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林桂炎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分论坛”上,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提出,应顺应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配套创新文化产业新体验、新产品、新IP,延伸文化产业链,深度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融合互动、共生共荣。
近年来,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业态、产品、市场等方面蓬勃发展。特别是一波波“网红城市”持续涌现,在极大激活人们文旅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赛道。郑庆东认为,应坚持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创造文旅应用新场景,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全方位满足游客消费新需求。
在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方面,郑庆东提出, 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环节的创新发展,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当前,“文博热”“非遗热”“传统节日热”蔚然成风,国潮文创、古风汉服成为新时尚,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滋养人民精神,构成人文经济新形态。郑庆东认为,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要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又要切实承担起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
举报/反馈

金羊网

19.3万获赞 5.5万粉丝
广东羊城晚报官方网站
羊城晚报金羊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