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阵地,要瞄准人才自主培养的“靶点”,增强顶层设计的整体性,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性,凸显培养目标的多维性,注重培养体系的贯通性,提升培养机制的开放性,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强化价值塑造、模式创新、体系建构、治理保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教育强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设计、单独成章,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清晰锚定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方位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等教育必须认清战略定位、增强战略自信、加快战略跃升,以高质量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筑牢对国家战略的全面支撑,推动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逆全球化潮流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各国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部分领域出现人才流动“脱钩”。历史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高精尖缺”人才亦是如此。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最稀缺的资源,是国家创新优势集聚的中流砥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主要依靠自主培养,提高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才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回顾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均是在获得教育领先并成为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后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基于1960年至2020年159个国家和地区认知技能国际可比数据库的实证分析表明,高质量教育对于各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教育质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经济增速的差异。世界一流大学也因其培养造就顶尖人才的突出表现,成就了所在国家软实力、教育地位和国际声望的提升。因此,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是实现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

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的阶段,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2022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6%,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虽然我国现阶段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数量已有了显著提升,但在人才培育上仍呈现“均值高”“方差小”的特点,教育的同质化程度高,能产生颠覆性创新的拔尖人才少。从一些国际比较数据看,我国在顶尖人才储备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尚不匹配。当前,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某些领域从“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高等教育亟待回应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将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作为现阶段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首要目标进行部署,着力打造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路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承担了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我国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阵地,必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瞄准人才自主培养的“靶点”,不断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

增强顶层设计的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各自独特的使命任务和优势特色,其多样性使一流大学成为一个群体而不是千校一面。高校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基于自身优势和办学特色,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的“科研命题”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选题”,明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着力培养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要强化前瞻性探索、全局性谋划,更加突出“主动服务”,坚持“四个面向”,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抓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窗口期,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冒尖的教育生态。

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因此,我们要构建政府、产业、高校、社会多主体参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生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横向协同,推进政府资源、科研资源、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统筹整合,依托地方政府、一流院所、头部企业、国家级科研平台、大科学装置以及产业化基地等,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政府主导的就业创业体系、产业主导的实践实训体系、高校主导的导师课程体系等育人要素的共建共享。探索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跨学科科研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高校、企业双聘制度和灵活流动机制,与头部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搭建融教育、科技、人才功能于一体的科教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拔尖学生在高水平有组织科研实践中提升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凸显培养目标的多维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拔尖创新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更要彰显坚定的报国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使命驱动。从“拔尖计划”“珠峰计划”到“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维能力和目标要求越来越凸显,涵盖了认知、技能、情感、兴趣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强基计划”着重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高校不仅要强化对学生“创新力”和“实现力”的培养,科学引导、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还应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以科学家精神丰富教育内涵、培育创新文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和学科前沿领域发起挑战,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要结合数智化浪潮带来的学习革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智慧教育新范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学习需求。

注重培养体系的贯通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周期、系统化工程,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贯通式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全周期培养模式改革,链条式设计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保障等不同环节,模块化构建专业、课程、教材、科研训练等综合体系。设立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超常规探索跨越中学、本科、硕博研究生、博士后、青年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等不同阶段间“泛拔尖高校联盟”融通培养方式,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前端选育、增进与中学的培养衔接。围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难点、产业升级短板设置特殊人才选拔通道,在学生培养的全阶段挖掘有潜质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探索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培养方式,共建共享横向学科交叉、纵向层次递进的本硕博人才贯通培养生态系统。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项目,推动有志向和潜能的学生尽早加入科研项目,根据不同能力特点提供“一人一路径”个性化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志趣、发展优势特长。

提升培养机制的开放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我们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高校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构建高水平开放办学新格局。大力引进成规模、成体系的海外顶尖人才和研究课题,以引入国际前沿学术资源推动构建拔尖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和高水平国际化课程体系,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在地国际化”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载体和平台建设,主动参与或牵头组织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积极与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共建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以高水平科研带动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进一步加大力度搭建拔尖学生海外交流和学习平台,深入开展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参与国际事务、国际竞争的能力。

围绕“四维”发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厦门大学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与党同龄、为国而立,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基因。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价值塑造、模式创新、体系建构、治理保障”四个维度,强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着力探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厦大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书写“厦大方案”。

强化价值塑造,培养可堪大用栋梁之材。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以学生立大志、明大德、行大道、成大器为目标,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造就具有引领性、人文性、时代性、开放性的卓越人才。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好建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深化“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推出“思政对话·百年史光”“思政对话·时代新程”等系列课程。构建以思政课为引领、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以通识课程、实践课程为拓展的“1+3”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推动课程思政“一院一特色”,并将其作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首要标准。高质量建设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构建“专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联合体,持续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挥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优势,牵头建设“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共同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实践教学品牌。深挖校本思政资源,强化使命引领驱动,围绕嘉庚精神、景润科学精神等主题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勇担科技报国使命,打牢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根基。

强化模式创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充分涌现。一是完善“贯通培养”模式。推动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与部分中学开展深度合作,设立“陈景润创新班”“南强实验班”等,不断充实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建立“多条路径、多个环节、多维评价、动态进出”选才鉴才机制,科学设计“强基计划”学生转段方案,加强分阶段培养跟踪,打通学生“选拔—培养—成长成才”全链条。面向本科生设立“贵重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创新基金”,引导拔尖学生早进国家级实验室或平台参与重大课题和科研创新。实施“南强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依托一流导师团队开拓优质生源,选拔和培养具有卓越学术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博士生。实施工程硕博士培养专项,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与头部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共建培养基地,实现“培养+输送”双驱动。二是完善“交叉融合”模式。深化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推进转专业、选课程、选教师“三个全面放开”,优化双学位制,为拔尖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优质的学习机会和成长条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完善项目首席教授制度和中外导师联合培养机制,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海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参与拔尖培养计划设计。设立“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专项支持计划,推动博士生招生等向学科交叉优势专项倾斜,让拔尖学生在跨学科的知识探索中激发创新潜能。三是完善“国际融通”模式。设立国际化办学试验区,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共同建立创意与创新学院,融合中英双方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形成以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为重点的“跨学科、跨文化”人才培养新机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海洋学科设置,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学院,采用全球招生、全球招聘师资、全英文教学以及贯通本研的国际化培养方案,着力培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依托学校一流学科优势,围绕先进能源科技与能源安全、海洋健康与海洋碳汇、生物医药与人民健康等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打造一流学术交流环境,积极推动国际联合科研与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海丝学堂”国际化海洋科研实训项目,不同国籍的学生依托“嘉庚”号科考船共同参与大洋深海科考。

强化体系建构,培厚拔尖创新人才生长土壤。一是建强学科体系。以“入主流、提精度、促交叉、筑高峰”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学科、应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育人体系建设。动态调整学科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升级专业内涵,积极发展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兴专业,加强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定向培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依托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等建设,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特区”建设。以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打造“开放共享、交叉融合、创意创新”的工程实践创新教学平台,推动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协同发展。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围绕学生升学和就业不同需求,构筑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多元个性发展平台的课程教学体系,允许拔尖学生自主制定包含核心课程、荣誉课程、科研训练等在内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为拔尖学生的多样个性成长提供更加灵活多元的成长渠道。构建夯实基础、面向前沿、强化交叉、注重能力的核心课程体系,推动核心教材、核心师资、核心实践项目建设。开发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打破主修和辅修课程界限,支持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层次选择课程,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设具有高难度、挑战性的课程,推进小班化教学和个性化培养,融入高阶性科研训练,引导拔尖学生跟踪科学研究前沿。三是健全评价体系。推进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探索学生全周期成长评价机制。建立同行专家评估体系,推动学生评教与同行评教相结合,消灭“水课”,杜绝“水师”,打造“金课”。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坚决破除“唯论文”倾向,打造“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制度体系和人文环境。

强化治理保障,构筑追求卓越文化生态。一是建立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依托高等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优势,整合学校优质资源,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强化“研究驱动、竞赛撬动、培训助动、评估推动、咨询互动、示范带动”的“六环联动”教师发展服务保障,实施教学课程组制度,探索“智能+”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引导教师深刻把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实施“南强教学名师奖励计划”,将高层次人才给本科生上课作为聘任必备要求,把教学成果获奖、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研究等教学业绩纳入考核评价,为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教师打通聘用通道,引导广大教师干一行爱一行,潜心教学、专心治学,树牢“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全身心服务学生成长。推动“大师领衔计划”,依托相关书院,邀请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开设课程,营造“从游大师”的学术文化,推动高水平师资力量、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标准、厦大风格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项目”为契机,集成建设“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要素投入”“过程监控”“培养结果检验”“反馈改进”五大运行系统,明确质量保障要素、质量保障标准项及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点及责任主体,健全基于数智赋能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推动“生源质量—培养环节—就业质量—毕业生跟踪调查”全周期的质量跟踪与评价,实现对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测,为促进学生全面卓越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体系。探索以学部为单位组建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团队,打通管理服务的堵点,实现下情上达、上策下行。建立学部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运行资金和项目实施跟踪机制,全方位保障共建共享推进。聚焦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实施“目标责任制”“揭榜挂帅制”,强化成果导向,加大经费政策支持,推动“好钢用在刀刃上”。

【作者张宗益:厦门大学校长】

(原载2024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张宗益

举报/反馈

中国教育新闻网

48.7万获赞 13.8万粉丝
全 天 候 中 国 教 育 报
中国教育报刊社官方账号,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