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情志病这么多年,我发现,抑郁症患者有很多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他们的外貌,我每次都会留心观察,没发现有以下特征:
面部表情看起来僵硬而呆板,患者常因失眠和焦虑的变得精神状态下滑,这种持续的困扰使得他们的五官失去了往日的灵动。
眼神往往显得空洞且逃避,抑郁症患者往往不想说话,也避免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这种缺乏交流的状态给人一种非常空洞的感觉。
行为上的懒散和外表的邋遢,患者往往忽视个人卫生,对个人形象的关注度降低。
动作行为明显减少,看起来很懒,但实际上,这是由于患者内心缺乏动力和兴趣,导致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
我们中医里,是没有抑郁症的,而是将其称作“郁证”,指的是体内之气郁结,无法顺畅运行,导致五脏发生气机阻滞所造成的一种病症,而非字面上的心情郁闷。
中医鬼才倪海厦曾说,肝脾与抑郁症的关系尤为密切。
为什么他会这么说?我来分析给你听。
首先,肝气要是堵了,就会影响到脾胃的运作,就像水管堵了,水就流不动一样。这样一来,肝胆脾胃的气都会堵得慌,还可能化热,搞得心神不宁,肝火旺,人就容易失眠焦虑抑郁。
再者啊,肝脾要是不和,中焦的运作也会乱套,身体里的气就升升降降,这样一来,阴阳气血都没法正常流通,人就会出现各种精神上的毛病。
因此倪师说,治这郁证,还得从清解肝火,化痰安神上下功夫。
用一个则真人真事儿医案,来让大家更好理解吧。
之前门诊有一位55岁的阿姨,她年轻时可是个有胆识的人,早早就辞职出来创业。
可惜啊,闯荡了这么多年,生意也没做得多红火。心里头那股子劲儿,老是觉得憋屈。
后来啊,家里的事也让她烦心,跟丈夫、儿女的关系都搞得不太愉快。
慢慢地,她变得特别容易发脾气,总觉得胸口胀胀的,晚上睡不踏实,白天又提不起劲,啥都不想干,好像啥都没意思。吃饭也不香,大便还干巴巴的。
有一回啊,大半夜的她竟然自己跑出去,迎着风雪在火车站附近溜达。
家人发现她不见了,急得到处找,最后看到她一个人在那儿。
从那以后,她又这样跑出去了几次,家人觉得不对劲,这才带她来看病。
我当时一看她,脸色不太好,满脸愁容,眼睛里还有红血丝,嘴巴又苦又干,大便干燥,小便也黄,晚上几乎睡不着。舌红,苔黄腻而略糙,脉象弦略数。
我就跟家人开玩笑说:“你们知道她为啥大冬天还往外跑不?”
家人说,是不是精神不正常啊?
我笑着说:“不是,她这是心里有痰火,想出去凉快凉快。”
于是,我用了倪师常用的一张经验方加减,但见:
淮小麦,大枣,甘草,龙胆草,栀子,竹茹,枳壳,枳实,郁金,石菖蒲,佛手,玫瑰花,瓜蒌仁
结果如何呢?
这个方子一吃下去,很快就见效了
一周以后回来复诊,患者精神头有了明显的好转,失眠也有所减轻,能和人简单交流了。
这是好事,说明药对症了,因此原方不变,再喝半个月。
三诊时,口干、口苦、易怒、愁苦之感完全消失。只感觉到全身乏力,夜卧不实。
这时候,我改用归脾汤加减,再喝一段时间。
四诊时,患者几乎痊愈了,特别惊喜的是,她还送来了一面锦旗,让我受宠若惊。
这里头是什么道理呢?一切从这阿姨的舌脉中可以看到。
你看她舌红,苔黄,说明有火。苔腻,说明有湿。脉弦,说明肝郁。脉数,说明有热。
加起来,就是咱们中医说的“肝郁化火,炼津成痰,痰火扰心”。
结合这阿姨的经历,她年轻时候的梦想没实现,晚年家里又不太和睦,时间长了,肝气肯定就郁结了。
肝气郁结,火就烧起来了,心神也就跟着不安稳了,晚上自然就睡不好觉。火太大了,人就容易烦躁,大半夜的就想出去走走,透透气。口苦、口干、尿黄、大便干燥,这些都是肝郁化火之象。
那怎么办呢?就得疏肝解郁、清解肝火,还得化痰安神。
倪师的方子就特别好,佛手、玫瑰花、郁金、枳实、枳壳这些都是用来疏肝解郁的龙胆草、栀子能清肝火;瓜蒌仁、竹茹可以清痰热;再加上淮小麦、大枣、甘草、石菖蒲,这些都是养心安神的,就像甘麦大枣汤一样,能让人心里舒坦点。
没有放剂量是因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所以不建议擅自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