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辛苦了!向科学家们致敬!”5月28日上午,在位于青岛蓝谷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伴随着现场学生和工作人员的欢呼声,“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缓缓靠泊母港。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中国大洋83航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深海一号”船靠泊青岛母港)
中国大洋83航次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总体组织与指导,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组织实施,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9家科研高校和技术保障单位共同完成。该航次共载有81名科考队员和船员,于去年12月17日自青岛起航,先后在印度洋、南大西洋和北大西洋开展调查作业,历时164天,总航程约5.7万公里。
“北大西洋在传统意义是欧美科考的‘后花园’,我们过去很少有机会去到这里。中国大洋83航次将我国载人深潜调查由‘两洋一海’(编者注: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拓展到大西洋,实现了中国大洋工作布局的新拓展。”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大洋83航次临时党支部书记许学伟介绍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布放现场)
本航次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也是“蛟龙”号与其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首次在大西洋开展深海调查研究。据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技术部副主任、高级潜航员,中国大洋83航次深潜作业负责人唐嘉陵介绍,本航次“蛟龙”号共开展载人深潜作业46次,累计带领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70余人次进入深海开展科考。期间,“蛟龙”号保障团队克服调查任务重、区域跨度大、作业时间紧、海上条件复杂等困难,创造了单航次下潜次数最多和3次“九天九潜”的新记录,验证了“蛟龙”号在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的精准作业能力以及团队的专业保障能力。
(2024年4月9日,中国大洋83航次第二航段全体参航船队员合影)
本航次科考的重点区域,是大西洋中脊。据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研究员、中国大洋83航次首席科学家孙永福介绍,洋中脊是地质构造过程、生命过程、水动力过程剧烈作用的区域,孕育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丰富资源,深刻塑造了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当前深海生物多样性与联通性调查的重点研究区域。本航次通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搜索、定位和证实多处大西洋中脊活动热液区,完成了南、北大西洋15个热液区下潜,获取了热液喷口区域温度、甲烷和氢气等第一手环境数据,采集到盲虾、贻贝、蠕虫等宝贵的深海热液生物样品以及硫化物、玄武岩、沉积物等深海地质样品。
( 2014年1月31日,中国载人深潜大西洋首潜合影)
“中国大洋83航次获取的数据资料和样品,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大西洋中脊这一深海生境的特殊性,更深入地研究洋中脊热液生物多样性特征及连通性规律,更好地关心、认识和保护深海,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孙永福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大洋83航次在进行物料补给和人员轮换期间,还开展了对外合作交流活动。今年4月14日至17日,“深海一号”船靠泊非洲岛国佛得角,在其圣维森特岛明德卢市码头,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中国驻佛得角大使馆共同举办了以“促进中-佛海洋交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国-佛得角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放日暨海洋合作交流活动。
(2024年4月15日,佛方代表参观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并与中方代表合影)
“蛟龙”号常年休养栖息、维修试验的母港,为国家深海基地。该基地所在的青岛蓝谷,现已集聚崂山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山东大学等“国字号”科研机构、高校院所50余家,引进培育各类创新平台112个、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达400余人,正锚定海洋科学城的目标定位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实现全新突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