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艳 (湖南理工学院)
四川成都女子“被家暴16次需终身挂粪袋”事件有了新进展。5月25日,被家暴当事人小谢告诉记者,她被通知其离婚纠纷案将于5月31日在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南都此前报道,四川成都女子小谢称,自2021年以来,贺某阳对其实施了16次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2023年4月发生的暴力事件导致其需要终身配带粪袋。自受伤后,她便住在成都的父母家,休养身心。她曾告诉南都记者,她提出增加伤情鉴定,“鉴定说我的左肾可以恢复,但目前情况是正在恶化”。(5月25日《南方都市报》)
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婚姻中隐藏的家庭暴力问题,更引发了对女性权益保护的深刻反思。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何本应充满爱与温暖的婚姻会变成女性风险与恐惧的源泉?婚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它应该是爱情的结晶、一个安全、平等、的港湾,还是暴力的温床?
据全国妇联统计调查,中国2.7亿家庭中,约30%的女性都是家暴的受害者;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家暴。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女性默默忍受的痛苦和挣扎。四川成都的谢女士,就是这些受害者中的一位。她在短短两年内遭受了丈夫贺某阳16次家暴,最终因肠破裂而不得不终身挂粪袋生活。这样的遭遇,让人痛心疾首,也让我们再次审视家庭暴力问题。
在婚姻这个本应充满爱与温暖的港湾中,家庭暴力却像一把无形的利刃,深深地刺入女性的内心。身体上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淤青、裂伤、骨折……每一次的暴力行为都可能导致女性身体的重创。然而,与身体上的伤害相比,精神上的折磨更为痛苦和难以愈合。家庭暴力会让女性感到恐惧、无助、绝望,甚至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她们可能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自责中,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逃脱这种困境,或者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更为严重的是,家庭暴力还会对女性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她们可能会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她们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中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年有15.7万妇女自杀,其中60%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
此外,家庭暴力也会对我国社会本就低迷的婚育率产生影响。随着家庭暴力案件的频发,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对婚姻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她们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担心自己的幸福被剥夺。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负责人表示,90后、00后的推迟婚育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国的生育水平。其中,部分女性对高离婚率和家庭暴力的恐慌和焦虑成为她们推迟婚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担忧不仅影响了她们的婚姻观念,也影响了她们的生育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婚育率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婚姻中,女性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她们可能因为恐惧、羞耻或依赖心理而选择隐忍。然而,这种隐忍只会让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让受害者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为了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救助措施。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对故意伤害、虐待等犯罪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证据收集困难、法律程序繁琐等原因,一些家暴案件往往难以得到妥善处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警惕性。此外,我们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家暴预防机制,通过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渠道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谢女士的遭遇无疑是对社会的一记重锤,她以生命的代价揭露了家庭暴力的残酷。而施暴者贺某阳被刑拘、被提起公诉的消息,则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和对受害者的慰藉。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婚姻中的不平等现象,加强对女性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她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婚姻真正成为女性安全、平等的港湾,而不是一场充满危险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