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财政发展指数报告》系列蓝皮书发布会在中央财经大学举行,《国际财政发展指数报告2022》和《中国财政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两本蓝皮书正式发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冀祥德,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栗峥教授、北京大学刘剑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邢丽教授、中国社科院财经研究院马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何杨教授、曹明星教授,主创团队林光彬教授、宁静副研究员、孙传辉助理研究员、赵国钦副研究员等40多人参加了会议。
据介绍,该系列报告根据国家财政活动行为的运行特征和规律,在传统财政研究收、支、平、管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把财政活动进一步归纳提炼为财政运营、财政稳定、财政均等、财政治理和财政潜力五个方面,构建了一种新的财政分析范式。该分析范式以财政目标与财政手段的匹配为理论逻辑,确定财政发展的核心目标包括三个层次:促进增长、保持稳定;促进均等、提高政府效能;培植财源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这五个方面指数按照财政目标导向对财政活动行为的分类分析,契合了党的“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指导思想。系列报告根据这五个方面进行指标构建,并基于指数的测算结果对全球15个主要国家和中国31个省(市)的财政发展状况进行了横向对比和纵向趋势研究。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发展面临的挑战、问题和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命题进行深层机理分析。
系列报告认为财税体制改革应当在财政收支体系和现代财政管理水平寻求突破,提升财政韧性和财政服务国家治理的水平。在现代税收体系方面,需要在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资源的调控能力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权进行合理分配,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适当培育地方税种。在现代预算管理体系方面,以基线筹划再造预算治理流程应被置于改革的优先位置。以预算编制为突破口,真正发挥跨周期预算平衡等工具的功能,推动实现财政支出和经济周期协调,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治理水平。同时,报告还建议用大数据思维替代传统财政收支数字思维,建立与“大国财政”相匹配的全球公共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