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镜子前从头到脚观察自己,不少人可能会发现:头顶的毛发越来越少,四肢的体毛却非常茂密。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超2.5亿国人正在被脱发困扰;与此同时,国内非整形手术项目中,脱毛已跃居前三。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为什么人类的毛发不能好好长,为你支招远离毛发焦虑。
当代人陷入双重毛发焦虑
国家卫健委最新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近年来直线上升。
超2.5亿的脱发人群中,35岁以下脱发人群占比63.1%,相比上一代,这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整整20年。
假发、发片、生发笔、增发液、防脱发梳子等产品卖得红红火火,国内植发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另一方面,脱毛市场也呈现增长。
北京回龙观医院情感障碍病房主任王宁认为,人们特别关注毛发问题,很大原因是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心健康。
心理角度
早秃、体毛过重可能影响工作、婚恋机会,有时甚至会导致形象尴尬、性吸引力下降等。
这种社会评价和社交障碍可导致过度自卑,以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身体健康角度
脱发、体毛过重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汗液分泌异常、皮肤病等问题。
为什么体毛重还脱发?
明明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体毛重,头发却很少?这和人体一种激素有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毛发移植中心主任蒋文杰介绍,在所有脱发类型中,最常见的是雄激素性脱发,也称“脂溢性脱发”,约占85%。
如果体内睾酮分泌过多,会被5-α还原酶转化为双氢睾酮,这种产物能让毛囊微小化,毛发自然就变细软了。
不幸的是,5-α还原酶大多位于前额、头顶等处的毛囊根部,也就是说,它无形中使这些区域成为了雄激素的“靶子”。
但研究显示,双氢睾酮不止一副面孔。
尽管在头皮浓度高时它能让头发日渐稀疏,但在胡子、腿毛、腋毛等部位当它含量高时,反而会让毛发变得旺盛。
人类的每一处毛发都有意义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毛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体温调节、新陈代谢、体液输出等。
但长长的毛发也会给劳动和捕猎带来不便,因此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用石镰、石片“脱毛”。
//
慢慢地,人类体毛越来越少,如今剩下的每一处毛发都有存在意义:
腋毛、阴毛可以起到遮挡、防菌、保护私处皮肤、减少摩擦的作用;头发能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等。
此外,毛发还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宝库,可以确定血型及遗传基因(DNA),或通过测定微量元素判断疾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说,大部分情况下,体毛过重与疾病等无关,无论汗毛少还是汗毛重,都是由遗传基因和后天性激素发育导致的,属于正常的差异现象。
比如,女性有细微胡须、脸部汗毛明显、两鬓毛发浓重,同时四肢毛发粗黑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医学干预。
怎样应对毛发焦虑
应对焦虑,不但要学会怎么养护毛发,还需要有健康的审美观。
及时察觉发量变化
“我们每天都会掉头发,只要每天不超过100根,就不需要担心。”
杨淑霞说,某些脱发问题不易被察觉,建议在发现某个区域发量减少、整体发量明显减少、发际线后退时,尽早去医院检查,只要找到主因,即可对症治疗,实在无法治疗的,还可选择植发。
若是发现头发长期渐进性脱落,且发丝越来越细,很可能是脂溢性脱发,一定尽早治疗。
脱毛要选择正规机构
相比脱发困扰,脱毛更像是爱美人士的自选动作。杨淑霞说,激光脱毛是时下主流的一种脱毛方式,效果因人而异。
鉴于体毛生长有周期,一般需要连续进行3~5次才能达到永久脱毛的效果。建议确实希望做激光脱毛的人,一定选择正规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
不要寄希望于偏方
无论生发或脱毛,在杨淑霞看来,都不可寄希望于各种偏方或市场上宣传太夸张的商品。
比如,吃黑芝麻、用生发洗发水等,最多只能起到“安慰剂”效果;脱毛贴纸主要通过撕拉揉搓等方式把汗毛从中间截断,如此反复操作容易造成皮肤损伤。
别过度追求毛发完美
王宁认为,摆脱焦虑的根本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要执着于“毛发完美”,跟自己过不去。
过度追求头发浓密或追求全身皮肤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光滑白皙,不仅不现实,也“辜负”了身体为保护你而生的毛发。
科学养护毛发
1. 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铁元素的食物,比如杂粮、瘦肉、鸡蛋、奶制品、豆类等,有助头发生长。
2.不要盲目节食减肥,以防缺铁和贫血加重脱发。
3.坚持运动有助减压,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减少熬夜。
4.试试早晚梳头、做头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5.科学清洁皮肤,尤其在天热时,更要保持干爽洁净。▲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举报/反馈

环球时报

1.6亿获赞 832万粉丝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