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今年来最强高温将来袭,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范围或将接近70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超40℃,局地将接近或突破6月极值。为何此次北方高温这么猛?如何防暑?一旦中暑该怎样处理?一文速览。
━━━━━
为何此次北方高温这么猛?
中央气象台6月8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6月8日至13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北部以及新疆、内蒙古西部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高温日数有3~5天;10日至13日为高温最强时段,河北南部、河南、山东、陕西关中平原、新疆北部和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2℃。
▲图/中国天气网
据北京市气象局网站消息,北京市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6月9日至12日,每日12时至16时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5℃~36℃,请注意防范。
▲图/@气象北京
“这场高温是北方今年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具有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翟羽分析称,高温最强时段在10日至13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高温范围或将接近70万平方公里,河北南部、河南、山东、陕西关中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超40℃,局地有突破6月历史极值的可能。
▲图/中国天气网
主要城市高温日历显示,8日至12日,省会级城市中,北京、太原、西安、石家庄、郑州、济南会有高温现身,其中石家庄、郑州、济南还会出现连续高温,郑州12日将冲击40℃。同时,河南新乡、焦作,山东聊城、滨州等地最高气温也可能达到或超过40℃,像焦作从9日起将出现连续4天冲上40℃,11日最高气温43℃有可能冲击当地6月最高气温纪录。
为何此次北方高温这么猛?翟羽表示,这次高温天气过程是大陆暖脊和干热气团共同导致的。华北、黄淮等地在大陆暖脊或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下,天气以晴热为主,光照足,同时又叠加了干热气团的影响,使得天气更炎热。
从常年来看,6月至7月是华北、黄淮等地最容易出现高温的时间段,这次过程并不算罕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局地还存在破纪录的可能。
━━━━━
高考端午期间遇高温,如何防暑?
此次高温过程正值高考和端午假日期间,小编提醒大家注意防范高温,小心中暑。
▲组图/央视新闻
━━━━━
一旦中暑该怎样处理?
▲图/健康成都官微
一般情况下,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病人经过现场救护可以恢复正常,所以遇到中暑不要过于慌张,先掌握一下急救方法。
一移: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帮助患者冷却体温。
三饮: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擦:因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五降:当体温高达40℃以上,中暑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面对热射病患者,救治要遵循3个原则:
1.快速、有效、持续降温。
2.迅速补液扩容。如果难以口服补充液体时,要静脉补液。
3.控制躁动和抽搐。同时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切记!千万不要给重度中暑的病人喝水。
因为病人在大量出汗的时候,汗液会带走很多盐分,造成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失衡,如果这时候你再给他喝大量的水,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使病情加重。
再介绍几种降温方法:
1.蒸发降温: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可以实现有效降温。
2.冰敷降温,冰袋物理降温,要注意防冻伤。
3.在医疗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使用体内降温、药物降温的方法。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新京报、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健康成都官微、北京市气象局网站等
编辑 艾峥 校对 卢茜
值班编辑 李加减
举报/反馈

新京报官微

158万获赞 48.3万粉丝
独家调查、深度报道,一起关注时代议题。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