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发现有这种孩子,小学五六年级,甚至初一都是不显山不漏水,就中等或者中等偏上一点的水平。但是到初二初三,甚至到高中,成绩反而异军突起,最后和同龄人的差距是越来越大,基本上稳固在优等生的水平。这些孩子一般在学习上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建议家长可以收藏一下,并且把这三条当成孩子学习的一个总纲。
第一个特点,是孩子主科底子一定要打得非常厚。
比如孩子英语单词记得很多,知识储备比其他人高;再比如数学的思维能力很强,而且孩子平时喜欢研究思考难题,对数学没有畏难情绪;再比如语文阅读量很大,然后孩子的阅读速度、文字理解能力很好。
这些科目在低年级学得简单、考得简单的时候,孩子优势不太明显。
这就好比小学中等生、优等生都是九十来分,甚至初一也是一样的。只要你是比较认真学习的,英语数学都可以考个不错的成绩,大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是你到初二再看看呢?差距是很大的。所以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初二现象”,只是到初二的时候,主课难度增加,那些主科底子不厚的人,成绩下滑了而已。
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些孩子他能够独立思考,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
他们在学习上很有主见,不会因为这是老师说的,那就一定是对的;也不会因为这是我们班学霸的方法,那就一定适合自己。
这种孩子的主见是怎么来的?通常就是自己通过自主学习锻炼出来的。因为他们能够在老师上课之前自学懂一些知识,所以他们不认为老师是自己学习的唯一路径。这样孩子他就没有任何依赖性,反而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了。而且这样的孩子哪怕出去补课,看到老师总结了一些好的方法,他们想的是“为啥你能够总结出来,我没有总结出来?”你说这样的孩子他咋可能不拔尖嘛!
第三个点,就是这些孩子学习效率很高,懂得给自己尽可能地创造休息时间。
因为学习是一段长跑,你一开始拼尽全力,往往后劲都不足,甚至你都到不了终点。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说小学成绩有欺骗性?其实并不是说小学成绩不重要,而是那种通过反复刷题、反复练习,学习耗费了大量时间,去把孩子从90拉到98、99、100的,是真的一点必要都没有,而且还在消磨孩子的效率性。
所以建议与其让孩子无休止地努力,还不如做好四个点:
一是让孩子多记一些单词、短语、句型,多背英语课文。孩子未来到初二初三,就知道这个行为多有价值。
二是让孩子每天思考一到两个数学难题,只要孩子能够独立想出来,他的信心对数学的兴趣都会慢慢起来,这样他面对难的知识点的时候,反而会学得更加兴奋,然后差别就慢慢出来了。
三是数学英语两科至少要尝试让孩子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寒暑假就专门去练习这一块,这是信心组建的关键,也是孩子高年级拔尖的必经之路。
最后就是多考虑一下孩子的休息时间,不要为了要求孩子拔尖,牺牲他的休息娱乐,这样他才会去思考效率问题。而且拔尖的孩子都不是家长要求出来的,而是他自己通过一些考试,不断积累优越感,然后他的野心变得越来越大而已。
因为我自己以前念初中,中考考过我们那个县前50,但是之前我是完全没奢望过这个成绩的,都是初中三年一次比一次考得好之后,你自己野心撑起来的。然后你才会去放弃自己的一些休息时间,去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所以抓主要的,比如我们刚说的主科的底子,抓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其他的休息时间还给孩子,等他成绩越来越好,他自己知道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