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热播剧《庆余年第二季》迎来央视收官,该剧改编自阅文集团旗下起点读书作家猫腻的封神之作《庆余年》。该剧播出期间,腾讯视频热度值超过34000,创历史最高纪录。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突破2.6627%,居同时段全频道电视收视率第一,云合数据“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高达53.6% ,远超同期其他剧集。
剧集热播也带动了《庆余年》IP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原著发源地“起点读书”DAU创年度新高,原著小说阅读量环比增长38倍,官方衍生品销售火爆,正版授权卡牌销量领跑影视剧赛道,备受期待的衍生短剧也将播出。
《庆余年》IP不同模块的共同繁荣并非偶然,背后既有文化产业工业化的日益成熟作为支撑,也离不开IP开发层面的模式和组织创新。
书剧联动,打造生态增长新标杆
《庆余年》2007年开始在起点连载,2009年完结,多年以来,一直是书粉心中男频IP的巅峰之作。《庆余年第一季》2019年一经播出便以黑马之姿打破“男频IP影视改编无爆款”的魔咒,实现口碑热度双丰收。
时隔五年,《庆余年第二季》携原班人马再度霸屏。连续两次的成功,也是IP系列化开发战略的落地。《庆余年第二季》出品人、阅文集团CEO兼总裁侯晓楠曾透露,考虑到《庆余年》是一部接近400万字的作品,想要完整呈现小说的精彩,系列化开发是最好的方式。
但是,系列化开发需要攻克诸多难题,比如主创团队和制作水准的连续性,剧集内核的一致性等等。原班人马打造的《庆余年第二季》不仅延续了第一季的制作水准,也论证了在尊重原著内核的基础下,通过分季化的创作方式可以有效地拆解数百万字的原著小说,保持故事内核的一致性。
剧集大获成功之余,产业链条的其他环节也收获了显著增长。剧播期间,起点读书APP的DAU达到年度新高,平台内《庆余年》专区获得亿级流量,原著小说阅读量环比增长38倍。
剧集热播带动原著阅读提升很常见,但在移动互联网整体增长疲软的环境下,能通过单一事件带动原著平台整体生态增长,并非易事。
从书剧联动的层面来看,《庆余年第二季》展现出优秀的跨平台协同。剧集播出前,起点读书就上线《庆余年》专区,推出猫腻三部曲限时免费阅读、影视剧情抢先看等活动。此外,起点读书还联动腾讯视频发起角色投票,票选第一名可获得猫腻监制的独家角色故事。“叶轻眉”拔得头筹后,猫腻监制的《叶轻眉日记》在剧播期间于起点读书同步更新,填补了剧中的故事留白。
多端衍生,释放IP价值新势能
除了书剧,成功IP的价值势能必然能释放到文化产业其他领域,甚至异业影响消费行业。纵观全球IP产业发展,影响力跨越时空的IP,既能在内容层面引领文化潮流,也能在商品化维度引领消费浪潮。
阅文好物联合腾讯视频、Hitcard出品的正版卡牌,开播前订货销量就突破2000万。据业内人士透露,《庆余年第二季》卡牌销量也是目前国内影视剧正版授权卡牌销量历史第一。这套卡牌的热销,也带动了卡牌行业对影视剧卡牌这一品类的关注,一位卡牌销售渠道商表示:这套卡牌配置高端,工艺也精湛,赶上了剧集热播期,动销非常好。阅文好物还为《庆余年第二季》开发了盲盒和软周边,剧集播出当晚,庆余年周边产品搜索激增700%。
除了官方推出的衍生内容和产品,《庆余年第二季》的授权衍生也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剧播期间,星辉游戏开发的小程序游戏同步上线,提供看剧之余的轻松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作央视主持人版《庆余年》多人有声剧,由近二十位总台主持人和演播艺术家、著名配音演员联袂呈现。此外,《庆余年》IP还授权合作了郎酒、伊利优酸乳等约20个品牌,涵盖文具玩具及周边、3C数码、虚拟产品、线下实体娱乐、饮品、酒等品类。
授权繁荣标志着一个IP在商业层面实现破圈,《庆余年》IP的商业破圈离不开“多端协同,一体开发”的组织创新。
从行业过往来看,不乏剧集火了,其他开发形式没有跟上,导致IP错过时机无法扩大影响力的情形。此次《庆余年》IP的开发,解决了IP开发各环节协调难的问题。据侯晓楠透露,在阅文内部,《庆余年第二季》不仅是一个影视项目,更是一个公司级项目。阅文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S级的“大庆项目”,横跨多个部门,希望通过《庆余年》探索一种书影游衍生联动的IP开发新模式,集中火力推动IP破圈。《庆余年》季播化的成功也为《大奉打更人》《赘婿第二季》等IP的系列化开发打了个样本。
《庆余年》的IP系列化开发思路,给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探索方向和范本。以网文为原点,以爆款剧集为引爆点,整体布局IP全产业链,在有声、动漫、游戏、衍生品等维度多重放大,最大化IP整体价值。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组织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横向和纵向的协同水平,兼顾IP开发的精品主义和效率主义。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057万获赞 157.8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