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房地产大概率难回黄金时代,但商品房未来或有精彩表现。城市化增速放缓、住房库存高企和高债务风险导致房地产面临调整。政府提出双轨制,保障房满足基本需求,商品房追求品质创新。化解债务风险是短期课题,长期需寻找新财政收入来源。产业和经济是竞争力核心,房地产衍生的商业服务将更发达。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简单说的话房地产大概率永远回不到从前,但商品房可能会有一段精彩的未来它基于以下的认识——理解房地产的过去和现在,以此预测它的某种概率趋势。

1、房地产20年的狂飙,伴随中国

经济的高增长阶段而来,它是城市化进程、住房市场化改革和土地财政的三重交响,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性阶段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1998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是两个关键节点。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先后拿走了增值税(75%)和企业所得税的大头(60%),很快改变了中央财政的难以为继,但也让地方陷入了事多钱少、收支严重不平衡局面。地方做出了很现实的选择:土地财政。

地方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是通过压低工业用地价格、税收优惠等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和规模越大,GDP、税收和就业解决就越好;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居住和商业用地的土地转让和相关税费创收,这一块收益会随着土地升值而增加,且都归地方财政

1998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将商品房首次被推到市场中央,并在此后的2003年进一步明确为住房供应的主要渠道。商品房市场的出现,让土地财政闭环形成,“全民买房”成为现象。对自有住房的井喷式需求,在很短时间内推动了大量住房的建设,每年有限供应的建设用地,拉动着住房和土地价格的节节升高,这持续吸引着大量资金进入这个炙手可热的市场。

房地产经济、城市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开启了梦幻联动。产业带来就业,就业带来人口,人口带来居住需求和商业服务业的繁荣,城市建设加快,又推动土地升值,充实了地方政府的钱袋子,也进一步提高产业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

2、变化的到来:城市化增速放缓、住房库存高企和高债务风险

黄金时代不可永续。一个是供求关系已悄然变化,另一个是以债务为驱动的土地财政模式,也终将面对债务的难以承受之重。

供求关系的转变。根据官方数据,2020年,全国住房套户比为1.09,这意味着静态的住房供应量已有所盈余,而在2022年,我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人口红利在消失,同时城镇化水平在2023年底达到66.16%(常住人口已超过9.3亿),正逼近70%城市化率的降速转换点。这就是业内人士所说,房地产从增量进入存量时代,简单说,新增人口少了,建的房子数量够多了。

高债务问题,源于土地和金融的高度融合,它体现在房地产经济的各个维度。

地方维度,土地财政的核心是土地金融,由此衍生的资金规模远超土地转让金收入。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将土地等资源注入城投类公司(2015年前地方政府不能直接融资),以隐性担保和土地抵押的方式借贷资金,来投资基建和其他项目,基建项目会带动土地价值的提升和吸引投资,又进一步提升融资负债能力,形成“注入土地-土地抵押-城市建设-土地升值-土地出让-还债”的举债融资发展模式。城投类债务规模庞大复杂,据中国经济数据库官网的一项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城投有息债务占GDP比率为46%,即53万亿左右,与此同时,财政部数据2021年底地方政府公债规模达30.5万亿(这一数字在2023年10月首次突破40万亿),光这两大项的偿债和利息压力,对很多地方政府都是个沉重的负担。

房企维度,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融资,拿地后又通过土地抵押获得开发贷款开发建设,快速开发拿到销售回款,再参与不同项目的土拍,“高周转模式”比拼的是跑马圈地速度,实质是一个不断加杠杆的过程。这种模式制造了一个个千亿百亿房企,但也让房企债务达到几十万亿级别的规模,其中仅恒大一家,2022年报披露债务即高达2.44万亿之巨。

居民维度,居民债务主要是房贷,据人民银行的数据,居民房贷占居民贷款总量的80%。房价增长远超收入增长的影响,一个是让房价逐渐脱离真实居住需求,另一个就是居民债务的大幅增加,它不仅挤压其他方面的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也有可能让后来高位买房者,在收入下降时陷入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资不抵债的危机之中。

总而言之,供求关系的转变和债务风险的累积,必然要求调整房地产乃至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短期来讲就是化解债务风险,不致于酿成金融系统的风险乃至危机;长期来讲,就是寻求房地产经济的长效机制,既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和市场的正常运行,又为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地方政府,找到收支平衡的新路径*。

3、当下的选择:双轨制、以债化债

政府的长期目标,仍是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现在大的方向是重回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双轨制(1998年房改已提出,但后续仍以商品房为主要供给渠道),保障房满足“住有所居”,商品房实现“住有宜居”。

保障房这边,具体的动作就是政府下场“收储”。通过低价收购来代替重复建设,这个既是建立长期保障房供应体系的新开端,也将在一定程度缓解库存压力和房企债务的风险。不过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钱。现在央行的3000亿再贷款,还是要地方政府1.75%利率贷过去后才得以使用,而且,相比库存量**,3000亿的杯水车薪也只能是个开头,这意味着地方债务还得再加上去。还有一个问题是,收储之后的房产,总归还是要面向公众,无论是“保住房”还是“保租房”,在大多本身库存高企但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怎么去消化是个难题,在人口净流入、供需更加平衡的一、二线城市,以什么样的价格收储和租售出去,对市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

商品房这边后面应该会更有看头。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双轨制要形成,未来的新建商品房一定会拉开跟保障房的档次差别,一方面是尽量规避相互的竞争,另一方面是房子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大幅拉动换房改善的存量需求,这决定以后的新建商品房一定有很多品质上的创新。事实上,有了保障房打底,政府应该会放开商品房方面的各种限制譬如引导更高的建筑标准和指标规范,允许甚至鼓励商品房的价格升高,这样地方政府可以继续获得不错的土地相关收入。

政府还有一个重要课题,化解债务风险。短期课题是房企债务,根据2023年的数据,光前10家就已接近10万亿规模,这是金融风险,交不了楼又是民生问题,积压的库存也是巨大的资金沉淀。拉动需求、增加资金流动性就成为关键所在,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史无前例的低首付比例、公积金利率下调、房贷利率不设下限以及各城市的放开限购等一系列措施。可以预见,阶段的成交量肯定会明显上升,这几年的购房需求在买房门槛显著降低的刺激下,肯定会更多释放出来。不过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居民端上了更高的杠杆,债务在向居民端转移。债务的长期课题在地方政府财政,钱少事多之后,以前还能靠土地财政收入扛一扛,现在这一块缺口大了。后土地财政时代收入怎么来,从长期来说,肯定是新质生产力,短期的解决方案则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更多新债务,中期的方案就是进一步的财税改革,这牵涉到中央和地方的财权重新分配,以及房产税。房产税应该会到来,也许就在走出这一轮深度调整之后。

4、房地产会东山再起吗?

这并不好简单阐述,得分情况。尽管预测总是容易被打脸,但基于前面的认识,以及对政策的理解,还是可以做概率性的研判。

1、房地产市场规模基数一直在,但它大概率永远回不到零几年全国性高速普涨的黄金时代。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已经没有5亿以上的城市新增常住人口规模,这意味着再也没有从0-1的历史级机会。除非一切重来,房地产行业涌现出迭代性的品质创新,类似于手机行业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汽车行业转向电动车级别的机遇。目前来说,无论是集成式住宅还是智能住宅都还达不到这种程度。

2、局部的增长期应该还会周期性地短期出现。城市化率的终局大约会在80%左右,此后是存量的持续更新,目前政府的规划是2035年达到75%,23年底是66.16%,这意味着未来10年大约1.2亿城市新增人口,在房地产库存企稳后,他们的住房需求空间,会叠加经济景气周期时快速增长,但这取决于具体的城市能级。

3、价格和行情会进一步地剧烈分化。房地产的发展并不均衡,城市化是从乡镇到城市,也是从城市到城市,人口净流出城市和人口净流入城市是两种境界,这决定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行情。在人口净流出城市,库存难以去化,即便平价的保障房也可能面临消化问题;后者保障房可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住房是没问题的,但核心地段、资源叠加的优质商品房,将会在限购放开后受到跨地域的资金追捧,理论上它可以一直追高,政府也可能乐观其成。因此,对多数人口净流出的城市,价格不会有大行情,对人口净流入且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城市,在商品房和保障房经历一段重叠过渡期之后,商品房应该会拉出明显的价格差,其中的优质商品房应该会有新的价格高度。

4、产业和经济才是竞争力的核心。从居民角度,具有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才是有效需求;唯有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才能带来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对城市来说,产业经济决定人口流向。2023年人口净流入城市的第一名城市是合肥,合肥国资真金白银地投资面板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经典案例,不仅创造了财政和经济的受益,也切实地拉动了人口增量,这又将为城市的竞争力增添了未来的筹码。

5、存量市场,房地产衍生的商业、服务会更加发达。这是此前贝壳被看好的原因,也是万科等推进多元化的动力,尽管由于步子迈大、迈快受到了市场的惩罚,但这不会改变基于房地产的商业服务将在未来繁荣,并衍生出平台级别的新巨头。

*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和债务问题都可参考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一书,这本书通俗晓畅的方式阐述了这些课题,是本文的重要参考对象和写作由来。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库存量数据:截至2024年4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积7.45亿平米,1-4月在施工面积是68.75亿平米,其中住宅48.06亿平米。根据这组数字,以及现有约41平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023年3季度数据),广义库存(待售+在建)即可满足1.35亿人的新增住房需求。

重要提示:本文仅为主观观点和信息分享,无法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反馈

翔哥说地产

3万获赞 3693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