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国公司为应对政治、贸易摩擦等因素,纷纷调整全球布局。微软、美光、高通等公司相继迁离或裁撤在华关键技术团队,凸显跨国公司在全球业务调整中对核心技术保护的重视,对中国通信产业及信息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受政治、贸易摩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其全球布局,加大在其他国家的投资力度。近日,微软公司宣布其人工智能(AI)研究团队将全部迁移至美国或澳大利亚,此举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及影响,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此次微软AI研究团队迁移的具体情况。据报道,微软已向中国区AI研究团队发送电子邮件,要求他们在六月七日前作出决策,即选择前往美国或接受赔偿后离开公司。据悉,此次迁移可能涉及到数百名员工。

对于微软的这一举措,许多媒体解读为其与中国市场的“切割”行为。然而,事实上,这并非微软首次采取此类行动。早在2022年1月25日,美国知名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便宣布解散其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涉及人数高达150人。同时,美光还为40余名核心研发人员提供了“技术移民”美国的机会。

同年,另一家美国科技巨头高通也宣布将部分业务迁往越南。尽管如此,高通仍在中国设立了多个办公室,如北京、上海、深圳以及西安等地。然而,在2023年9月19日,网络上却流传着关于高通将大规模裁减中国大陆技术人员的消息。实际上,高通的确进行了裁员,但并非仅限于中国区,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裁减了5%的员工,其中移动部门成为受影响最为严重的部门。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华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以及麒麟芯片的重新推出,使得高通手机芯片的出货量大幅度下滑,降幅超过了5000万片。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在此时解散了其位于上海的WiFi研发团队。而在中国,高通共设有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四个办公室,其中仅有北京和上海设有研发岗位。

那么,为什么高通会选择解散上海的WiFi研发团队呢?原来,这与中国一家名为华为的企业有关。华为原本就是从事通信行业起家,旗下的海思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研发了众多高端芯片产品,其中便包括WiFi芯片。华为海思的一位技术总监张琨在离职后创立了尊湃科技公司,他通过窃取华为的核心芯片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转让给了海外公司,以此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

就在上海、江苏两地公安机关成功逮捕尊湃通信的核心成员之际,高通却在同一时间解散了其位于上海的WiFi研发团队。当人们还在揣测此事之时,高通却抢先华为一步发布了WiFi 7技术。这无疑对华为乃至整个中国通信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对我国的信息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综合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跨国公司在调整全球布局时,不仅会考虑到业务层面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涉及到核心技术的分割。在这个过程中,美光、高通、微软等公司的主要动作集中在关键技术部门的撤离上。

举报/反馈

鹤智谈国际

4159获赞 535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