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餐饮人开设“集市”,模仿便利店的经营模式;另一边,便利店则进军“餐饮”领域,与餐饮企业展开竞争。

近期,盒马瞄准了打工人的午餐需求,携手自家商家及连锁快餐品牌,推出了系列“穷鬼套餐”,人均仅需不到30元,即可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

该套餐迅速获得了网友们的热烈好评:“简直是打工人的福利!”“盒马太棒了!”

那么,盒马为何大力推广“平价快餐”?这些平价快餐有何独特之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深思熟虑的考量呢?

01

打工人的食堂!

盒马推出“平价套餐”

一顿午餐9块钱

打工人的穷鬼快餐多了一种选。近期,盒马在广州全市推出了一系列平价套餐,估算下来有近百款,价格便宜,种类繁多,覆盖人群广。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盒马的平价套餐,有何不同?

1、近百款SKU,口味丰富,覆盖人群广

盒马的套餐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从小碗菜到商务套餐,再到各种面食、砂锅菜,以及特色的广式腊肉、潮汕粿条和客家腌面,可谓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平价套餐”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口味丰富,覆盖了天南地北的特色美食。例如,潮汕口味的狮头鹅,梅州风味的腌面,以及粤菜中广受欢迎的广式腊味“斩料”,都让人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盒马还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了定制化的套餐。对于追求健康、希望减肥或低碳水饮食的消费者,盒马提供了大量蔬菜、水果、三明治等系列简餐,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白领和商务客群,盒马则推出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商务套餐,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也能品尝到美味佳肴。

2、9元吃饱,30元管饱,妥妥打工人福利!

盒马的餐饮套餐提供了多种选择,无论是米饭爱好者还是偏爱粉面的食客,都能找到满意的选择。

米饭套餐的价格区间在17-29元左右,涵盖了各种经典和特色口味。比如,19.8元的扬州炒饭,香糯可口,回味无穷;17.8元的溪口刘的招牌烧鸭饭,鸭肉鲜嫩多汁,与米饭完美融合;还有29.9元的原味肥牛烧肉饭,肥牛醇香,肉质鲜美,令人垂涎欲滴。

如果不喜欢米饭,盒马还提供了粉面系列,价格从9元到23元不等。比如,9元一碗的梅州腌面客亲腌面,独特的腌制工艺让面条口感爽滑,回味无穷;18.9元的梅州腌面搭配枸杞叶三及第汤元,汤面搭配,营养丰富;还有22.8元的潮汕牛肉汤粉,牛肉鲜嫩,汤底醇厚,让人欲罢不能。

此外,盒马还有小碗菜套餐,价格在13-23元之间。这些套餐包括热卖菜肴和足料炖汤等,让食客能够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如果需要加一碗米饭,只需额外支付3元。

从整个产品套餐来看,盒马的客单价基本上都在人均30元以下,真正实现了“9元吃饱,30元管饱”的承诺。这样的价格定位不仅符合打工人的消费水平,也让他们能够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食物,因此被网友们称赞为“打工人的福利”。

3、和百家连锁品牌合作,严格把控品质

为了持续丰富产品种类并确保食材高品质,盒马与广州百余家连锁品牌大城展开了深度合作,为它们提供食材和佐料。

与烧腊商家的合作尤为显著,这些供应商均来自广州拥有上百家连锁门店的知名品牌,因此盒马能够确保原料的追根溯源。此外,盒马还与早期入驻的小餐厅商家建立了合作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其对原料的管控能力。

其实,这次盒马快餐的推出,很多人是看好的。

一方面,盒马拥有庞大的供应体系和商户资源,这使其在食材采购、商户选择以及菜品新鲜度的保证上都拥有巨大的管控力、议价力和选择权。

另一方面,长期在快餐领域的探索为盒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其“试水”平价套餐的成功率。

早在2022年,盒马就尝试过夜市模式,在超市内设立烧烤摊、卤味摊、海鲜摊等。更早之前,盒马还自营过不少餐饮店铺,这些经验都为它试水“平价套餐”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例如,自营快餐店铺让盒马学会了如何把控食材品质;在超市内设立各类摊位则让它明白了如何合理归纳品类,以覆盖更多客群。

02
商超、便利店正在组团
“明抢”快餐生意

无独有偶,今年4月23日,7-11便利店也决定试水新的业务模式,在店内开辟了一块堂食区,作为自己首家食堂模式的尝试。

首先,在布局方面,7-11精心规划了“食堂区”,将其分为两个主要区域:餐饮制作区和堂食用餐区。餐饮制作区主要负责产品的制作、餐品的展示以及销售,确保顾客能够看到新鲜出炉的食物;而堂食用餐区则用于顾客用餐和短暂休息,据悉可容纳16至20人,为顾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

其次,在产品方面,7-11小食堂推出了12款新品,这些产品涵盖了中西快餐的多个品类。其中包括可颂、塔克、吐司三明治、牛肉汉堡、咖喱饭以及炸鸡薯条等。这些产品都是“现场制作”的,如牛肉汉堡是现场烤制、鸡薯条是当面现炸,保证了食物的新鲜和口感。

最后,在套餐方面,7-11小食堂将12款新品和4款饮料巧妙地组合成了6大套餐,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这些套餐的售价从9.9元至22.9元不等,价格亲民,给顾客提供了更多选择

除了7-11,全家也涉足快餐业务。去年年底,全家推出了5.0版本的新店,这些店面特别设置了现做区域,提供手作热压三明治、现做的牛肉汤面、车仔面、乌冬面以及现场煎烤的大块牛肉等。

这种多元化的商品组合不仅满足了打工人日常的多样化需求,还给他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

在餐饮业中,“抢食”的不仅限于便利店,零售巨头和超市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被誉为“零售界白月光”的胖东来,在餐饮领域也颇有建树。

其麻辣香锅店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打卡地;美食汇集合了各式美食,吸引了大批食客;湘菜馆让粉丝迷上了湘菜的魅力;DL铁板烧更是收获了广泛好评。

此外,胖东来在超市内设立了多个专区,提供现制现售的甜品、烘焙、寿司、面点、沙拉和凉拌菜等。

或许是受到胖东来在餐饮业成功的影响,今年2月,永辉超市也在福州、浙江等地推出了自选快餐“永辉食堂”。

产品方面,永辉食堂涵盖了从碗炒菜到饺子、麻辣烫到卤味熟食等20多个品类,种类丰富;价格方面,荤菜价格区间为8-16元,如炒豆芽仅需1元,一荤一素加米饭仅需15元,人均15元即可享受一顿丰盛的餐食;在销售模式上,顾客可自选菜品,按斤计价,每两1.98元。

03

便利店、商场涉猎

快餐业务目的何在?

为什么快餐正成为便利店、商超及零售巨头眼中的香饽饽呢?我认为,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目的。
从盈利角度考虑,涉足快餐业务是扩充营收渠道、实现利润再增长的有效途径。据BMG商业智库的调查,目前高达87.5%的中国本土便利店都在销售鲜食。便利店为何热衷于现食?原因在于现食更能吸引并满足“打工人”的消费需求。
例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7-11在中国市场的鲜食商品销售占比高达40%,其毛利占比更是达到60.4%。因此,鲜食已成为便利店和商超的标配。
为进一步提升营收,部分便利店甚至根据“一日三餐”的用餐习惯,扩充餐饮品类,甚至推出“一日五餐”的新模式,针对五个不同的用餐时段开设新店,开创全新经营模式。

从流量角度看,快餐的高流量属性为超市提供了解决“流量之殇”的契机。近年来,众多餐饮品牌纷纷向快餐模式转型。如火锅快餐化,弱化了其社交属性,而强化了单人用餐体验;拌面快餐化则跳出了正餐的框架,强化了面食的刚需属性。

这种转型的驱动力在于:快餐能覆盖午餐等用餐时段,吸引打工人群和单人客群,将休闲需求转化为刚需。因此,便利店和商超涉足快餐领域,凭借快餐的多元客群和刚需属性,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拓展潜在客户群。

04

便利店、商超涉猎

快餐业务优势明显

当然,便利店和商城跨界快餐,也是从自身优势出发的。

首先,流量优势。

便利店和商超相较于外部的夫妻小店或快餐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客群基础。这一优势主要源于商超提供的多样化产品,几乎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从而使其成为吸引人流的热门地点。

除了购物需求,这些客流中潜藏着大量希望在购物间隙享受餐食的消费者。这使得商超在开展快餐业务时,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流量优势。这些流量极易转化为商超快餐业务的忠实用户与固定客群。

众多年轻人选择商超而非饭店就餐,正是因为商超不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还有性价比较高的快餐选择。有观点认为,若商超在社区内设立快餐店,很可能成为年轻人群体的首选。

其次,选址优势。

除了客群优势,商超和便利店在选址上也颇具优势。这些零售场所通常位于社区中心或居民聚集的繁华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消费者前往,从而更容易吸引潜在客户。

商超和便利店的社区属性为它们开设快餐业务提供了极大便利。这种属性不仅让居民享受到快捷便利的用餐体验,还使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品牌通过近距离接触,可以更直接地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而调整经营模式和产品策略。

此外,商超和便利店开设快餐业务还具有性价比优势。以永和等品牌为例,它们推出的快餐食堂主打高性价比,相较于其他人均消费较高的自选快餐品牌,价格更为亲民,因此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就餐。

举报/反馈

餐饮O2O

2.7万获赞 1.5万粉丝
新餐饮,新模式,新打法!v/canyino2o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