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对俄罗斯外交官员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普京提出了:对国际政治秩序的构想;对美西方/欧洲政治的看法;回顾了俄乌冲突,以及首次披露了许多与乌克兰及西方政府进行谈判的细节,并提出了对俄乌冲突的停战条件。这篇讲话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为内容摘编:
俄乌冲突背后的阴谋与博弈
普京在讲话中详细回顾了俄乌冲突的背景和发展,指出乌克兰危机并非源自俄乌两国之间的直接冲突,而是西方国家长期对俄罗斯遏制政策的结果。他认为,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扩张北约和在乌克兰建立反俄基地来削弱和包围俄罗斯。
普京强调,乌克兰事件是西方国家策划和支持的,目的是在军事和政治上开发俄罗斯周边领土,将乌克兰变成反俄基地。他指出,乌克兰的政变是由西方势力推动的,其目标是挑起与俄罗斯的冲突,并进一步孤立俄罗斯。
普京详细描述了2014年乌克兰的政变及其后果,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干预的直接结果。他回忆道,乌克兰的政变导致了克里米亚居民通过公投选择回归俄罗斯,而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也宣布独立。这些行动在普京看来都是合法的,符合国际法和人民自决的权利。然而,西方国家对这些地区的合法权利视而不见,反而支持基辅政权对这些地区进行军事打击和封锁,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
普京还提到,西方国家不仅通过北约的扩张来威胁俄罗斯,还在乌克兰培植亲西方政权,试图通过乌克兰危机削弱俄罗斯。他批评西方国家在巴尔干、中东、北非等地区的干预政策,认为这些政策导致了当地的混乱和灾难。普京指出,西方国家的自私和霸权主义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紧张局势,并最终引发了乌克兰危机。
普京特别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是被迫进行的,目的是保护顿巴斯地区的居民免受基辅政权的种族灭绝。他强调:“战争不是俄罗斯挑起的。在乌克兰某些地区的居民根据国际法宣布独立之后,是基辅政权发动了敌对行动,并持续这样做。”
普京爆料基辅撤军细节
2022年2月和3月,俄罗斯部队逼近基辅,引发乌克兰和西方的广泛猜测。对此,普京表示:“我们的部队确实部署在基辅附近,军事部门和安全部门对我们可能采取的进一步行动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但无论任何人说什么,或猜测什么,在当时,我们都没有做向这座有300万人口的城市采取军事行动的政治决定。”
普京解释称,这只是一次倒逼乌克兰政权实现和平的行动。“这些军队在那里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乌克兰方进行谈判,试图找到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结束基辅在2014年对顿巴斯发动的战争,并进而解决对俄罗斯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普京透露,最终确实达成了一项令莫斯科和基辅都满意的协议,乌克兰谈判代表团团长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这份协议。
2022年2月25日,一架身份不明的飞机在基辅一居民区坠毁。
然而,就在俄罗斯军队于2022年3月29日撤离基辅的第二天,乌克兰领导层停止了参与谈判,并上演了臭名昭著的布彻(Bucha)事件,同时拒绝了已经拟定的协议版本。普京表示:“这就很清楚为什么需要那场丑陋的挑衅:它是用来解释为什么在谈判中取得的成果需要被拒绝。通往和平的道路再度被拒绝。”
此外,普京还揭示了一个小插曲:2022年3月5日,一位西方政治家访问莫斯科,表示德国、法国和美国的领导人支持他的调解努力。在谈话过程中,这位外国客人问:“如果你们援助的是顿巴斯,为什么俄罗斯军队此刻在乌克兰南部,包括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普京回答道:“这是我们的总参谋部决定的行动计划。我们的计划是绕过乌克兰当局过去八年在顿巴斯建立的一些防御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放马里乌波尔。”
这位外国调解人还问:“俄罗斯军队是否会留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特别军事行动达到目标后,这些地区会发生什么情况?”普京回答:“总的来说,我并不排除让乌克兰保留对这些领土的主权,只要俄罗斯有一条通往克里米亚的稳定的陆地桥梁。”
普京还说:“2022年3月,我们的谈判伙伴说,他将前往基辅,继续与他在乌克兰的同事们对话。我们总体上是欢迎这件事的,认为这是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一种努力,因为每一天的战斗都意味着新的伤亡和损失。然而,我们后来了解到,乌克兰并不接受西方调解人的服务,相反,我们了解到,乌克兰人严厉地指责他采取了亲俄立场。这件事可以一提,但只是一件小事。”
和平之路:普京的停战条件
普京指出,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在瑞士召开所谓的“乌克兰和平峰会”,试图在没有俄罗斯参与的情况下讨论乌克兰问题。普京认为,这种做法无视俄罗斯的合法权益,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和平解决方案。他强调:“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没有与我们进行真诚和负责任的对话,就不可能和平解决俄乌冲突,也不可能实现欧洲整体安全。”
2024年6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向俄罗斯外交部官员发表演讲。图源:路透社
普京在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停战条件,详细阐述了俄罗斯对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
1.乌克兰军队撤离:乌克兰军队必须完全撤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恢复到2014年行政边界内的状态。普京表示:“乌克兰军队必须从其行政边界内(当这些地区在作为乌克兰的一部分时)的全部领土内撤出。”
2.乌克兰中立地位:乌克兰必须放弃加入北约的计划,保持中立地位,不与任何军事集团结盟。
3.乌克兰去军事化:乌克兰需去军事化和去核化,限制武装力量的规模和装备,禁止纳粹意识形态及其表现形式。
4.领土承认:乌克兰需承认克里米亚以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为俄罗斯领土。此外,乌克兰境内俄语公民的权利、自由和利益都必须得到充分保护。
5.解除制裁:西方国家需解除对俄罗斯的所有制裁,以恢复正常的国际经济合作。
普京强调,以上条件一旦满足,俄罗斯将立即宣布停火并启动谈判。他指出,谈判应是真诚的,不能是为了让乌克兰政权重新武装、休整以准备新一轮攻击。他希望通过谈判达成持久和平,而不是临时停火。
普京在讲话中回顾了特别军事行动初期,俄罗斯曾尝试通过谈判解决冲突的努力。他提到:“我们同意与基辅政权的代表举行谈判。谈判首先在白俄罗斯举行,然后转到土耳其。我们试图传达的信息是,基辅应该尊重顿巴斯作出的选择,撤出他们的部队,停止炮击和平的城市和城镇。”然而,西方国家干预使得和平谈判未能持续下去,最终导致冲突升级。
多极世界:普京的国际政治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还在讲话中提出了对国际政治秩序的构想,强调建立一个多极、多边的国际体系。他认为,当前的全球政治和经济竞争已经不同于过去,更多国家在加强其主权和自给自足,全球南方和东方国家的地位日益突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作用也在增强。
普京强调,多极世界秩序的建立是不可避免的,它反映了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并将有助于在国际事务中确立广泛的代表性和尊重国际法。他指出,金砖国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呼吁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促进欧亚大陆的安全和一体化。
普京还提到了俄罗斯与中国在全球安全倡议方面的合作,认为两国的提议是相互契合的,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公平化。他呼吁加强多边组织之间的对话,推动欧亚安全体系的理念,并逐步减少外部力量在欧亚地区的军事存在。
普京指出,俄罗斯致力于与所有愿意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国家合作,共同解决全球面临的复杂问题。他强调,国际社会需要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建立一个公正、稳定的国际秩序。
俄乌和谈还有多远?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俄罗斯方面日前提出的谈判条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6日在乌克兰“和平峰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也提出了乌方与俄方谈判的条件:如果俄军从乌克兰撤出,他愿意立即与俄方进行谈判。
据《基辅邮报》报道,泽连斯基16日在记者会上指责俄方“还没准备好”讨论公正的和平。对于俄乌谈判,泽连斯基称,“如果俄罗斯从我们的合法领土上撤军,俄罗斯明天就可以开始与我们谈判,无需等待。”泽连斯基还说,西方目前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不足以确保乌方能在这场冲突中获胜。
据此前报道,在为期两天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上,92个与会国家中,有十几个国家没有签署泽连斯基希望能成为和平催化剂的联合声明。印度、巴西、南非以及能源大国沙特、阿联酋似乎选择了一种妥协方式,派出低级别代表团参加这一会议,并拒绝签署联合声明。会议谈到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持续战争”,但关注的却是保护平民和确保粮食走廊安全等次要问题,而不是为实现和平制定下一步措施。
路透社17日称,西方国家及其盟友在峰会上谴责俄罗斯,但他们未能说服主要的不结盟国家加入他们的联合声明,也没有一个国家主动提出主办后续会议。值得注意的是,被视为下一次会议可能举办国的沙特保持了沉默。沙特外交大臣表示,沙特准备协助和平进程,但可行的解决方案将取决于“艰难的妥协”。
路透社提到,会议就较为温和的目标达成了一致,但所有棘手问题都被忽略了。例如,乌克兰的战后解决方案、乌克兰是否能够成为北约成员国以及如何组织冲突双方撤军等,都未能有相应答案。
彭博社称,泽连斯基未能赢得“全球南方”一些关键国家的支持,这给他所谓的“争取更广泛支持”的努力蒙上了阴影。乌克兰领导人和东道主瑞士虽然已经降低了扩大全球支持的期望值,但此次峰会暴露了动员西方以外的国家是多么困难。
“乌克兰和平峰会是通向和平的道路吗?”英国广播公司(BBC)以此为题报道称,参加峰会的多国领导人和代表团原本希望,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莫斯科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停战。但这看起来仍然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即使俄罗斯没有参加峰会,但莫斯科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今年晚些时候的美国总统大选,以及欧洲极右翼政党在议会选举中的选票激增,未来几个月对乌克兰的支持可能会有所减弱。与此同时,乌克兰也因两年多的战争疲惫不堪:全国各处墓地的军人墓碑越来越多,适龄者对征兵办公室敬而远之。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孙兴杰表示,从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的表态中能够看到,领土成了和谈与否的关键,俄乌以及相关各方追求胜利要优先于和平,这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态势。孙兴杰指出,乌克兰已经与包括七国集团在内的十几个国家签署了双边安全协定,而北约也对乌克兰做出了持续10年的援助计划。俄罗斯面对的是七国集团以及欧美共同支撑的“战争机器”,在这些武器装备还没有被充分使用之前,各方并不急于进行谈判。
作者丨赖晨璐,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汤乐怡,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举报/反馈

直新闻

6883万获赞 397.7万粉丝
直抵人心,直通世界。
深圳广电直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