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17岁女生姜萍,近日因为以第12名的成绩入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简称“阿赛”)决赛火遍全网。在剑桥、MIT、清北等一众名校中,突然出现一所中专学校确实十分惊艳;姜萍的参赛成绩也确实出众,估计也是该赛事历史上首次有中专生入围。但由此认为“姜萍上中专是因为中招制度不合理”“浙大等名校不破格录取是在埋没天才”,就有点瞎起哄、蹭流量的味道了。
其实17岁并不是本次入围决赛者中的最小年龄。2018年创办的阿赛“英雄不问出处”,下至八岁孩童,上到八十老翁,不论是否数学专业人士都可报名参加。如果仔细看今年的入围名单,排在姜萍后面第26名的是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初三学生邓乐言。没错,邓乐言的年龄应该比姜萍还小,并且这至少已是邓乐言第二次入围,2023年他就以第100名的成绩入围了决赛。
第12名也不是中学生入围决赛的最好成绩。据了解,最好成绩是2023年上海中学的刘胤辰,获得了第10名。阿赛秉持“快乐第一,竞赛第二”的原则,很多参赛者也是以此为乐,如姜萍的老师王闰秋,加上今年已入围决赛3次。有的还把参赛兴趣从中学带到大学,如瞿霄宇2022年以巴蜀中学学生身份获优秀奖,2023年以北大学生身份获金奖,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和金牌得主。
说了以上这些,并不是要刻意贬低阿赛或姜萍。为什么姜萍今年会突然这么火,甚至被誉为“数学天才少女”?我想主要是因为其中专生的身份,以往有少数中学生入选,但也都是来自名校。中专生就不配获得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资格吗?这也是我写本文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不少热捧“数学天才少女”者对于数学和中专生都存有偏见。
毫不夸张地说,阿赛和姜萍让我们认识了另一种数学。数学史上曾留下印度数学天才拉曼纽扬的故事。拉曼纽扬很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但其他学科却是一塌糊涂,以至于连续两次都没考上大学。26岁时他开始与英国数学家哈代通信,并被后者带到了英国,从此在数论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拉曼纽扬喜欢用自然的审美与直觉推导公式,不喜欢作证明。他与哈代合作在英国和欧洲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论文,也是首位入选英国皇家学会的印度人。遗憾的是,拉曼纽扬只活了32岁,却留下了3900多个公式,没有推导过程,全部只有结果。这些尚未证明的公式,却启发了好几位菲尔茨奖获得者。难怪哈代会说,比起任何其他艺术或者科学,数学更像年轻人的游戏。
从媒体的报道看,姜萍在某些方面与拉曼纽扬有诸多相似之处。姜萍选择了上中专,选择了学服装设计,与她的中考成绩、家庭条件没有多大关系。但许多网民却在为姜萍抱屈,抱怨现行中考招生制度没有为姜萍这样的偏才独辟蹊径,认为中专学校和服装设计专业会误了数学天才的大好前程。
在我看来,或许正是在涟水中专才有了今天的姜萍。中专学校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姜萍保持了对数学的偏好;多次参赛的王闰秋老师,恰好为姜萍的数学学习指了另一条路。并且,服装设计里的左右片,与数学中的对称美也有呼应关系。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个案而已,对或错,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许多人眼里,上中职都是智力较差、不勤奋努力的学生。姜萍的出现也提醒我们,中职学生里也有不少高才。很多网民觉得姜萍应该去上普通高中,今后上一所好大学。姜萍自己倒是很坦然,认为自己更愿意学服装设计(plan A),学数学只是plan B。我很欣赏姜萍的选择。著名的费马大定理提出者费马,本职工作是一名律师,数学研究也是他的plan B。谁说服装设计就不配拥有姜萍这样的好学生?
再过几天(6月22日),姜萍将迎来决赛,她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从前五届的结果推测,情况可能不会太好。前五届中学生参赛成绩最好的是杭州二中赵斌,仅得了铜奖。目前中学生入围决赛名次最好的是2023年的刘胤辰,决赛时却榜上无名。2022年刘胤辰也入围决赛,还获得了优秀奖。这可能与决赛分为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分析与方程、应用与计算数学、组合与概率五个赛道有关,也是该赛事的迷人之处。
无论姜萍的决赛成绩如何,都不能否认她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来的才华。但我并不想用“数学天才少女”来称呼姜萍,也不认为她一定要去从事数学研究,且将来一定会在数学研究上大有建树。鲁迅先生100年前发表了《未有天才之前》的著名演讲,呼吁大家都去做培养天才的泥土:“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毕竟,棒喝或捧杀,都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更何况天才乎。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9日第1版
作者:储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