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难民署本月发布了《2024年全球趋势报告》,报告称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1.2亿。在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报告中,情况最严重的除了苏丹,还有加沙地带。根据联合国数据,从本轮巴以大规模冲突爆发到现在,当地已有170多万人流离失所。
具体情况,一起来看总台记者从前方发回的观察。
“一多一少”数据凸显危机局势无以复加
总台记者 赵兵:加沙地带难民的人道主义灾难,几乎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每天又在不断恶化。我想分享“一多”“一少”两组不同的数据。一组是所谓“多”的数据,也就是流离失所的民众数量多、缺少食物的民众数量多、被破坏的基础设施多。根据联合国数据,从本轮巴以大规模冲突爆发到现在,加沙100%的供电网络被摧毁,90%的学校遭到袭击或损毁,80%的商业楼被炸毁,70%的人口、也就是约170多万人流离失所,60%以上的住宅楼成为废墟,50%的加沙人口处于灾难性的粮食不安全状态。与之相比,另外一组数据则是“少”,也就是援助物资少、尚能运转的医疗机构少、平安的容身之地少。
援助卡车减至每天约40辆 不足冲突前十分之一
总台记者 赵兵:根据联合国机构数据,在冲突爆发前,加沙地带每天运入大约500辆卡车的物资。而冲突爆发后到现在,在大约260天的时间里,总计有约26000辆运载援助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平均每天只有100辆,相当于此前的五分之一。而在今年5月初,以军占领连接埃及和加沙地带的拉法口岸加沙一侧之后,这一数字下降到每天约40辆,不到冲突前的十分之一。这导致当地各类物资极其短缺,商品价格暴涨,粮食商店关门,曾经当地最基本的食物——面饼如今也是一饼难求。
通信供水基本中断 疾病传染病扩散
总台记者 赵兵:在医疗方面,目前加沙36家医院中只有17家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勉强运转,并且由于多次遭袭,导致药品、设备、人手、燃料短缺,只有部分医疗机构能运转。而这些医院要面对的,是持续增多的受伤民众。对于幸存的流离失所民众来说,有的人被迫生活在用简易木料和塑料布搭建的没有任何生活设施的帐篷营地里,有的人逃到联合国下设学校改建的庇护所中。但是联合国机构称,近70%的庇护所都曾遭到以军袭击,而他们在庇护所中的人均住宿面积只有1.5平方米。可以说,在战火之下,加沙民众几乎已无立身之地。更不用说当地通信常常中断,供水设施所剩无几,各类疾病、传染病不断扩散。
总台记者 赵兵:这不是巴勒斯坦人民第一次沦为难民。事实上,从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数以万计的巴勒斯坦人就被迫逃离家园、四处流离、无家可归,生活在各地的难民营中。巴勒斯坦难民已成为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难民群体。截至目前,有560万联合国机构注册的巴勒斯坦难民,其中150万人就生活在加沙。也就是说,在成为难民76年之后,加沙的巴勒斯坦难民,没有等来回归故土的日子,而是再度从难民沦为难民。从冲突爆发以来,一百多万加沙民众辗转逃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失去了一切,被炸毁的家园、所有财务甚至亲朋好友。如果说他们还剩余什么的话,那就是对国际援助的呼吁,对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梦想,以及对尽快达成停火、实现永久和平的期望。
举报/反馈

北京日报客户端

7630万获赞 534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