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演什么作品,音乐本身是很重的,纯技巧性的成分很少。”如果说余隆拥有的是少年的赤诚之心,那么王健这个“老男孩”则一直保持着孩童的“至诚纯粹”。在5月15日《余隆&王健与香港管弦乐团音乐会》现场,王健用深沉、内敛、直抵人心的琴声令现场听众大饱耳福。在接受哈尔滨日报记者采访时,王健表示,“哈尔滨的地势非常的宽广,给人一种非常大气的感觉。在这座城市成长起来的音乐和文化,都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非常接地气。”
衡量艺术的关键在于“共振”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的片尾,伴随着一行行英文字幕,一个穿白T恤、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出现了。他蹙着眉,神情专注地拉着大提琴。一曲终了,掌声四起。他起身敬了一个队礼,羞涩与兴奋交织在脸庞上。这时镜头摇到旁边坐着的美国小提琴大师斯特恩,大师的眼神里充满了欣喜。
这个小男孩,就是当今享誉世界的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因为这部记录了斯特恩1979年访华历程的片子,“中国大提琴神童王健”的美名从此传扬世界。
王健出生于音乐家庭,4岁起随父王树棠学习大提琴。10岁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时,因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而成名,16岁时赴美国耶鲁大学学习,随后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1987年王健首次在纽约卡内基威尔厅和以色列耶路撒冷音乐中心举行了独奏会,得到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从此逐渐走上职业演奏家的道路,被国际媒体誉为“极具东方人文气质的大提琴家”。
“衡量艺术的关键在于是否引起共振。”王健认为,音乐最主要的就是表达我们所有人的心声。“音乐毫无疑问是巩固、丰富我们内心世界,使其变得多姿多彩的方式。现在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方式很多,随时都能在网上找到各种大师的演奏,而我们小时候学习音乐是很慢的,因为我们没有资料,只能通过努力挖掘内心的感受,从里往外学习。而现在很多孩子都是从外往里学,包括很多跟我学琴的学生,他们只知道模仿表皮。当你看到一个优秀的演奏时,不要盲目追求和模仿,当他的演奏引起了你心里的共振,这时你才能真正获得音乐的精华。”王健告诉记者,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别人,任何做作出来的情感都不会感动到任何人。做人如此,做音乐更是如此。
演奏音乐就像是与好朋友“聊天”
享誉国际的指挥家和大提琴演奏家余隆与王健此次携手,不仅是两位老友之间的再度合作,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
在余隆印象里,少年时代的王健,总是跟在父亲身后去练琴。而王健印象里的余隆,是骑在自行车上呼啸而过的身影。两位出生在上海,个性、成长轨迹各不相同的老友,友谊持续几十年,艺术的共鸣也始终不变。
在谈及此次合作,王健坦言跟好朋友一起上台表演的感觉是非常不同的,首先就是在合作过程中感受到对方的信任。“演奏音乐其实就像是与好朋友聊天,或者说是在跟自己的心灵交流。我经常告诉学生拉琴时一定要撕掉面具,要能感受到最刻骨铭心的情感。就像跟好朋友在一起时,会将内心最私密的情感与其分享,表达出内心最珍贵部分。”
在回国的这一年时间里,王健接触过很多琴童,很多琴童家长都急于让孩子学习音乐,却从没有告诉孩子学习音乐的原因。“音乐是一种追求,通过一种声音,让你的心声有抒发的空间。我经常跟学生说,你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心声与琴声融为一体。琴声永远是心声的代表,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在音乐上进步。”王健说。
音乐所包含的无非人的情感、人的灵魂、人的故事。因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音乐唤起了人们内心共通的情感。“有时候大家会认为这个世界挺冰冷的,但从音乐中却能很容易与其共情。人心其实是很复杂的,但音乐可以让你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王健说,社会中可能会存在矛盾、复杂和浮躁的情绪,但没有浮躁也就无法体现本真的可贵。
“尔滨”的音乐里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
王健曾在冬天来过一次哈尔滨,但印象不深,因为逗留的时间太短了,这次稍微有时间可以多看看。“哈尔滨的地势与其他地方不同,呈现出宽广、大气的感觉。这里的音乐也一直充满着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性格。”
而哈尔滨人的热情、豪爽也让王健印象深刻。“上次来我吃了一次铁锅炖,当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就是当你坐在这里吃饭时,感觉自己更加接近大自然。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在人造的环境里生活太久,会让我们忘记自己从哪里走来。而东北仍然保持着与大自然非常接近、接地气的文化,这十分难得。”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授予“音乐之城”称号。这里夏季凉爽宜人,素有“冰城夏都”美誉,是清凉与浪漫的“交融之地”。
“我认为一个社会或者城市,真正的软实力就是体现在对美好的追求,没有其他。老百姓对美好有追求,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的身心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温暖,这就是真正的软实力。艺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的身心世界是需要艺术、音乐来滋养的。哈尔滨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对音乐和文化的追求,体现了真正的软实力。”王健说。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于秋莹 杨子怡
责任编辑:孙婷
审核:董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