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轰炸加沙,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国际社会呼吁停火,以色列在美劝说下同意恢复谈判。加沙地区急需援助,停火是保护平民的关键。以色列面临国际压力,需先撤军以回应哈马斯停火条件。巴以冲突复杂,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深度好文计划#对于和巴勒斯坦举行停火谈判,以色列一直都不上心,此前联合国国际法院曾要求以色列在拉法停火,但被以色列政府拒绝。现在经过美国的劝说,以色列政府似乎服软了。

据报道,以色列摩萨德负责人与美国、卡塔尔高官举行了会谈,会后一致同意恢复加沙停火谈判。不管以色列政府是不是真心的,这条消息至少能给加沙地区人民带来一些安慰。

巴以冲突中,损失最惨重的就是加沙地区人民,为了消灭当地哈马斯武装,以色列战机昼夜不停地轰炸,而且不区分军民用建筑,以色列很多炸弹都扔在了居民区,造成了无辜平民伤亡。

根据最新统计,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经造成35984人死亡。很多活下来的人仍然面临着缺水、缺电等问题,生活陷入困境,无法自给自足,急需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所以在拉法地区停火,是为了保护当地普通平民,是为了避免战争引发更大的后果。在战争还没有扩大之前,巴以应该先停手,先救助平民,要不然打到最后没有一个赢家。

只有巴以停火了,国际社会的援助才能直接送到拉法地区。过去国际援助进入当地要非常小心,必须要有第三国提供安全保障,否则援助还没有送到当地人民手里,就被以军炸毁了。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次,就连由联合国押运的援助,也会面临被炸的风险。最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亲自上阵,跟随国际援助一起来到拉法地区,开辟了一条援助通道。

这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巴以不停火,国际援助通道随时都有可能关闭。如今以色列同意举行谈判,总算是做出了让步,这也是因为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太大,以色列政府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

以色列轰炸拉法地区后,各国新闻社纷纷进行了报道,将以色列军队的作风捅到了国际社会上,让以色列政府无法隐瞒罪行。最后的结果就是,各国都知道以色列在对平民下手。

对于内塔尼亚胡政府的行为,连以色列普通民众都看不下去了,最近以色列国内爆发了抗议活动,数千人走上街头,要求以军停止进攻行动,在加沙地区实现停火。

还有人把这件事情告到了国际刑事法院,已经有法官在申请调查以色列,逮捕内塔尼亚胡。之前美国已经替以色列出头,强行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放弃调查,还威胁对相关人员进行制裁。

但美国不可能一直给以色列遮风挡雨,美国帮以色列,自然也会被国际舆论攻击,美国政府面临的压力也很大。解铃还须系铃人,以色列必须顺应国际社会的呼声,与巴勒斯坦举行谈判。

在谈判之前,以色列还要先做出让步,从加沙地区撤出军队,这是巴勒斯坦哈马斯的停火条件。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姆丹表示,当务之急是以色列撤出加沙并停止所有攻击。

如果以色列不能答应这些条件,哈马斯也不会同意举行停火谈判,下一步就看内塔尼亚胡政府怎么选择。加沙原本就是巴勒斯坦的土地,后来被以色列出兵占领,以色列撤兵后,巴勒斯坦又花了很多年才完全控制这片土地。

巴勒斯坦是根据联合国决议控制加沙的,当初联合国对巴以的土地进行划分,本来就偏向于以色列,将很多肥沃的土地都划给了以色列,留给巴勒斯坦人民的土地都很贫瘠。

过去,巴勒斯坦人民已经吃了很多苦,就算明白联合国决议的不公,巴勒斯坦人民也只能接受。如今他们想保住加沙,也只是想给自己留下一处安身之地,以色列先撤军合情合理。

这几年国际社会也开始关注巴勒斯坦的遭遇,巴以冲突的前因后果开始浮出水面,以色列失去了道德制高点。已经有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很多西方国家原本站队以色列,后来又转为支持巴勒斯坦。

其中有不少国家还是美国的盟友,要知道美国如今还是支持以色列的,但盟友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这说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其他国家会自己评判,自己决定支持谁。

除此之外,联合国大会此前还通过了一项决议,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如果能够加入联合国,巴勒斯坦就能在国际上为自己发声,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巴以冲突。

举报/反馈

千钧堂

1501万获赞 75.2万粉丝
挥笔扫千军,传递正能量,解析全球热点军情
优质国际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