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菲律宾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下称“委员会”)提交了划定南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申请。虽然该申请的摘要和详细内容尚未公布,但从菲律宾外交部所称的“西巴拉望区域”的南海外大陆架可以推断,其范围涉及中国南沙群岛和中国主张管辖海域,侵犯中国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菲律宾此举蓄谋已久,是妄图坐实2016年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下称“仲裁裁决”),以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为抓手巩固甚至扩展自身在南海的非法所得和单方面主张,并在多边国际场合及国际舆论场上继续炒热南海议题的政治法律挑衅。
作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设立的海洋机构之一,委员会审议沿海国关于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资料和其他材料,并向沿海国提出建议。自1997年正式运作以来,委员会迄今已经收到了沿海国提交的共94项关于划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申请。
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期间,据有关测算和统计大约有30多个国家可能拥有外大陆架,其中南海沿岸国只包括印度尼西亚,且从地理形势上看,印度尼西亚的外大陆架也是在印度洋方向延伸而不在南海方向。然而,目前提出申请的国家总数已是1978年统计数字的两倍多,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南海沿岸国也都联合或单独提出了划定南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申请。这表明,在《公约》谈判期间,各国对外大陆架问题的认识相对有限,不仅低估了沿海国运用有关规则扩展或强化自身管辖海域主张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也未能预见外大陆架问题会与南海问题产生交集。
南海外大陆架问题是多年前导致南海法理斗争激化的触发因素之一,而仲裁裁决不断发酵的负面影响反过来又不时将南海外大陆架问题置于聚光灯下。事实上,这一问题正成为个别争端当事国侵犯中国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以及一些域外大国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将南海塑造为所谓“全球公域”的图谋的交汇点,正成为这些国家试图否定中国南海主张、强化仲裁裁决所谓“效果”的政治法律工具。
虽然按照“有争议,不审议”的议事规则,委员会对涉及争端的申请仍会以“不予审议”或“搁置审议”的方式处理,但无论是在委员会内部还是在《公约》成员国之间都不时有修改此议事规则的声音传出。换言之,尽管短期来看此规则不会废止,但不排除有关国家在幕后势力的策划下推动修改这一规则,为委员会未来能够审议经过精心包装的南海外大陆架划界申请并拟制建议打开方便之门。
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大幅调整南海政策和对华政策,其在仁爱礁、黄岩岛、铁线礁、仙宾礁等地不断制造事端,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性举动五花八门:有“运补冲闯”、有“演戏卖惨”、有“联合海空巡逻”、有“民间组织运补”,等等。然而,在中国强有力的反制措施下,菲律宾的种种图谋并未得逞,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不仅没有迷途知返,反而一错再错,试图通过提起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在委员会等涉海多边国际场合“开辟新战场”。菲律宾提交南海外大陆架申请的准备工作在过去几年其实一直没有停歇,而据有关渠道了解,美国一些研究机构和在南海仲裁案中为菲律宾提供法律服务的美国律师团队在涉及南海外大陆架问题上也向菲律宾提供了相应的法律技术咨询。
要看到,随着中国在南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软硬实力逐步提升,菲律宾固化自身非法所得的心理焦虑越来越强烈。同时,考虑到中国与东盟国家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时间窗口有限,菲律宾在南海外大陆架议题上提前布局的操作空间正在逐步缩小。通过在“准则”磋商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前抢先出手,菲律宾意在尽可能地扩大单方面非法主张,避免随着“准则”磋商的推进或最终完成而错过“时机”。
鉴于委员会在议事规则方面的限制,在菲律宾眼中,申请能否被审议乃至被通过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其更看重的是掀起又一轮针对中国的外交照会战,即引发部分域内外国家通过外交照会攻击中国南海政策主张所产生的“效果”。菲律宾提交申请后,不仅直接涉及争端的当事国可能会陆续发声,部分域外国家也可能以维护所谓“航行和飞越自由”的名义介入其中,各方提交的照会内容将远超出就划界案本身表明立场或发表评论的范畴,反映出来的分歧也将远超出委员会可以审议的职权范围和专业能力。
这种“借台唱戏”的做法反映出了当前在南海问题上“个别当事国伺机谋利,域外大国布局谋势”的地缘政治现实,可能会为当前总体稳定的南海局势添一点乱,但菲律宾想借此将其单方面的非法主张和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强加给中国,注定不会取得成功。(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举报/反馈

环球网

2.3亿获赞 1333.1万粉丝
世界很精彩,带你活出国际范儿!
环球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