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在南海排放5000吨废水,对海洋生态造成巨大威胁。中方紧急行动,解放军重装部队奔赴南海,主力部队紧随其后,南海“大网”逐渐收紧,破船“毒瘤”拔除之日不远。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菲律宾长达25年来在南海的野心虽未如愿,却已成为该地区的一大难题。5000吨废水被排入仁爱礁,必须紧急清理此“毒瘤”。解放军的重装部队已奔赴南海,主力部队紧随其后,马科斯还能安然无恙吗?

近日,央视发布了一段关于仁爱礁“坐滩”军舰的“放毒视频”。视频中着重指出,“马德雷山”号的海上排污极为严重,各类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仁爱礁海域,包括“灰水”、“黑水”以及因船体腐蚀产生的废液等。

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出,“马德雷山”号上建起了一排可供居住的房屋。这些房屋延伸出的管道用于排放“灰水”,即生活污水,如洗手、洗澡和洗碗等产生的废水。

排放含有洗洁剂等物质的废水到海中,会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某些生物的快速繁殖,造成海域缺氧,直接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此外,这艘船在卫生间的下方船体开了一个方形的缺口,从中延伸出多条排污管道,这些管道用于排放所谓的“黑水”。在水污染处理领域,"黑水"指的是人体排泄物的污水。

据介绍,常年居住在这艘“坐滩”破船上的士兵人数大约为9至12人。根据相关数据,每位士兵每天会在船上产生0.05吨废水。25年来,这艘军舰已经排放了5000吨废水,而且这一过程仍在继续。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艘军舰的船身已经锈迹斑斑,显示出严重的腐蚀。船体所用的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包括铜、锡、铅和汞等。尤其是船体的水下部分,覆盖着一层“防污涂料”,这些涂料为防止海洋生物附着,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如果在航行过程中,这些污水会被流动的海水稀释。

然而,这艘破船已经“坐滩”25年,始终未曾移动。它所在的位置是一个被礁石环绕的潟湖内,这意味着船体和水都基本上是固定不动的。在这种情况下,防污涂料中的有害物质会不断积累,围绕着船体形成一个“毒圈”。离船体越近的海水,污染就越严重。

研究表明,船体防污涂料的毒性极大,所含的氧化汞、有机锡和铜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会直接导致生物体的病变和异化。

换言之,菲律宾这艘搁浅的“破船”带来的危害,与日本核废水排放入海的性质如出一辙。众所周知,海洋生物链一向是“弱肉强食”,随着生物体级别的不断提升,最终会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因此,这不仅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更是对人类安全的巨大威胁。

菲方这艘“坐滩”破船不断释放毒素,污染海水、危害水生生物,并威胁人类健康。中方对此绝不能坐视不管,这不仅是因为南海是中方固有领土,更因为这事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近,中菲在南海问题上针锋相对,菲律宾屡次挑衅,而中方毫不退让。近日,中国发布了新的南海管理规定,并于本月15日正式生效。当日,中国海警局立即在仁爱礁增派了6艘海警船,决心将新规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

更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此次也已积极参与,将075型两栖驱逐舰派往南海。目前只有一艘出动,但根据解放军“谋定而后动”的策略,这很可能只是“先头部队”,目的是先熟悉当地水文环境,为未来更多的军事行动铺路。

075型两栖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约为4万吨,属于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两栖作战舰艇之一。它具备极强的全方位作战能力,不仅能够执行大规模海上登陆作战,还可以有效地进行反潜作战和防空作战等多种任务。

075型两栖驱逐舰能够运载陆战队员、坦克、装甲车以及其他轻型车辆。它具备强大的自我防御能力,装备了近防武器系统、反导系统和电子战设备,能够有效应对来自空中和海上的多种威胁。

另外,075型舰具备卓越的指挥控制能力和综合保障功能,能够作为海上指挥平台,在执行海上突击、远海封锁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多种任务时,发挥战略指挥和后勤支持的关键作用。

它不仅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和灵活机动,还能在岛屿攻占、海上维权、人道主义救援和灾难响应等多种军事任务中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也就是说,075型两栖攻击舰出现在南海,一旦相关海域发生冲突,解放军的快速机动将得到极大保障。从中也可以看出,中方在南海的“大网”正在逐渐收紧,逐步将相关势力困在其中。这艘原本“坐滩”的破船,如今已成南海“毒瘤”,看起来,拔除之日不远了。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

西西里的第一时间

4812获赞 535粉丝
第一时间前沿阵地,分享更多视角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