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近乎一片黑,视线模糊,只有远处的路灯透出昏黄的光。欢快的音乐从排椅下的粉色小型音响里传出,套在树干上的一盏白炽灯猛地被点亮,斜前方的单杠成了焦点。闲杂人等统统退后,黄色警示带在各个角落的树上缠绕两圈,防止孩子意外闯入受伤。

临近晚上8点,武汉市汉口江滩公园内,这对占地不过几平方米的单杠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展示台。30岁至70岁不等的“选手”们轮番上场,玩转单杠。悬挂卷腹、屈伸上,年轻一些的,甚至能轻松拿下“大回环”,花样繁多。

单杠前聚集了十几号人,基本是男性,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日常的饭后娱乐。其中一人介绍,人更多的时候,“能有二三十个”。

晚上8时许,汉口江滩公园的单杠前聚集了一批爱好者。 图/九派新闻彭茸雯

2016年,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制定实施老年人群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加强科学指导,促进老年人群积极参与全民健身。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部分老人在公园锻炼的过程中,沉迷于硬核锻炼,如踹树、吊脖倒立、在单杠上玩转“大回环”等。近日,重庆垫江县澄溪镇一名五旬男子使用健身器材“吊脖”锻炼时意外身亡。

姚京辉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他专注骨科治疗与研究多年。针对这类现象,他告诉九派新闻,对于一些老人略显“野蛮”的健身方法,不仅无益于健康,反而有可能加重对身体的伤害。

【1】老年健身达人:大多60岁以上,一身腱子肉

50多岁的陈永(化名)上场了。

他轻轻一跳,双手抓住杠杆,身体开始轻微荡摆,来回几次后,摆动幅度越来越大,到最高处时,他几乎与地面垂直。

站在一旁的其他“选手”激动地为他叫好,鼓励他将身子完全翻过去,完成一个“大回环”。可惜没成功,他下了杠,决定休息一会,再试一次。

陈永的身体几乎与地面垂直。 图/九派新闻 彭茸雯

陈永身高1.7m左右,留着寸头,双眼炯炯有神,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上10岁,锻炼时光着膀子,一身腱子肉很是明显。

他从约半年前开始接触单杠,公园离家近,平时下班回家吃完晚饭,他就走到这玩一玩。公园里设有这类设施的地方不少,但这里更亮堂,也更热闹。有人嫌暗,自带头灯,有人捎上了音响,排椅旁还躺着不知谁带来的两个健腹轮和一对俯卧撑架。

几乎每个人都戴着手套,这是为了减少手部与单杠的摩擦,保护手部皮肤。此外,安全起见,大家还会准备保护带,一端套在杆上,一端套在手腕上,保证做动作时手不会从单杠上脱落。

汉阳江滩公园的锻炼时间要更早些,天还没完全黑,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十来号人,他们的年纪大多在60岁以上。红色警戒线内,他们在单杠上支撑、荡摆、腹部绕杠。周边渐渐聚集起一些围观的群众,路过的阿姨看到,为他们叫好。

胡爷爷是公园里小有名气的运动健儿,一起锻炼的众人对他的“江湖地位”表示认同,“他是我们这健身第一梯队的,不是最厉害的,但也是最厉害的那几个里面的。”胡爷爷的绝活是单杠翻转,蜷缩着身体,单靠双手力量,就可以围着单杠转圈,每次至少可以转五六个圈,远远看上去,像一股黑色的风火轮。

陈永没那么好的身手,一晚上下来,他尝试了好几次,旁边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身手矫健,他教陈永方法,指导他的姿势,并给他示范,“他怕。”年轻人说。一把又一把,陈永努力接近临界点,却始终没能成功拿下“大回环”。

“不算什么”,被路人夸奖厉害时,在场的人摇摇头。他们说,有比自己年龄大、却更厉害的“大神”,花样更多,只是不常出现。

至于自己要练到哪个程度,他们没有目标,也不打算超越谁,“身体舒服就可以了。”

【2】骨科专家:“野蛮”健身不可取

铁头功、一阳指、铁砂掌,这些在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可能在凌晨的公园就能见到。

天空刚翻起鱼肚白,在公园的健身器材区,总能看到几个大爷,聚在一起,切磋武艺。

大爷的健身方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用背猛捶打树干是基本功,锻炼多年的大爷直接上“头”——用头部正上方猛捶健身器材的铁杆,有觉得不够劲的,直接拿铁锤敲头。还有人练习手劲,仅用几根手指,树干就能被戳出洞。或是直接把双脚绑在单杠上,挺直身体,整个人在空中抡圈。

偶尔路过几个年轻人,看到这番场景总免不了驻足,撑着腰匪夷所思地打量着,瞠目结舌。反倒是一旁锻炼的老人,不以为意。

在短视频平台,能搜到许多这样的视频合集,网友戏称为“诸神的黄昏”,并在视频下方写出温馨提示:年轻人请勿模仿。

老年人“硬核”健身视频。 图/网络视频截图

这样的锻炼,老人们自己怎么看?在汉阳江滩公园健身15年的胡爷爷睁大眼睛,左手笔直竖起一个大拇指,左臂的肱二头肌跟着鼓了起来,“这种人多半都是有气功在身上的,你可不要小瞧他们。”

上午9点,胡爷爷在汉阳江滩公园锻炼。 图/九派新闻 杨臻

在陈永看来,人不同,某个身体部位的功能强弱也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更擅长和适合的运动,“如果身体不能适应,就不要去模仿。”

健身5年的蓝爷爷则认为,这种健身更多是在博眼球,“这个没必要,过激了,有时候网上的东西只能看一看,不能跟他学。”

就在今年5月,据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重庆一57岁男子在锻炼时发生意外离世。报道称,该男子在小区健身器材上锻炼时,把绳索系在脖子上,不慎被绳索吊住发生意外离世。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个器材“本来应该是手吊在绳索上进行锻炼,但他是把绳索系在脖子上进行锻炼。”

姚京辉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他专注骨科治疗与研究,从医已二十年。他告诉九派新闻,这类视频他早有关注,对于一些老人略显“野蛮”的健身方法,他指出其或许并不能健身,反而可能加重身体伤害。

以颈椎锻炼为例,对于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医生指导的轻柔悬吊牵引确实有一定缓解效果。但盲目地通过“颈椎悬吊”这类暴力牵引方式锻炼颈椎,不仅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可能导致颈椎的损伤,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甚至颈椎滑脱、气管卡压等严重问题。

同样,使劲摇晃腰部锻炼腰椎,或是粗暴锻炼肩膀,都有可能加重伤害。而通过撞墙、撞头锻炼身体更不可取,极易造成软组织损伤、骨折等严重后果,对脑部的冲击还可能引发脑震荡等严重后果。

【3】社会学专家:不应当一味地予以指责

老人们热衷于锻炼的目的,除了养生,还有社交。

公园小小一隅,刚甩完几个绝招的大爷们休息时凑在一块,就当下的国际局势激动地发表观点,印度、以色列、战争,是他们这段时间讨论的重点话题。

胡爷爷自己开了一间书店,时间比较自由的他,年轻时就爱到公园锻炼。有两个小孩的他,感觉儿女成人后,陪伴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别说陪我了,他们连自己锻炼的时间都没有。”今年他的儿子获得了硕博连读的机会,但又在考虑出国深造,他一边替儿子感到骄傲,一边又觉得自己还是得把身体养好,“免得拖人家后腿。”

蓝爷爷在退休后加入锻炼大军,今年65岁的他,依然身姿挺拔,看上去只有50多岁。他坦言,刚退休时,他有些不适应,“人一下子没事做了,不知道干嘛。”后来,在公园健身时,他逐渐接触到了这一群老伙伴,便加入他们。

据他介绍,他们还特意拉了一个微信群,平时爱在这片健身的人都在群里,“365天,只要不下雨,我们早晚都会来健身,冬天也来。”群里多半都是老人,男性居多,有住在附近的,也有晚上坐地铁特意赶过来的。

蓝爷爷介绍,汉口、汉阳和武昌的江滩公园都有长期健身的老年人,但每个圈子的人群较为固定,大家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其中汉口江滩的“牛人”最多,甚至有年轻人也跟着一起玩。

晚8点,汉阳江滩公园聚集了许多健身爱好者,多数60岁以上。 图/九派新闻杨臻

无论如何,让他高兴的是,健身后,他接触到越来越多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同龄人。现在,他一天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早起健身,然后打牌,再约着一起吃饭,下午继续打牌,晚上做饭健身,再回家睡觉。”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肖琳长期关注老年人群体,在她看来,进入老年阶段以后,身体不可避免地进入衰退期,身体能力逐渐下降,健康逐渐丧失,这是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一种事实,也是他们惧怕的一种事实。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对个人身体和健康的关注。他们希望通过体育锻炼,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不仅能延缓身体的消极变化,也能尽量避免身体能力衰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此外,通过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老年人可以建立与社会的联结,一方面可以消磨时间,让生活变得有意思;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锻炼的过程中,结交一些朋友,展开社会交往,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另外,体育锻炼也是老年人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电子科技大学心理教育中心首席教授李媛向九派新闻介绍,这类现象的凸显可能与老年人群体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大有关,“可能以前也存在这类问题,只是现在随着群体变大,问题更加显现。”

另外,现在老年人已逐渐从家庭的劳动过程中解放出来,过去他们可能还会帮忙带看孙辈,但现在这种情况也在逐渐变少,所以老年群体沉迷健身的行为开始凸显。

李媛认为,老年人的孤独感,以及弥漫在群体间的竞争是普遍存在的。她指出,现在的家庭结构,多数适婚适孕家庭的子女是独生,其正处在打拼事业的年纪,陪伴长辈的时间并不充裕,所以老年人从下一辈身上获得的情绪价值并不太多。

肖琳告诉九派新闻,一些老年人会参加强度大、难度高的体育活动,可能基于以下两种心理:一是自我展示,以此获取更多的注意力和关注度,甚至是他人的肯定评价;二是自我证明,证明自己即便到了老年阶段,仍然拥有较强的身体能力和学习能力。

肖琳称,身体和健康的意义,以及体育锻炼的功能,提醒大家需要正式老年人的需求。一是要了解并理解老年人的心理,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及为什么有些老年人热衷于硬核锻炼。这一点,可能是当前社会认知层面还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后者,也不应当一味地予以指责。

二是要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或者以组织化的方式,组织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这可以依靠社区组织完成,也可以依靠自发形成的老年人组织实现,老年人组织内部可以制定一些基本规则,这样有助于规避锻炼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是需要家人的提醒、引导和指导。多数老年人仍是以个体式的方式参加体育锻炼,社区组织、老年人组织的管理范围是有边界的,所以家庭的角色和功能就很重要。首先还是要尊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理解老年人的心理。而老年人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有限,个人的辨别能力也相对更弱,在如何展开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上,可能缺乏相关知识,因此需要家人对老年父母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指导。

傍晚8点,微风怡人,汉阳江滩公园散步锻炼得人头攒动。几位技艺高超的大爷在单杠上变换着花式,引得旁人拿手机摄影记录。

围观人群中,一位大爷也有点按捺不住,轮番抬起腿朝身边的树踢过去,刚没蹬几脚,忙被一旁的阿姨制止,“你莫把树踹死哒。”大爷有点不好意思,但又紧接着踢了一脚,阿姨提高了一点音量,“你这不是健身,是破坏公物。”

九派新闻记者 杨臻 彭茸雯

编辑 武菲菲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举报/反馈

九派新闻

3.4亿获赞 399.9万粉丝
只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九派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