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画种都有其特殊的规定与优势。工笔画状物性、叙事性强,古人所言的“披图可鉴”与“格物”精神,以工笔画表达最为得力。从神话传说到宫廷贵族再到普通生活等诸多题材,工笔画与社会生活的结合随时代发展而日趋紧密。及至当代,随着题材的扩展、技法的丰富,工笔画便于再现、能够深入刻画的画种优势越发显现。现实在场,是20世纪中国画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对现实的关注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演进的主线。
王海滨、王瑛 黑衣人 绢本重彩 51×35厘米 2006
新千年伊始,王海滨把目光投向农民工题材。彼时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在他们身上折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经历的巨大变化,因此该题材便自带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充盈的文化内涵。王海滨认识到农民工作为创作题材所含蕴的鲜活性与广阔空间,他于此投入深情,成为较早关注这一社会群体的艺术家之一。在笔者看来,题材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定性,特定题材与相应的材料、技法,共同成就了视觉样态和图式特征的辨识度。选择和确立题材是在寻找一种契合自我表达方式的载体,把形式与内容作整体的考量,才能生发出可观的艺术性与社会价值。
王海滨 帕米尔1 绢本重彩 80×60厘米 2014
作为关注现实生活、具有人文情怀和本体观照的艺术家,王海滨以平视的视角、温暖的笔触书写农民工兄弟,认真记录他们的悲伤和喜悦。他深知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经典形式,具有完整、严格的作画程序和技法要求,需要画家的细致观察和扎实功力。在创作心得中他写道:“画《馒头》时,买了一些山竹放画室吃,山竹紫颜色的果实绿颜色的柄,说不上好看也说不上不好看。放了几天,紫色的果实有了赭黄色的斑点,绿色的柄也有了赭黄色的斑点。通过赭色使果与柄的两色协调了起来。我把这套颜色用在了画面前部人物的衣服中,效果很好。”从中可见画家洞察幽微,同时又能提炼转化。他不但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性特征的题材,还着力于在语言形式层面确立风格,尤其钟情于中国明清时期的肖像和欧洲中世纪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在那里,中国艺术的平面性与西方艺术的体面结构的结合,尼德兰绘画与中国工笔画的融通成为可能。同时,他体味到了其中静穆、丰富、深沉的气息,他把这种精神特质有机地融入画面。
王海滨 馒头 绢本重彩 276×196厘米 2009
王海滨近些年创作的大尺幅工笔画,多是沿着现实主义主线展开,同时他力求从新的视角切入,跳出同类题材绘画的既定范式,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着力表现出对象特有的性格特征和内在表情。如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馒头》,采用逆光手法,在较灰蒙甚至有点沉闷的色调下仍可看出一丝光亮,似乎预示了人物内心的某种期待。作品《桑葚》(与王瑛合作)中,两个捡拾桑葚的婆婆与厚实的墙皮之间(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处理颇为用心,很好地诠释了近现代中国画用光的意旨。再如参加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塔吉克祝福》则省去背景和部分细节,将人物置于一种“留白”空间,在粉红色调中突出整体的喜悦气氛。看得出画家在手法上并非精雕细琢,而是寻求工整中的书写感和意象性,在语言本体层面进行观照,从中可一窥明人肖像和尼德兰美术的双重影响。在关于《明人肖像》的一段论述中画家写道:“面部刻画以固有的凹凸关系为着眼点,并不受外界光源的影响和明暗变化因素干扰,营造一种平光的效果。人物的眼部以高光点缀,类通西洋画法而能传神达意。很好地体现了传统的人文情怀而又有到位的结构,既有体积感又不失中国画的平面性,既有一定的造型规律又不概念化——这种造型方法,可以说就是立足本土又吸收外来艺术的典型例子。”王海滨从明人肖像中看到了既蕴藉含蓄又庄重大气的美感,其作品弱化光源、保留结构、形象生动而不失中国画传统用笔,将情与物、意与笔、主体与客体等因素融为一体。
王海滨、王瑛 桑葚 绢本重彩 110×160厘米 2011
王海滨 塔吉克祝福 绢本设色 199×193厘米 2019
王海滨近期的“小菲”系列在纯化艺术形式的过程中日益走向简约,与“民工”系列作品多勾画、尚渲染形成了有趣的对照,这恰是画家由繁入简、由工而写的必然路径,也是他观照本体语言的深化。此时的“小菲”不再是具体的真实的某个人,而是以“小菲”之名对某种理想化、类型化人物的抒写,是画家心中简淡静美的审美境界的含蓄表达。王海滨深谙通过外在形色表现内视之相、从摹写现实进入营构意境的理路,其画面之所以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感,不仅归因于形、线、色的简净质感,更多的是祛除刻画迹象所焕发的单纯鲜活的书写意态与个人风格,从而使自身的观念表达更为明确。换言之,在关注宏大主题叙事、关注自身生命情态的同时完成了从具象到意象、从大众到小众的位移,而其中对单元性语言(如对形、线、色的微妙处理)的有意彰显则生出了观念性与纯粹感。同时,画家通过克制、隐秘的语调表达了生命的超然与内省。这批新作以唐宋工笔画传统画法表现当代旨趣,用极其简略的线条概括、勾画人物造型,渲染色彩则在近乎平涂中偶有立体空间的微妙处理,以画家特有的修为与敏感营构高蹈格调与当代意境。用层层厚积、层层深厚的笔法墨法增加了肌理感与厚重感,薄中见厚,松动而自由,改变了先前相对单一的分染、罩染、统染的常用技法。这些处理方法旨在消解技法与精神性因素可能存在的某种抵牾,突出了创作主体的精神性特征,并力图从形象的简约化处理中获取学术层面的守正创新。
王海滨 小菲1 绢本重彩 53×51厘米 2020
“技近乎道”是艺术家的终极追求。王海滨的新作已然融入了形而上的思考,他对艺术本体的观照也从简约化处理手法中得以凸显,此乃艺术家面对繁复艺术语境、超越惯常表达、疏离工笔画窠臼的不二法门。画面留出的空白及对简约造型的考索都彰显了传统美学中对“无”和“虚”的关注,以“无”凸显“有”,由此对“有”之表达越发讲究,从而实现对“有”、对本体语言的最大关注,在寻求突破工笔画表达边界的另一种可能的同时,达到冲和淡泊、静美虚灵的审美境界。传统中国画将简而不空、简而充盈作为重要的美学追求与精神要义自有其道理,从梁楷、法常到倪瓒、八大山人直至近现代的林风眠、常玉等人,无不是形式简约与内涵充盈同在的典范。简约,省去了不少繁缛细节,同时增加了审美空间、强化了图像特征。
王海滨 达瓦 绢本重彩 65×54厘米 2018
中国人物画家平常大多重视对人物形象和视觉图像的积累,而工笔画家则多在临摹过程中寻觅传统精妙。王海滨于此颇为用心,从其早期临摹作品中可一窥画家从经典起步、探察幽微的功底。人物速写被视为看家本领,王海滨的人物速写要言不烦、笔笔讲究,在张弛有度的书写中把造型与气韵、形式与意味巧妙结合。窃以为,有了临摹经典和速写人物这两个基础性支撑,其工笔人物画才能在简约中不失内涵。遥想宋代李公麟把白描作为一种呈现给观众审视的惯常形态之时带给人们的惊奇——在《五马图》中,龙眠居士用单一的线条便能表现出物象的体积,饱满丰盈,有体积厚度又剔透空灵,皆是掌握了线条与造型之关系,人物神韵才能在穿插有序的寥寥数笔中得以显现,由此而知,中国工笔画家表现对象的独特方式。王海滨深谙中国工笔画这一方式及其在当代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他在古今中西的交汇点上确立自我创作的方向:简化繁缛细节与技法,在精神性和风格化方面着力,格物致知,以道观物。从其近期作品的演进路线可看出,这是一条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经之路。
王海滨 塔吉克系列2 绢本重彩 50×40厘米 2019
工笔画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万法咸备,出新是一个问题。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如何凸显语言本体的美学价值,如何保留和发挥工笔画自身特质与优势的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僵化与匠气,如何在众家面目外确立自家样,是王海滨一直思考的问题。画家立足中国文化本位,竭力汲取其他艺术元素,以幽微之心切入对象,以敏锐洞察为底蕴,兼融古典情结与探索精神,在惯常与易变、通则与别趣之间寻求平衡。他最近的小幅作品运用“曹衣出水”般的线条,希望在传统艺术文脉上延展线索并由此达到一个高度。纵览王海滨十几年的创作历程,如果说其早期作品倾向于表现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人和场景,手法相对细腻、平实,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样式和图式语言越发考究,他知道对意象造型的把握乃问题的关枢,而造型美感与线条质量则是重中之重。
王海滨 小菲5 绢本重彩 63×51厘米 2022
作为经典样式,工笔画有不易脱化出新的局限,它不像水墨那样能在丰富变化中获得更多可能性,而工笔画的这种自身规定,似乎在“表现”层面少了一个维度,因此从古典进入当代语境便存在某种悖论——当代语境中如何以通用(甚至是大众)语言形式实现个人化诉说?窃以为,问题的关键是选取传统语汇并作出对应性调整,王海滨从简约形式中窥见与当代艺术语境打通的可能,他一直思考如何在中国文化传统的主线上建构形式。进入当代语境是很多工笔画家常忽视或没有想到的问题。王海滨采取简化人物造型的方式,以此凸显造型的意味和画面图式感。若将其作品放在整个工笔画界进行考察,则能认识到此种选择所具有的挑战性:因为它既不是以超现实手法嫁接组合,也非用柔美朦胧路线发挥工笔画表达极致,他的方式平和含蓄,润物无声。如离开这个现实文化情境,我们就无从探察艺术家个性化创作的学术意义,也不能了解他回应时代课题的积极努力。
王海滨 小菲14 纸本水墨 73×52厘米 2023
王海滨近作带有的某种“观念”元素与对本体语言的探索,但并未影响他创作的主题性。在此,他力图兼而有之,既赓续现实生活的题材选定,又寻求形式语言的本体观照。他有时借助照片再创作或从现场写生中提炼升华,但又疏离了照片的局限和某种写生感,显然,精神性驱使画家寻找更个性化、理性化的表达:运用稳定而别致的构图,简洁的人物造型与留白式的背景处理,赋予人物鲜明的样式特征,强化场景的仪式感和整体感。
王海滨 小菲16 纸本水墨 200×70厘米 2023
王海滨近几年的创作思路、轨迹和手法越来越清晰明确,我们亦能看到其中的某些变化:越发浅淡、轻松而不失厚度,在单纯简约中反拨某种技法样式的潮流化,在简化过程中实现突围与开拓,在留白之“无”之“虚空”中寻求大有之境,在辩证哲思中确立自我。尽管王海滨作品中仍然隐含着些许的叙事性,但画家还是尽力消解叙事性可能带来的对语言本体的遮蔽,因此他在含蓄考究的造型与色调中寻求解决方案,通过疏离惯常手法达到对现实对象的陌生化表达并深入本体探索与建构,以此让可能遮蔽思想的技法回到表达的原点:简约中讲究深蕴,摒弃更多修辞,在本体语言观照中凸显思想的力量。
(文/韩立朝,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来源:美术观察)
画家简介
王海滨,1976年生于河北任丘,艺术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
作品参加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五、七、八届全国工笔画展并获银奖、优秀奖,第三、四、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优秀奖(最高奖),第三、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等国家级展览逾百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学术机构收藏。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等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多项国家级美术创作工程。
学术主张为立足中华文化,把握近现代以来中西融汇的艺术脉络,深汲工笔画优秀传统并执着于现代探索,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