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微风带着轻松,刚退休的老教师刘德海坐在他位于市郊的小别墅的摇椅上,手中拿着手机,脸上挂着舒心的微笑。电话那头,是他的孙女小丽,一个活泼可爱、学业优秀的高三学生。

“小丽,爷爷在这儿恭喜你高考金榜题名!”刘德海的声音温暖而自豪。

“谢谢爷爷,都是爷爷您平时教我的好。”小丽在电话那头兴奋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腼腆。

“哈哈,你这孩子,这是你自己的努力。对了,爷爷答应你的奖励,现在就给你转过去。”

手机点几下,转账成功的提示音响起,1万元的数字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哇,真的转给我1万块呀!爷爷,你最棒了!”小丽一边说,一边跳起来。

“你值得这个奖励,希望你未来大学生活一切顺利。”

谈话间,刘德海转头看向旁边的外孙小宇,一个在校的初中生,眼神稍显复杂。

“爷爷,我也考了个好名次呀。”小宇有些不高兴地说。

“是吗?很好,很好。”刘德海满脸笑容,语气中透露出一份尴尬,“爷爷也给你转点奖励。”

他再次操作手机,这次只转了1千元给小宇。

“为啥小丽姐姐就有1万,我就只有1千?”小宇的语气中含着不满和疑问。

“哎,小宇,你知道爷爷是看重教育的。”刘德海耐心解释,“小丽高考,而你才刚初中,等你高考爷爷也会给你更多的。”

“我知道了,爷爷。”小宇不是很满意,但还是接受了这个解释。

但在这个和乐的氛围之外,谁也没有注意到,原本应该欢笑的场合,却因为这不公平的对待埋下了隐忧。这不一样的待遇,悄悄地在小宇的心底埋下了不平的种子。

谁曾想,这细微的裂痕,很快就会以一种不可预见的方式展开。阳光刚照进刘德海的书房,一阵突如其来的胸口剧痛让他差点站立不稳,他紧紧揪着衣襟,感觉每一次心跳都像是重锤敲打,痛苦异常。退休的生活让他习惯了悠然自得,但这突如其来的疼痛却是他所始料未及。

“这...这是怎么了?”刈康勿迟,他摸索着拿起手机,拨通了儿媳李梅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连续的响铃声,但始终无人接听。焦急之下,他像是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不停拨打,一遍又一遍,直到电话记录里出现了连续26个未接来电。

而此时的李梅,正忙于公司的年终汇报,手机无声地躺在她的包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紧急呼唤。

紧接着,刘德海又试图联系其他可能帮忙的人,但不知为何,这一天似乎所有的悲剧都要集中爆发,他的电话一个个无人应答。无助之中,他决定拨打120求救。

“这里是120急救中心,请问需要什么帮助?”电话那头传来了冷静的女声。

“救救我,我...我心脏病发作了。”刘德海的语气虚弱,他的声音在颤抖。

“好的,请您保持镇静,报告您的地址。”

经过一番挣扎,救护车终于在半小时后到达,将他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事后,当刘德海清醒过来,躺在病床上,一个熟悉而关心的面孔出现在他眼前。

“德海,我听说你住院了,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是他的老朋友,张老师。

“嗯,现在好多了。谢谢你来看我,张老师。”刘德海的声音极为微弱,“可是我的儿媳...她没有来。”

“不会吧,这么大的事,她怎么可能不来?难道她不知道?”张老师不解地问。

刘德海无力地叹了口气,“我打了好多次电话给她,她都没接。”

“别担心,我这就去找找看,必要的话,我会在社区求助,总有人愿意帮忙的。”张老师安慰着。

张老师走后,刘德海静静躺在病床上,眼神中满是失落和忧虑。这一切,与他作为教师那些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岁月何其不同,此刻的他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孤独。

而就在刘德海担忧的同时,张老师走进了社区,开始向邻居们讲述刘德海的情况,社区的人们听了都纷纷表示愿意伸出援手。这悲伤的消息迅速在社区传播开来,原本应是熟悉而温馨的社区,此时却充满了对这桩家庭悲剧的关切和同情。社区的小超市里,张老师正和几位邻居聊着刘德海的事情。

“你们知道吗?德海突发心脏病住院了,打了好多电话儿媳妇都不接。”张老师叹息着。

“哎呀,这事儿怎么能瞒过去呢?李梅平时看起来也挺孝顺的。”超市老板娘插话道。

“是啊,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得找个方法通知她。”张老师担忧地说。

邻居们议论纷纷,有的提议去公司找李梅,有的说要通过社区广播来通知。就在这时,负责社区微信群的王阿姨走进超市。

“大伙儿,我刚把刘德海的情况在我们社区微信群里发了,大家可以帮忙转发一下。”王阿姨边说边拿出手机指给大家看。

就这样,在众人的努力下,消息很快在社区里传播开来,最终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传到了李梅的耳朵里。

一看到那条消息,李梅的心顿时揪了起来。她匆匆结束工作,直奔医院。

到了医院,李梅看到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的刘德海,心中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爸,对不起,我今天一直在忙,手机放包里,没看见您打电话。”李梅眼含泪水,声音中带着颤抖。

刘德海没有责怪,他摆了摆手,“没事,李梅,我知道你也不容易。你能来看我,我就安心了。”

“可是爸,这么重要的电话我却没接到,我真的很对不起你。”李梅握着刘德海的手,不禁流下了泪。

两人的对话中,李梅回想起爷爷对孙女和外孙的不同对待,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爸,是我不对。我太...太重视工作,忽略了家里。而且我...我知道您对小丽和小宇的待遇不同,也让我心里有点不舒服。”李梅抿着唇,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刘德海看着李梅,深知这些话背后包含着多少的委屈和误解,“李梅,其实我的本意并不是偏心,只是...只是我对教育的看法有些固执。我只想让他们都好,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希望你能原谅。”

李梅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理解,也许我们都有错,但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要和睦相处。”

这一晚,在医院里,刘德海和李梅之间的心结得到了释放,两颗心在病房的灯光下,慢慢靠近。几天后,刘德海终于康复出院。踏进家门的那一刻,他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客厅里,家人已经早早地等候着,李梅和孩子们脸上挂满了欢迎的笑容。

“爷爷,您终于回来了!”小丽和小宇齐声叫道,眼神中满是关切。

刘德海笑了笑,坐到了沙发上。李梅递给他一杯热茶,温暖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

“爸,这次的事情让我们都反思了很多。”李梅开口了,“我们需要更多沟通和理解。”

“对的,爸。”刘德海的儿子,刘强,也加入了谈话,“过去我们可能有些事情没有想得周到,以后我们会多关心家人,多花些时间在一起。”

“我也是,可能有时候会因为工作耽误了对家里人的关心。”李梅眼里含着泪花,“但请相信,家对我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

刘德海点了点头,看着一家人,他的心中有了前所未有的释然,“其实我也有责任。我对教育的执着,对孩子们的期待,可能有时候方式不对。”

“我们都有不足,重要的是我们都愿意为了家庭去改进。”刘强抚着儿子小宇的头,“对吧,小宇?”

小宇点点头,“嗯,爷爷我明白了,我会更努力的,不让你们失望。”

笑声和对白在室内回荡,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温柔的金光。刘德海的一家,围坐在客厅,每个人都在交谈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外面的世界依旧喧嚣,但在这个小小的客厅里,家人之间的爱和理解仿佛建立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抵御外界的所有风雨。

“我们是不是可以像以前那样,一起去公园散步,一起做饭,像一个真正的家那样?”小宇的提议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那是当然的,孩子。”刘德海温和地回答,深深知道,这一次的坎儿他们都已经跨过,而未来,他们必将携手共渡。

家,不就是一起经历风风雨雨,然后更加珍惜彼此的存在吗?

举报/反馈

大老表讲故事

1.1万获赞 2447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