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反驳,是指在面对他人的观点或意见时,总是以否定和反驳的方式进行回应。其重点不在“反驳”,而在“习惯”。他们有一个专属头衔,叫“杠精”——是已经把“抬杠”武功修炼到成“精”程度的人。
在心理学中,习惯性反驳又称为“辩论型人格”或“反驳型人格”。这类人群无论别人提出什么样的观点或意见,他们都倾向于先否定,然后予以反驳。他们的反驳是下意识的,甚至是情绪化的。
在工作生活中,带着“批判性”眼光看待问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人无完人”嘛!大家都不是圣人,说话办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出现这样或那种的问题——美中总是会有“不足”的。为了进步或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朋友、同事之间能够通过辩论的形式找找“问题”也是挺好的。
但问题是,“习惯性反驳”的人辩论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找问题,只是为了反驳而反驳而已。毫无疑问,他们一贯是带着刁难和找茬的目的去对待“辩论”的。
说白了,习惯性反驳的人是不在乎事情真相的,他们真正在乎的是自己能否在“辩论”中赢得胜利——就算赢不了,也不能让对方觉得是“赢”的。与辩论的“问题”本身相比,他们更在乎自尊心,而更多的人,或许只是为了过过嘴瘾,证明一下自己有多了不起罢了。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达克效应”。“达克效应”的内涵是: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却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换句话说,知识越丰富、境界越高的人,往往越谦卑谨慎;而见识越少、境界越低的人往往越自我感觉良好,越无知越无畏、越无畏越自大。从“达克效应”就可以看出,“杠精”是真实存在的。而在网络上,杠精中的精英则被称为“键盘侠”,“键盘侠”中的“极品”称之为“喷子”。
当然,习惯性反驳的人最大特征并不是“见识少”或“无知”,而是惯于以自认为最聪明的方式去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无知。他们看似能言善辩、自信满满,但其实其内心是极度自卑的,自卑到需要通过对他人的“否定”来获得自信和满足,从而产生优越感。
其实,他们的这种习惯性“否定”反而恰恰证明了其内心的“狭隘”——听不得任何一点不同意见、见不得任何一点别人的“好”。但当他们的观点得不到认可时,就会觉得整个人都被否定了。这种“被否定”会让他们觉得丧失了权威和尊严——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一旦辩论落了下风,他们马上就会恼羞成怒、无理取闹,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那么,习惯性反驳算不算是一种病呢?其实,喜欢“反驳”并不算什么大问题,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嘛。但反驳成了习惯就成了“问题”,一旦引起他人厌恶或者已经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就是大问题、就是“病”了。
之所以说习惯性反驳是一种病,很显然,是因为这类人是有着严重的人格缺陷的。正是这种缺陷让他们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世界里做自己眼中的“王”,而事实上在别人眼里连“虫”都不是。
有人说,与习惯性反驳的人相处是一场灾难。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足以证明此类人群是多么地不招人待见。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一,习惯性反驳的人是没有“共情力”的,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是很难与人沟通的。
显而易见,此类人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是极其不健康的。以正常人的做法,就算别人的观点有待商榷,即使无法表达“同意”,也是可以表示“可以理解”的。
虽然他们通过反驳获得了满足和快感,但其沾沾自喜的神态是特别令人厌恶的。这种“厌恶”不仅会阻碍其人际关系的正常开展,也会造成其“满足感”的恶性膨胀,从而影响其人生的健康成长。
其二,习惯性反驳的人心胸狭隘,是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的。
这类人之所以喜欢反驳,根源还在于其“自私”的本性。所谓“面子大如天”,因此,为了维护他们的自尊,就会不遗余力地反驳他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权威。当然,这也是他们凸显存在感最典型的方式。
因此,习惯性反驳的人往往会让同事们很痛苦,进而对他产生抵触和不信任——避而远之。而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人也同样是很容易失去朋友和亲人信任的。
而之所以认为与习惯性反驳的人相处是一场灾难,还在于多数人还不了解这是一种“病”态。如果可以从“医生”的角度和他们相处,或许,彼此之间就能够融洽得多了。
其实,面对习惯性反驳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沉默或冷漠。一方面大多数杠精就是故意“刷存在感”,你越是回应,他就越来劲;另一方面,没有了反驳的对象,“辩论”也就不存在了,“病”也就不会发作了。久而久之,“病”就好了。
另外,如何避免自己成为习惯性反驳的人呢?
首先,要克制住驳斥他人的欲望。人在江湖,必须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反驳,都能让人心服,也不是所有的反抗,都能换来喝彩——与其百般争辩,不如保持沉默。有时候,非恶意的反驳或许会带来恶意的报复。并且,需要更加清醒的是,绝不与小人争是非、与傻瓜论短长——即使赢了,也是输了。
其次,要刻意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倾听能力,不断提升共情力。当感到有冲突观点即将发生时,不要马上做出“反驳性”回应,故意停下来——“三思而后行”。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为什么不能先去理解别人呢?
行走于人世间,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立场,这本身并没有对错。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权利,要允许“个性”的存在——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只要每个人都能克制习惯性反驳的冲动,学会尊重他人,任何时候世界都是阳光明媚、充满美好的——灾难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