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代表等登上红毯。
吴彦祖和刘昊然化身电影“检票员”,穿行于上海不同年代各具特色的影院;邓超、张家辉、黄渤、大鹏四位金爵奖最佳男演员接力,用“电影票”为好故事代言。
昨夜,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用别具一格的开场表演将人们带到电影之城,邀中外影人“回家”。26届、31年时光,迈过而立之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持续以电影之名推进共建共享,以文化交流推动互学互鉴。用电影这门世界共通的语言架起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桥梁。
当崭新的更为灵动流畅又兼具殿堂感的金爵盛典舞台亮起,又一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光影为媒,因爱而聚。
热爱之源
每一届金爵盛典,舞台都会以典雅又隆重的仪式感将金爵奖各单元评委请到聚光灯下。来自世界各地评委的亮相,既是每届上影节确证国际影响力、丰富世界电影版图的注脚,又何尝不是台上台下爱电影的人找到知己的时刻。
这些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何能跨越语言的藩篱相聚在此?
热爱总能找到最大公约数。
昨夜,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越南裔法国导演陈英雄,亚洲新人单元评委会主席曹保平,以及洛夫·德·希尔、马蒂亚斯·格拉斯纳、梁家辉、圣地亚哥·米特雷、松太加、周迅等评委接连登场。陈英雄带来上海的问候,便是他对电影的深情。“花几天时间,远离生活烦恼,观看几场电影,和热情的评委会成员一起讨论,从始至终都是一次愉快的体验。”他说,作为评委,与其说他是在“评判”电影,不如看成是“电影在考验我们如何准确表达其中蕴含的美好”。
日本演员役所广司也用一首在日本家喻户晓的诗歌述说世界影人共同的情感去向。诗的名字叫《不畏风雨》,诗文翻译过来,“不惧风雨,不畏疾风”,是热爱世界、热爱生活的人一起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感悟与向往。
信仰之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75年前,上海宣告解放,这座中国第一大城市回到人民怀抱。1958年,王苹导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主演的黑白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影片中,李侠的经典台词“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观众,信仰永不褪色。半个多世纪过去,从电影到舞剧又到舞剧电影,象征文艺界接力传承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
金爵盛典上,电影主演同时也是舞剧主演朱洁静、王佳俊再现了片中的经典桥段,以舞蹈和影像致敬先烈,述说“这盛世如你所愿”。导演郑大圣则从家学渊源讲起,表白上海这座光荣之城。“《永不消逝的电波》从小就感动着我。它是一群革命者为了光荣与梦想无惧牺牲的故事。”英雄的传奇值得一代代人传颂,当导演与团队再次复刻这个故事,他想到的是将镜头之美与舞蹈之美创新性结合,在戏剧与电影之间找寻新的可能,让英雄故事常说常新。
不过,相比文艺创作,没什么比真实的历史更撼动人心。盛典特别邀请了一位特殊嘉宾——今年97岁高龄的李康将老人。当年,20岁出头的她,和李白等人一同坚守在党的隐蔽战线。也正是她,在凌晨两点多接收到了李白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短片将李康将老人的影像传送到金爵盛典现场,也传来了超越时空的声音——老人用发电报的方式隔空告慰烈士:“敬爱的李白同志,我们很想念你,很想念你。”这封深情款款的红色情书链接不同时空,致了不起的英雄、致敬信仰之力。
时代之光
盘点2023年、2024年的全球电影热词,“AI”想必榜上有名。AIGC的迅猛发展影响着电影产业,也激发着电影人的深度思考和未来畅想。
在《因AI而聚》的环节中,多位影人分享AI和电影双向赋能的情缘。导演唐季礼的新片《传说》即将与观众见面,片中,他用AI技术成就了72岁的成龙与27岁的自己同框的有趣瞬间。在青年导演张末看来,AI不会取代电影人的创造价值,她以经典IP“哪吒”为例,“AI不是象牙塔,而应该是焕发新生的活力”。世界电影的变迁虽总以技术革新为驱动,但一个好故事永远是“电影人之本”。
金爵盛典上的热烈分享或许只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抛砖引玉。今天起,上影节金爵论坛正式开讲。上海这座电影之城,也是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人们期待,汇聚了中外电影界“最强大脑”的金爵论坛能激荡出更多创意火花。在人工智能早已突破概念圈层、在多个行业领域落地的当下,我们乐见,科技赋能的电影产业迭代新技术、新消费、新业态,时代之光绽放电影之城。
作者:王彦
文:本报记者 王彦图:叶辰亮编辑:施薇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文汇报

1345万获赞 89.6万粉丝
华文世界高品质阅读平台
文汇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