公祠、曾(巩)公祠、张(曜)公祠、阎(敬铭)公祠、李(鸿章)公祠等,都在大明湖畔。为此,张怀芝先是在大明湖周边查勘,选了几处都不甚中意,最后选在了剪子巷南端距趵突泉西南不远处的万竹园旧址,当时这块地约有2.7万平方米。

万竹园始建于元代。据元代地方志《齐乘》中记载:“望水(泉)在万竹园内。”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记载万竹园的史料。而后到了明朝隆庆年间,礼部尚书殷士儋归隐济南后购得此地,并在园内垒山叠石,疏浚泉源,种植花木,建舍筑亭。“园”为“通乐园”,“舍”为“川上精舍”,为文人雅士们的聚会场所。过了数百年,到清康熙年间,已经沦为菜园的“通乐园”,被著名诗人王苹购得,之后他便在园内的望水泉边新建了书斋,并在书斋周边开凿池塘,导水为溪,使得园内又成为读书吟诗的佳境。当时,鉴于望水泉在金代《名泉碑》中序列第二十四位,所以他就把园名更改为“二十四草堂”。不过,天道轮回,世事难料,张怀芝买下这块地的时候,此地早已经又轮回为“菜园子”了。

当时,菜园子上已无建筑,但属七十二名泉的白云泉、望水泉、东高泉,仍汩汩泉涌,而且周边环境清幽,张怀芝可谓独具慧眼,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但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购得此地后,尚不及动工,他便被调离山东,升任为天津总兵,为袁世凯修建生祠之事便暂时搁置。此后,袁世凯的仕途起起伏伏,修建生祠之事便不了了之。

张怀芝督鲁期间,除了选址昔日万竹园准备为袁世凯筹建生祠之外,他还主持或出资兴建了位于经二路东段路南的“新市场”,新市场东近普利门,西邻纬一路,占地面积156000平方米,集商场、饭店、影院、说书场、农贸集市等为一体。而位于经三路纬八路,占地1.2万平方米的著名的“八卦楼”,也是在他督鲁期间耗巨资修建的。

万竹园庭院平面图

张家花园

1916年6月,袁世凯寿终,为其兴建生祠的事便彻底告吹。时任山东督军的张怀芝,借机利用职权,八方征集能工巧匠,在万竹园旧址上大兴土木,为自家兴建宅邸,不过由于种种缘由,施工断断续续,直到1927年,全部工程才得以完成,万竹园由此便成为张家花园了。

张家花园亦被称为张氏府邸或张氏公馆,其坐北面南,正门(南门)开在围屏街(今泺源大街)上,这从当年济南府城的地图中可以见证。可惜的是,精美的正门及部分前院、花园,在开通泺源大街时被拆除或占用。

竣工后的张家花园清、幽、静、雅,既有江南园林风韵,又有北京王府特色,还有济南传统民居风格,整个院落分为东、西、南3个套院。南院为张府外账房和侍卫们的寝室;东院为张家人日常起居的活动场所;西院为接待宾客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全部建筑共有13个院落,186间房屋,另外还有4亭、5桥,外带1处花园,花园为张家人日常休闲的娱乐场所,而望水泉、东高泉、白云泉、白龙湾,皆被围在了张家花园之内。

昔日的张家花园,呈不太规整的方形。其主要建筑都规则地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若是门户洞开,自南而北,便会形成一条优美的透视线。园中空间环环相扣,建筑、庭院层层递进,使人颇有步步深邃之感。若是关闭门户,各个院落自成一体,好似“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景致。园内的最高建筑是两座二层楼阁。前为张怀芝的正房,今挂“恒明”匾额;后为张家小姐的绣楼。有趣的是,绣楼一层有窗无门,进出必须要经过与前楼二层相连的“天桥”。如今,昔日的时代痕迹已经变成奇特的景致。

张家花园在空间构图上,突出了对比效果。组合有大有小,有开有合,有高有低,有明有暗,每个单元、院落,都有其不同的特色,而且院院相通,渠渠相连。尤其是对水的利用,更是灵巧多变,将“三泉”巧妙地围在了建筑群体之间,使得房屋、亭台、花木与泉水相互融合,颇有“竹影拂阶尘不起,月光穿池水无声”的怡人景致,从而让整个院落成为既有居住性能,又有艺术魅力的建筑群体,达到了身居闹市却可得山水之乐的趣味。

万竹园三泉汇流图

“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张家花园,在风格上采用对比、衬托、借景等手法,利用墙、廊、溪、桥,对空间进行分割,因而显得格外古朴清幽,玲珑雅致。再加之曲廊环绕,蔓条披拂,假山叠石,泉涌成池,以及溪上架桥、池中设亭等,让人赏心悦目也就自然而然。尤其是在石栏、门墩、门楣及墙角处,或有石雕,或有木雕,或有砖雕,这“三雕”堪称“三绝”,因为其不仅是雕工精细,而且雕刻内容丰富多彩,精美雅致。或是二龙戏珠,或是松竹兰梅,或是狮象虎豹,或是八仙过海,或是喜鹊登堂,或是刀枪剑戟,等等。无论从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的角度看,还是从园林艺术、民俗文化的角度看,万竹园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恢复本名

张家花园建成之初,张怀芝及家人全部居住在此,后来由于他在天津又购置了新宅,因而部分家眷便跟随他到天津居住,只有几个儿女和小妾留守在张家花园里。1929年,国民党将其济南市党部设在了张家花园内。济南被日寇占领沦陷期间,张家花园成为“华北棉产改进会济南分会”。解放战争时期,张家花园为国民政府整编96军军长吴化文的宅邸。济南战役时,中共地下党就是在这里策反了吴化文的起义。1951年,张氏后人将此处房地产卖给了国家,政府随即将其用作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检察院的办公场所。20世纪80年代初,济南市政府将“张家花园”划拨给了园林部门。园林部门在对其进行了全面整修后,于1984年对外开放。1985年在改建了西花园之后,恢复了其最早的园名——万竹园。2019年,万竹园被评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万竹园占地约有12000平方米,基本保持了张家花园的原貌,是为趵突泉公园内最大的园中园。由于南门早已被拆除,因而时下东门成为进出园内的必经之门。游览在万竹园内,玉兰园、石榴园、海棠园、木瓜园等,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园内还长年设有李苦禅纪念馆和仇志海黑陶艺术馆,让游人在领略万竹园建筑特色和园林风情的同时,欣赏书画作品和黑陶艺术,实在是难得的享受。

作者:杨曙明 编辑:徐征 校对:李莉

举报/反馈

济南时报

3053万获赞 26.4万粉丝
新闻有力·报纸恒温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济南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