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二晚(21日),中国欧盟商会在X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称,其从内部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可能考虑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
声明指出,这一潜在举措对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都将产生影响,尤其考虑到近期美欧接连对中国电动汽车发难的背景。港媒《南华早报》22日报道称,这一“反制”举措将对抗欧美针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的贸易行动。
港媒称,此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斌接受访问时曾透露过相关内容。中国欧盟商会在声明中也引述其说法称,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对发动机排量大于2.5L的进口汽油轿车和SUV的临时关税税率,最高可以考虑提高到25%。
刘斌强调,这一调整建议体现了中国追求实现“双碳”目标和加快绿色发展的决心,并且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与某些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有着本质区别”。
据报道,2023年,中国进口约25万辆发动机排量大于2.5L的汽车,占进口汽车总量的32%,进口大排量发动机汽车也占中国大排量发动机汽车消费量的80%。如果提高临时关税税率,将对从欧盟进口的汽车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从美国进口的汽车。
截图自中国欧盟商会的X账号
《南华早报》提到,这一声明发出之际,恰逢中国与西方大国的贸易关系陷入紧张。上周,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拜登政府宣布对多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尤其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增加至100%,这也引发德国、瑞典等多国担忧。
当地时间21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问德国法兰克福时,试图拉拢欧盟以共同应对中国所谓的“产能过剩”。其危言耸听称,美国及西方盟国必须“以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制造业实力,否则自身产业将处于危险之中。
她还在讲话中为美国关税新规开脱称,美国无意执行反华政策,中国“产能过剩”可能会“威胁到世界各地工厂的生存”,美国上调关税是“战略性和有针对性的举措”。
然而美国抛出的这根橄榄枝,欧盟似乎表现得不太积极。综合《金融时报》报道,当天晚些时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竞选辩论会上表示,欧盟不会追随美国加征对华关税,欧盟方面将采取与华盛顿“一揽子关税”不同的做法,要“量身定制”对华关税。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她在讲话中暗示,欧盟最终征收的任何关税都将低于美国上周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00%关税。
《金融时报》称,距离欧洲议会选举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冯德莱恩正在寻求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她在辩论会上“淡化”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战的可能,摆弄起文字游戏,“我不认为我们在打贸易战。我的主张是‘去风险而非脱钩’,很明显我们正在对华‘去风险’。 ”
《纽约时报》21日报道注意到,德国官员对采取严厉措施持谨慎态度,因为这可能导致中国将宝马、大众等德国汽车制造商拒之门外。德国总理朔尔茨上周发表讲话时说,“我们不应忘记,欧洲制造商,还有一些美国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也向中国销售了大量在欧洲生产的汽车”。在同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森也表示,“开始瓦解全球贸易是个坏主意”。
关于美国政府加征对华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美方继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进一步增加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只会显著推升进口商品成本,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损失,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美方的保护主义举措也将对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造成更大破坏。我们注意到,有多位欧洲政要表示,加征关税是破坏全球贸易的下策。我们敦促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立即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本文源自:观察者网
作者:阮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