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家潘真撰写的《汲古斋传奇》一书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6月10日在“2024收藏读书节”活动中首次亮相,并于6月16日在新藏宝楼与汲古斋第二十四届大型笔会上举行新书签名仪式。
《汲古斋传奇》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起了沪上老牌画廊汲古斋掌门人杨育新的人生旅程,讲述了杨育新与海派书画家结缘的一段段生动往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30年来艺术逐渐走进百姓生活的不凡历程。
1993年2月6日,上海豫园旁边福佑路上,一辆平板车把原本就逼仄的小马路堵得水泄不通,车上,是32人的锣鼓队,当地警署提前接到报备,专门加强警力以维持秩序。
原来,时任上海液化实业公司总经理的杨育新,租下福佑路上15平方米的门面,开出了一家名为“汲古斋”的画廊,这一天,是画廊的开张吉日。
时任上海豫园管理处主任的吴荣光先生回忆说,为了支持企业搞文化,他们决定将豫园的国宾接待区绮藻堂临时辟为汲古斋开张典礼的贵宾休息室。当时,市、区有关领导,上海各大报社总编以及百余位书画名家和文艺界明星共同见证了汲古斋的诞生。
当天中午在城隍庙绿波廊飨宴宾客,文艺界名人杨华生、陆春龄、朱文虎、童双春、李九松、李青、王汝刚、陈海燕、曹燕珍、杨学进等纷纷登台表演。
路人看不懂了,“腔势介浓,是啥单位啊?”知情人则笑杨育新:“侬店铺一塌刮子15平方米,酒水倒摆了15桌!”
汲古斋诞生之日还有奇事发生,当时是2月初,气温较低,来宾们普遍穿着大衣披风,谁知道中午时分,气温上升至25度左右,绿波廊及时打开窗户散热,嘉宾们只好穿衬衫应对。后来才知,这是上海气象史上135年未有的纪录,也算是为传奇画廊的诞生增添了一个“佐证”吧。
说起与汲古斋有缘的海派艺术大师,杨育新是一肚皮的故事。尤其是海派人物画大师刘旦宅先生,为人倔强,一般人很难同他打交道,而杨育新却找到了打开大师心门的钥匙。
画红楼梦人物系列的画家杨秋宝想请前辈泰斗刘旦宅为他的艺术馆题词,求好友杨育新帮忙,杨育新虽然应承,心里却没有把握。
因为圈内人都知道,刘老一直强调:“凡来求画者,不论是谁,按我制定的润格分文不少,不容讨价还价;但朋友,分文不取。”对于他人的作品,刘老一概采取“不看,不说,不题”的“三不政策”。
为了帮朋友,杨育新硬着头皮打电话给刘老,没想到刘老居然一口答应,还附加一句“秋宝的红楼人物画得蛮好,作为同道中人理应帮忙”。杨秋宝与刘老并不相识,刘老居然关注一个后辈同行!杨育新心头涌起一股暖意。
几天后,刘老就写好了题词,杨育新上门取字,问其润笔费,没想到刘老一挥手说:“免了免了!”在杨育新与刘老交往的数年中,这是绝无仅有的。
还有一次,杨育新与刘老就一个问题各抒己见,正在争论中,海派书法大师周慧珺先生来探望刘老。两人争论暂停,待个把小时周离去,两人接着辩论。这样的坦诚交流,使得他俩熟悉了彼此。
杨育新还珍藏着一张他与刘旦宅夫妇的合影。因为刘旦宅先生认为摄影会把人的灵魂摄走,所以轻易不与人合影,但对于杨育新,却给与了特别待遇。
杨育新说:“刘老不仅是正直而又倔强的有着梅花一般傲骨的老画家,更是充满侠义心肠的好老头。有人说刘老的艺术温婉可亲,我要说刘旦宅比他的艺术更和蔼可亲,关键是你是否找到能够打开他心灵的钥匙,那就是真诚。”
书法大家周慧珺先生很乐意与杨育新打交道,她眼中的杨育新并非纯粹的画廊老板,而是一位有文化的经营者。
1990年代初,煤气公司营业所一位爱好书画收藏的业务员,将周慧珺推荐给了营业所领导,由此,煤气公司营业所与上海中国画院有了接触。周慧珺题写过“上海煤气公司营业所”。
时任闸北区法院副院长的吕敏想在新办公室挂一幅古体的“法”字“灋”,这个古字含有执法需要公平如水的意思。杨育新帮他去请周慧珺先生写了“灋”字,还题写了这个字的意思“去不直,平如水”。那幅字一展其刚柔并济、流畅明快的书风。
海派画家车鹏飞把自己的一幅山水手卷精品交给汲古斋,杨育新去请海派艺术泰斗陈佩秋先生题了引首,卷尾则请周慧珺题。
他接到周慧珺的电话:“杨总,侬啥辰光来一趟,题好了。”杨育新当即赶去周府。一进门,却见周慧珺先生苦笑着:“我寻不到那个手卷了!”杨育新跟在她后面,到每个房间翻箱倒柜,连卧室也翻了,还是没找到。“这么好的长卷,陈老已经题了,我赔不起啊!”杨育新见状只好告辞,待她冷静下来再慢慢再。刚走到门外,只听身后传来“杨总,寻到了!”原来那个手卷被周慧珺放在书橱顶上,忘了。
2016年春,杨育新为女儿筹办婚事,上门请周慧珺写一幅“佳偶天生”。周先生虽然身体不适,但还是欣然答应。半个月后,照顾她的阿姐打电话给杨育新说写好了,还特地关照:“钞票一分不要带,我们喜酒不去吃了,但喜糖你要带来!”
杨育新兴冲冲赶到周家,只听周姐姐问:“慧珺,你看看谁来了?”周慧珺抬眼看了看,神色漠然,竟已不认得人了!
杨育新送上一箱大白兔喜糖,拿了那幅字,黯然离去。
戴敦邦是著名国画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以古典人物画和连环画享誉中国画坛,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戴敦邦12岁就开始卖画,卖了一辈子的画,但卖字,却是晚至耄耋之年,始于汲古斋。
上海市收藏协会举办30周年纪念会,有个议程是全国34家收藏协会签约、发布《上海宣言》。宣言引首需要请某名家题写,杨育新揽下了任务,某名家在电话那头答应出差回来就写。不料几天后,杨育新再次致电过去,某名家却食言不愿写了。杨育新急了,理论了几句,却听到名家太太反问:“侬晓得他现在润格多少钱?”
情急之下,杨育新只好去找戴敦邦先生。到了戴府,递上文本,戴老展纸调墨之际,露出一丝狡黠的笑,“你是叫我救急啊?”
眼看就要开会派大用场了,戴老可真是救急了!“我这一生,每到要紧关头,总有贵人出场。”杨育新说。
戴老对杨育新说:“你高峰的时候,赚钞票的时候,来捧场的都是一般朋友,我就不来了;你低谷的时候,为老百姓做事的时候,我反而来得多,来帮你忙。”
2021年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戴敦邦艺术研究中心,戴老捐出数百幅作品回馈社会,其中包括他的精品《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
杨育新情不自禁发了一条朋友圈:“戴老对水浒人物理解深刻,水浒英雄人物谱第一百零九将——“纸上行者”戴敦邦!”
没想到,戴家人发来戴老的“回封”:“杨总,侬是第一百一十将!”
其实,急公好义的水浒精神,戴杨二人身上都具备,难怪如此惺惺相惜。
2023年元宵节,汲古斋大型笔会办到第23届,又适逢杨育新做七十大寿。86岁高龄的戴老由于新冠肺炎刚刚转阴,才从医院回家休养,就决定“不去轧闹猛了”。但他表示,汲古斋元宵笔会我一定要帮忙,去不了现场,我也要帮他画两张画。
戴老的两个儿子提前一天,把父亲两幅新作送到汲古斋笔会的布展现场,还表示明天将“替父出征”,参加笔会。
没想到,第二天笔会临近尾声时,戴老却偕家人一起赶到现场,握着杨育新的手说:“今天是你杨老板生日,我要舍命陪君子!”
如今,杨育新即将以6月16日《汲古斋传奇》一书的签名活动暨最后一次大型笔会来告别老朋友们。他说,汲古斋的31年,见证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无到有的一个全周期,艺术也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我没有辜负海派艺术大师唐云先生的嘱托,完成了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