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在今年前三个月数据显示通胀超预期增长后,本月初结束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上,联储决策者担心通胀下降进展不足,认为需要花更多时间才会有信心降息,暗示继续保持高利率的观望状态应持续更久,多名决策者有意一旦通胀风险重燃就进一步加息。
对于这份会议纪要,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Nick Timiraos撰文称,截至4月公布的连续三个月美国通胀数据令人失望,降通胀遭遇挫折,因此美联储官员预计降息需要等待更久,一些官员还对通胀加速上升的情况下加息持开放态度。
文章称,联储官员这次会议的结论是,当前的高利率需要保持得比他们之前预料得还久,他们依旧认为,利率已足够高,可以抑制经济活动并降低通胀,但暗示,对政策限制性的程度不那么确定。不过文章结尾指出,美联储会后公布的4月通胀数据暗示,价格压力尚未再次提速,这让人对联储无需重拾加息的前景更放心了一些。
美联储美东时间5月22日周三公布的会议纪要写道,在会议期间讨论货币政策前景时,
“与会者指出,未来的政策利率走势将取决于后续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以及风险平衡。”
“与会者指出,第一季度的通胀数据令人失望,各项指标表明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并评估称,需要比他们之前预期更多的时间,才对通胀率将持续向(美联储目标)2%迈进更有信心。”
许多与会者表示,公众似乎能很好地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依赖数据做决策的方式,以及致力于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的承诺。多位与会者还强调,继续传达这一信息的重要性。
在讨论通胀问题时,与会者指出,他们依然预计通胀率将在中期内回落至2%。然而,近期数据并未增强他们对通胀达标的信心,因此,他们认为通胀下降的过程可能需要比之前预想得更久。
x从讨论可能影响政策前景的风险管理考量时,与会者普遍认为,过去一年,FOMC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已趋于更加平衡。与会者依然高度关注通胀风险,并指出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紧接着这句话,纪要写道:
尽管货币政策被视为有限制性的政策,许多(many)与会者仍表示,不确定限制的程度。这些与会者认为,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以下可能性:高利率的影响可能比过去小,长期均衡利率可能高于之前的预期,或者潜在产出水平可能低于预期。
纪要提到,与会者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仍旧可以很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状况和前景风险,并披露,
与会者讨论了,如果通胀没有显示出可持续回落到2%的迹象,则将当前的限制性政策立场维持更久,或者在劳动力市场意外削弱的情况下,就减少政策限制。多名(Various)与会者提到,一旦通胀风险成为现实,适合进一步收紧政策,他们愿意这样行动。
在讨论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时,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他们并不确定高通胀会持续多久,认为最近的数据并未增加他们对通胀持续降至2%的信心。
地缘政治影响方面,一些与会者指出,地缘政治事件或其他因素若导致严重的供应瓶颈,或者提升运输成本,可能增加价格上行压力,打压经济增长。地缘政治事件的可能性也可能对大宗商品价格施加上行压力,这也属于通胀的上行风险。
他们提到金融环境的影响。若干(A number of )与会者指出,不确定当前金融环境的限制程度,以及这种环境不足限制总需求和通胀的相关风险。
与会者指出了一些前次会议已经提及的经济活动下行风险,包括亚洲大经济体增长放缓,美国国内商业地产(CRE)市场环境恶化。这次他们还提到金融环境急剧收紧带来的下行风险。
除了经济下行风险,与会联储官员也讨论了美国经济面对的上行风险。纪要写道:
数名(Several)与会者表示,提高效率和技术创新可能持续提高生产率增长,这可能使经济增长更快,且通胀不会升高。
本月初会后,美联储官宣缩减量化紧缩(QT)的计划,自6月起放缓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的速度,将美国国债的最高月度缩表规模下调过半至25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缩表规模保持不变。
本周三的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Almost all)”与会者都表示,支持从6月开始进行上述国债缩减规模砍过半的放缓缩表行动。虽然该决策得到FOMC委员一致投票赞成,但“一些(A few)”与会者表示,他们本可以支持继续保持目前的缩表速度,或者支持将美国国债的缩减上限定得比决议的略高。
多位(Various)与会者强调,放缓缩表的决定不会对货币政策立场产生影响。还有多名(Several)与会者强调,放慢缩表速度的决定并不意味着最终的缩表幅度将小于原本的幅度。
讨论金融稳定性时,置评的与会者指出,他们认为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值得监控。与会者普遍指出,高利率可能导致金融系统脆弱。在此背景下,一些参与者强调,货币政策应以就业和通胀的前景为指导,其他工具应成为应对金融稳定风险的主要手段。
和此前会议一样,美联储工作人员继续认为,值得注意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这次他们还将资产估值脆弱性的评估提高到高水平,因为相比风险调整后的现金流,一系列市场的估值似乎都很高。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