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
近日,辽宁鞍山一名高考女生在结束考试后陷入长达30多小时的深度睡眠,引发热议。这位女生一睡不起的现象,不仅折射出考生们在高考竞争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也展现了青春奋斗后的彻底放松与自我调适。
高考考生的轻松,来自于放下了“卷”。这里的“卷”,既有曾堆在身边的厚厚的 “试卷”,也有来自竞争的激烈的“内卷”。这两种“卷”让考生们孜孜不倦、驰而不息,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身体和精神有所透支。考完之后,在交上“答卷”的同时也放下了“内卷”,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松弛感。在此情况下,那种由压力引发的补偿式酣睡,让人略感心疼;那种倒头便睡的青春洒脱,又让人稍觉慰藉。
青春就是这样的义无反顾。看到一睡不起的高考女生,感慨颇多。
一是羡慕。能够松弛而洒脱地酣睡不起,是一种幸福。当前,睡眠正困扰众多中国人。根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今年3月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人们常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这位高考女生能挑灯夜战,也能一秒入睡,这就是让青春多了恣意挥洒的洒脱,令人羡慕。愿这位一睡不起的考生的梦里开出甜美的花朵。
二是点赞。愿意迎着压力忘我拼搏一回,是一种精神。考生一睡不起的背后是她青春忘我的拼搏与奋斗。而这种奋斗精神,是值得点赞的。拼搏奋斗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你看那些成功人士,往往比我们更拼。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一般早上4点起床。比尔盖茨曾说自己通常几天不睡觉,然后一睡就是十多个小时。董明珠前不久透露自己30多年无休。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有超过500名身家千万以上的富豪每日平均睡眠 6.6 个小时,三成亿万富豪每日睡眠不足 6 个小时。出彩人生来自该奋斗的忘我拼搏、该放松的时候不硬撑。毕竟,人生要拼,但是不必拼命。
三是建议。学会多种方式调适放飞自我,是一种策略。高考完补偿式地酣睡一觉,是一种调适调整方式,但不是最佳也不是唯一的方式。从科学睡眠的角度来说,以前欠下的睡眠账,靠长时间深睡是补不回来的。过多的睡眠可能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反而不利于恢复。我们很多人有过体验,睡得越多,人越晕晕沉沉。因为睡眠多会使大脑皮层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抑制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和肌肉都会长时间受到抑制。因此,建议学生们在高考后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如运动、旅行、阅读等,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考生在高考后的“一睡不起”现象,让我们感慨,也启示我们应该学会在奋斗中寻找平衡,在放松中迎接新的挑战。
举报/反馈

红网

3180万获赞 114.2万粉丝
湖南省综合门户网站,湖南省党网。
红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