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许钹钹 王柏峰 实习生 刘金明 文/图

过去一年,泉州持续火爆出圈,慕名而至的游客不计其数。其中,获得2024年文旅融合创新街区十佳案例的泉州西街堪称人气之最。走进西街,“石塔双飞缥缈间,凌虚顶上结金团”,自南宋时期就凌霄而立的东西双石塔最为耀眼夺目。

东西双石塔何以能够屹立700多年?双塔看似孪生,其实是否有所不同?它们如何能够代表宋元时期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石构建筑的最高技艺水平?游人如织,探寻一段宋元时期的海丝泉州历史时,不免让人心生好奇。

作为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石塔,从造型规制、建筑结构讲,东西双塔依《营造法式》建造而成,是真正的仿木楼阁式结构,充分融合了石头和木结构体系的优势。而双塔石雕更是印度宗教文化和中国文化、传统技艺充分交流、融合的体现。东西双塔以其科学的设计、精妙的技艺及精湛的石刻,出道即巅峰,且700多年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身份介绍

【名字】东塔:镇国塔

【出生年份】1238年动工,1250年建成,历时12年

【身高】48.27米

【体重】(据王寒枫《泉州东西塔》)约10370吨

东塔(镇国塔)

观音菩萨(东塔四层)

玄奘(东塔二层)

天众(东塔一层)

龙众(东塔一层)

身份介绍

【名字】西塔:仁寿塔

【出生年份】建造于1228年,1237年完工,历时10年

【身高】45.06米

【体重】(据王寒枫《泉州东西塔》)约9140吨

西塔(仁寿塔)

猴行者(西塔四层)

火龙太子(西塔四层)

哼将(西塔二层)

哈将(西塔二层)

印度塔传入 融合本地艺术建造而成

塔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佛塔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内容方面出现了佛菩萨像、佛陀圣迹及高僧等的描绘、雕刻,在建筑形式上则由覆钵式圆冢发展到多层的木、砖、石结构,造型上也与汉地建筑文化融合而衍化成楼阁式。

屹立在泉州开元寺内的东西双塔,均用地产花岗岩石材建成,为平面八角仿木楼阁式建筑。纵观历史,出现在南宋及之前的石塔或许谈不上少见,但如此宏伟巨大的体量,则不得不令人称奇至今,这与当时泉州繁荣的经济基础及逐步走向兴盛的佛教文化不无关系。

泉州的海外贸易交通,自唐、五代至北宋逐步发展繁荣,到南宋,泉州港的地位已经超越广州。发达的海外交通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一些富商巨贾也经常捐资修桥建路、建塔立寺院。适逢历朝政权对佛教的支持,以及泉州民间悠久发达的石雕技艺、众多经验丰富的石雕工匠、丰富的石矿存储,这才有了就地取材建造而成的东西双石塔。

姚洪峰向记者介绍东西塔的科学设计、建筑技术、精湛的石雕工艺、内涵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十塔九歪”“建塔不见塔”?

但体量如此巨大的东西塔,在条件有限的古代究竟是如何建成的?

“在建筑界有‘十塔九歪’和‘建塔不见塔’的说法。”福建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授姚洪峰告诉记者,学界普遍认为,东西双塔应是采用堆土法建造而成,即先打完基础后,建第一层石材,建到第二层时,再把土堆上去,这样也有利于建筑材料的运输吊装。

姚洪峰介绍,宋、明、清时期的建筑都是浅基础,建完第一层,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塔往某个方向歪,便在建第二层时进行校正,最终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将塔建成。这也是“十塔九歪”和“建塔不见塔”说法的来源。

东塔(镇国塔),为五层八角石构楼阁式塔,让塔身平均受力。

东西双塔的斗拱外挑,仍起到了一定的受力作用。

东西塔或是以塔为塔吊、辅之以脚手架建成

也有观点认为,我国最重要的古代建筑工程著作《营造法式》在宋代已颁布问世,书中就曾提及施工时使用脚手架,建于南宋时期的东西塔不可能放着脚手架不用,且东西双石塔建于开元寺建寺数百年后,彼时,开元寺周边已是商贾市场、街道住宅遍布,堆土法显然经不起推敲。

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的建筑师、泉州网友“火狮土造”也曾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东西双塔不可能由堆土法建成。她分析道,东西双石塔建造时,泉州已是东方第一大港,满城尽是黄金旺铺,不太可能在城内堆起那么大面积的土坡,此外,堆土造塔可能会将塔埋在土中,更何况建塔持续数年,堆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她认为,东西塔的建造可能是以塔本身作为塔吊,辅之以脚手架,再将直径4米多的塔心柱和宽2米多的塔壁作为石料暂放处而建成的。“火狮土造”进一步解释,现在建高层建筑,需要经过精密的力学计算和结构设计,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可靠度。但在宋代并没有结构力学等现代科学计算方式,只能依靠工匠的经验与技术,东西塔作为当时最高的塔,以往的经验适用性有限。以塔本身作为塔吊,可以在建设过程中让工匠观察塔身状态并结合经验保证建筑结构的可靠度。

不过,真相究竟如何,静默700多年的东西塔仍将答案留给世人继续探索。

东西塔代表了宋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石构建筑的最高水平

具有明显宋代建筑特点 从木塔向砖石塔转向的开端和尝试

显而易见的是,建造于南宋时期的东西双石塔,具有鲜明的宋式建筑特点。姚洪峰告诉记者,宋代建筑具有侧角明显、斗拱和石柱比例硕大、覆盆式柱础等特点,这在东西双塔上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尤其是西塔,肉眼可见石柱是向内倾斜的,专业术语称之为‘侧角’。”姚洪峰说,东西双塔的斗拱和石柱的比例也仍保持硕大,斗拱外挑,仍起到了一定的受力作用,而明清的斗拱比例缩小,装饰性作用更强。

但东西塔更令人啧啧称奇至今的,是历经两次地震而岿然不倒,这与其科学的设计、一流的营造技术密不可分。泉州历史研究会的王寒枫先生曾呕心沥血8年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关于东西塔的著作《泉州东西塔》,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严谨的介绍。

《泉州东西塔》记载,双塔在工程设计上基本相同,都是平面八角套筒结构仿木五层楼阁式建筑攒尖顶。其优越的抗震性能,正是源于多种科学的设计:平面八角,每一边的对立面都能均匀地基压力,支点多,抗震性好;采取逐层收分的做法,一来增加塔身轮廓线条的变化,二来也造成协和匀称的塔形,大大增强了塔身重心的稳定性;门龛错位的立面布置方式,调节塔身重压,且遭遇大风时可减少塔自身的阻力,保证塔的平稳坚固;塔身石柱的三段式接柱,也巧妙利用了古建筑的接柱手法,通过缝隙的间离、缓冲作用,减轻地震的破坏力。

更关键的是,东西双塔塔室中心用花岗岩石条砌起一根塔心柱成为塔身的“脊梁骨”,塔心柱和塔室内壁之间再用大石梁链接,塔的横切面看起来就像一个自行车车轮,塔心柱是轴心,塔壁像轮辋,大石梁就像车辐条,通过互相之间的牵引和撑抵,进一步保证了塔身重心的聚向力和稳固。

“从建筑稳定性看,古建筑的稳定性不一定在于基础,更在于仿木结构的体系,东西塔就是真正的仿木楼阁式结构。”姚洪峰告诉记者,“东西双石塔,是中国从木塔向砖石塔转向的开端和尝试,突破了将石头当木头用的建造过程,既保留了石头的坚固性,又承接了木头的美观、受力体系,是一次伟大的创造。”

雕刻精湛 浮雕故事内涵丰富

东西双塔集建筑艺术、绘画、雕刻、宗教文化于一体而闻名海内外,双塔上的浮雕雕刻精湛、内涵丰富,在我国其他古石塔上并不常见。

双塔上共雕有人物浮雕160尊(东西塔各80尊),东塔须弥座有图雕54方,西塔须弥座有图雕56方。其人物雕像传承了宋代以写实见长的风格,人物性格刻画生动,形象端庄优美,不仅表现了闽南石雕工艺的精湛,更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但双塔的浮雕又各有不同,从佛教的角度讲,东塔代表东方娑婆世界,西塔代表西方极乐世界。

东西塔须弥座的图雕也不尽相同,东塔须弥座的图雕以佛教故事为主。西塔须弥座据传雕刻了泉州民间整套舞龙舞狮的动作,并辅之以各种花卉飞禽。此外,双塔须弥座转角位置上,还各有8尊负塔侏儒。这是佛教造型艺术和世俗生活交融的突出成就,也是当时中外贸易往来和文化融合的力证。

值得一提的是,东西塔浮雕中,出现了不少有趣的雕像,几乎都是佛教中和电视剧《封神演义》《西游记》中的角色。东塔一层的浮雕上,出现了天众、龙众等“天龙八部”中的人物。东西塔的浮雕中,则出现了西天取经的玄奘和《封神演义》中的哼哈二将。浮雕中最为“出圈”的,当属西塔四层的猴行者和火龙太子,有学者认为,这是古印度大型叙事诗《罗摩衍那》故事中的核心人物罗摩太子和灵猴哈奴曼。有专家提出,灵猴哈奴曼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也有人据此认为,火龙太子是《西游记》中唐三藏的坐骑白龙马。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恪先生曾提出,灵猴哈奴曼是孙悟空的原型。毕竟,泉州西塔上的猴行者比《西游记》成书还要早300年,而与西塔建造同朝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也出现过中国式的猴行者。

无论如何,当南宋时期我国的石窟造像艺术临近尾声的时候,泉州出现东西塔这样组合性的人物浮雕,亦是对我国佛教石雕艺术一个新的继承发展。

作为我国石塔建筑中的艺术瑰宝,东西塔的影响深远,传承至今。建造于元代的六胜塔就是仿东塔而建,直至如今,石狮蚶江、惠安科山等地的现代石塔,也以东西双塔为标准建造。

未解之谜

谜团一:是否由堆土法建造而成?

在条件有限的古代,如此宏伟巨大的东西石塔究竟是如何建成的,争议存续至今。

谜团二:建于南宋的东西石塔为何檐口仍外伸?

建于南宋的东西塔仍然呈现出了檐口外伸,这不太符合时代特征,尤其是建造年代晚于西塔的东塔,通过增加穿枋加深了檐口的外伸。

谜团三:东西塔为何保留有塔心柱?

印度最早形成的塔有塔心柱,但随着融合发展,唐以后的塔基本不再有,泉州的东西石塔却相反,仍保留了塔心柱的建筑形式。

举报/反馈

泉州网

5.6万获赞 1.5万粉丝
福建泉州新闻门户网站
泉州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