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中考的临近,无数考生和家长都沉浸在紧张而焦虑的氛围中。

这种情绪不仅影响着考生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近日,一则关于高三女孩小茹因考前焦虑而每天拔掉600根头发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张媛媛指出,近期门诊中约有40%的学生群体呈现出明显的考前焦虑情绪。

这一现象再次提醒我们,关注考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有效应对考前焦虑,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不容忽视的责任。

小茹的故事让人心痛又惋惜。原本正值青春年华的她,却因为无法承受考试压力而陷入自我伤害的境地。

从高二开始,她就开始通过揪头发来减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逐渐失控,最终导致她前额、头顶和后脑勺的头皮裸露,头发稀疏。

这种极端的自我伤害行为,无疑是小茹内心焦虑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

面对小茹的情况,张媛媛主任首先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认为她的焦虑水平虽然较高,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因此,她建议以小茹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心理咨询为主,辅助以适当的行为训练,来帮助小茹缓解焦虑情绪,逐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张媛媛主任首先通过倾听和理解,让小茹感受到被关注和被支持。

她引导小茹正视自己的焦虑情绪,并尝试寻找其背后的原因。同时,她还教授小茹一些有效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她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针对小茹揪头发的行为,张媛媛主任采用了行为训练的方法。她要求小茹每天记录自己拔头发的根数,并在每次拔头发时告诉自己“我不想拔头发”。

这种训练旨在帮助小茹建立对自己行为的觉察和控制力,逐步减少揪头发的次数。此外,张媛媛主任还利用催眠治疗技术,为小茹创造了一个安全、放松的环境。

在催眠状态下,她通过“播种花园的技术”隐喻性地引导小茹想象自己的头皮正在孕育新的头发,从而激发她内心的积极力量和希望。在家长的配合下,小茹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逐渐减少了揪头发的次数,学习状态也明显好转。三周后,她每天拔头发的数量已经减少到20根以内,甚至有一天完全没有出现拔头发的行为。

小茹表示,现在她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学习,对未来的高考也充满了信心。小茹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面对考前焦虑,我们不仅要关注考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积极为考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轻他们的压力和负担。

同时,我们也要教会他们一些有效的应对焦虑的方法,如放松技巧、情绪调节等,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

此外,对于已经出现严重焦虑情绪的考生,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逐步走出焦虑的阴影,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总之,考前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但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就一定能够帮助考生顺利度过这一难关。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考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吧! #教育启航计划#
举报/反馈

荞俏

129万获赞 6.7万粉丝
评说校园热点,解读教育现象。
教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