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网课骗局套路,女子被骗10多万

7月份去年,浙江宁波的张女士因刷短视频而收到一条私信。对方自称是网红孵化基地的“客服”,声称只需购买499元的课程,就能轻松赚取高额收益,并承诺帮助客户吸粉成为“网红”。张女士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后,却只增加了一些“僵尸粉”。诈骗团伙随后又以需要“导师”匹配更优质资源为由,以购买视频、购买账号、开通蓝V等手段引诱她先后投入了超过10万元。

警方的调查发现,该网络犯罪团伙利用某短视频平台寻找目标对象,以“孵化网红”为幌子,设置多重套路进行诈骗。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利用数十个“僵尸”公司进行诈骗,以逃避监管。最终,警方成功抓获了涉案的犯罪嫌疑人130余人,当场扣押了189部涉案手机、145台电脑,并冻结了200余张银行卡和1000余万元资金,涉案金额高达1.8亿元。

这起案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在网络购物和投资时要格外谨慎。网红经济的火热背后隐藏着不少骗局,公众需保持警惕,远离虚假宣传和不实诺言,以免落入陷阱。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为了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 提高警惕:在接收到网上陌生人的推销信息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收益”承诺。谨慎对待陌生人送来的“机会”。

2.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谨慎对待陌生人提供的链接、软件或文件,以免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3. 多方求证:对于一些网上课程或投资方案,应多方求证,尽可能找到可信的第三方评价和信息来确保其真实性。

4. 寻求帮助:如果在网上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警方或相关监管部门报警举报,寻求帮助并配合调查,以减少更多人受骗。

5.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习有关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加强对各类网络骗术的识别能力,做到见招拆招,避免上当受骗。

总的来说,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和寻求帮助是预防网络诈骗的重要方法。在信息社会里,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理性对待网络信息,以防止自己成为不法分子的下一个目标。

举报/反馈

人间有味是多巴胺

17.6万获赞 9062粉丝
有哭有笑,有酒有故事。
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