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长沙交响乐团担纲演奏了2024湘江国际音乐艺术季的第三场音乐会——“纪念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交响音乐会,特邀奥地利三大乐团之一的布鲁克纳交响乐团的终身首席陈雷担任音乐会首席,在湖湘大地奏响了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长沙交响乐团原名湖南交响乐团,脱胎于湖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2018年底,湖南省和长沙市创新施行省市共建交响乐团的模式,并以城市名称命名乐团。省市共建打破了省市“分灶吃饭”的体制壁垒,实行协议合作机制,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资产管理机制等一揽子机制。通过省市资源共享、项目共管、活动共推,长沙交响乐团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业务水平、艺术生产力、文化影响力迅速提升,政策、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极大激活了乐团的内生动力。

创作精品

探索交响乐中国化道路

如何让来自西方的交响乐中国化、民族化,向世界传递湖湘文化、中国声音,是长沙交响乐团施行省市共建以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5年多来,乐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挖湖湘文化,整合资源,创作了一系列湖湘风情浓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2023年1月,大型交响组曲《岳麓书院》在长沙音乐厅首演。这部带有浓郁“湖湘口音”的交响组曲以“实事求是”4字的核心意象为主旋律,用流动的音乐呈现岳麓书院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历史文化之源和红色革命实践足迹,大气磅礴又不乏细微生动,交响浑厚又融合湖湘底蕴,成为长沙交响乐团的保留曲目。

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大型交响叙事组歌《苗寨的故事》,演绎了古老苗寨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历史巨变。全息沉浸式大型声乐套曲《万里长沙》,通过一系列标志性文化人物、历史事件,讲述了长沙的前世今生。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大型清唱剧《侗族大歌·风雨桥》、原创交响乐《湘江颂》、交响合唱《浏阳河》、大型管弦乐《苗寨狂欢节》等一系列长沙交响乐团的原创作品,均富有湖南特色和当代美感。

在创作过程中,长沙交响乐团坚持深挖红色资源富矿,用红色主题音乐鼓舞人、感染人,同时积极打造红色主题演出品牌,反响热烈。

“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是湖南持续举办多年的惠民文化品牌。省市共建交响乐团以来,长沙交响乐团成为“雅韵三湘”品牌建设的主力军,通过交响乐、室内乐、歌剧、交响合唱等方式,坚持演艺惠民,提升城市品位。乐团还创新文化惠民方式,推出了音乐下午茶、“长沙之夜”露天文艺晚会等新品牌,送高雅艺术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

筑巢引凤

培养交响梯队人才

省市共建以来,长沙交响乐团取得了长足发展,也实现了“筑巢引凤”。知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成为乐团终身荣誉艺术总监和指挥,知名指挥家尼古拉·朱利亚尼受聘为乐团桂冠指挥,知名指挥家范焘担任乐团音乐总监。此外,乐团从国内外知名音乐院校招聘了一批指挥、演奏员、演员等。5年来,包括谭盾、郑小瑛、殷秀梅、雷佳、费德丽卡·维塔利等在内,与乐团合作的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达100多位。

作为湖南唯一的大型职业交响乐团,长沙交响乐团充分发挥省直文艺院团的带动作用,通过建设附属院团、团企文化合作、校团合作、结成友好乐团等形式,培养交响乐梯队人才。乐团先后成立了湖南青少年交响乐团、湖南少儿合唱团、湖南儿童室内乐团等附属乐团,举办了湖南青少年交响管乐团新年音乐会、长沙交响乐团附属团亲子视听音乐会等,并与省内有关院校合作培养音乐创新拔尖人才,深度普及高雅音乐。

为城增辉

提升乐团影响力

乐团因城得名,城因乐团增辉。省市共建5年多来,长沙交响乐团演出近500场,观演人数50余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85%。通过创新打造中外城市交响乐团“长沙峰会”、湘江国际音乐艺术季、湖南新春音乐会、长沙新年音乐会等品牌,不断提升乐团的影响力。

2023年11月,2023中外城市交响乐团“长沙峰会”吸引了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法国史诗巴洛克乐团等国内外20多家交响乐团参与。目前,“长沙峰会”已连续举办5届,成为国际城市交响乐团间的重要交流平台。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2020年起,长沙交响乐团深入橘子洲、岳麓山等长沙地标景区,举行了30余场专场演出,并积极参加街头艺术节、公园艺术节等节会演出活动,用音乐让这座城市更动人。

今年4月底,省市共建长沙交响乐团举行了第二期合作签约仪式。长沙交响乐团团长王智表示:“未来5年,长沙交响乐团将深入艺术创作和艺术呈现的第一线,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中华气派、湖湘风格、长沙特色的文化名片贡献力量。”


2024年6月20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用音乐让这座城市更动人》

↓ ↓ ↓ ↓ ↓ ↓ ↓ ↓ ↓

举报/反馈

文旅中国

58.2万获赞 27.7万粉丝
传递权威文旅声音,带您体验诗和远方!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