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行业各环节基本属于亏损状态,价格处于底部区段。”6月12日,在新能源研究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上海光储峰会上,该机构光伏分析师杜加恩指出。

对光伏行业而言,2023年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点。杜加恩分析表示,在这之前,光伏行业实现高速发展,需求急剧上升,企业扩产等。2024年后,行业步入成熟期,需求已经趋于平缓,供应链竞争态势明确,生产企业盈利受影响明显。

该机构对今年光伏需求发展给出保守预期。“短期内光伏组件需求增长面临瓶颈。悲观预期下,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的需求,可能面临零增长。”InfoLink Consulting资深光伏分析师赵延慧指出。

该机构给出的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全年组件需求469-527 GW,增幅0%-12%;2025年组件需求513-573 GW,增幅8%-9%。

需求增速放缓,企业厮杀情况将更为严重。杜加恩建议,头部企业应积极拓展研发,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找短期无法取代的产品与布局路线。而专业化、二线企业,较难改变行业发展,需设法掌握最前沿之技术选型与商业模式。

长期看,全球光伏需求仍持续向好。赵延慧表示,全球GW级市场数量已从26个增加至31个。

细分市场中,巴西持续下修基本利率,有望为部分项目提高融资机会,但仍需考虑进口关税与尚在商研阶段的分布式新规;印度近年推出多项需求政策,拥有许多进行中的大型项目,2024年需求缓增,2025年将有较大增幅。此外,土耳其、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需求规模指日可待。

光伏出海可以一定程度上消化国内产能。在光伏行业发生巨变后,出海成为业内更为关注的话题。

InfoLink Consulting光伏分析师赵艺指出,全球光伏产能布局以中国为主。海外需求占全球需求50%左右,而全球产能的90%在中国。

赵艺同时列举了在东南亚、美国、中东等地区海外布局的机遇和风险。

在东南亚布局,相对来说投资成本较低,以输出美国为主,且可辐射其他区域;但目前东南亚四国陷入双反问题,且双反范围也有扩大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关税及溯源要求的不确定性。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中企选择去美国建厂,在美建厂无贸易壁垒问题,且可能享受在本土制造激励等。其风险在于政策法规及营商环境差异,前期建设及海外人员管理、专利布局等。

中东地区是近期业内探讨的出海热门地区。鉴于能源转型的目和零碳规划,该地区有着稳步增长的需求,且具备“一带一路”的营商环境,可以出口至美国、欧洲等。但地缘政治冲突、文化差异、产能落地及上下游协同问题,可能成为出海中东的不确定因素。

当前中东地区的光伏产能主要在土耳其,且集中在组件环节。据赵艺介绍,其本土存在部分有实力的组件厂家向上一体化布局。此外,中资企业部分厂家已公布到土耳其建厂的规划,其他如沙特、阿联酋阿曼等几个区域的布局则以硅料产能为主。

6月11日,在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开幕式上,协鑫科技(03800.HK)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在谈到出海问题时表示,中国光伏产品的全球化已经多年,但光伏产业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

在兰天石看来,中国光伏企业要从“走出去”变成“融进去”,将先进技术优势绽放海外。光伏企业既面临地缘政治、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也受到国际市场巨大需求、碳关税等增值因素影响,风险与机遇并存。积极融入、产业协同、人效提升等将成为顺利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关键词。

杜加恩也提到了碳关税问题。其表示,海外市场侧重低碳技术发展,在考虑玻璃、背板和边框的情境之下,双面双玻组件与双面单玻组件之碳排差距将反映出一定的碳税差额。五年后,碳成本对企业营运方针与布局策略的影响将开始大幅显现。

举报/反馈

界面新闻

2916万获赞 344.7万粉丝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