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紧急开通血管
“我以为胸闷忍忍就能过去,没想到还会和心梗搭上关系,这次太险了。”58岁的陆先生(化名)日前在与朋友聚餐时突发急性心梗,所幸被送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经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从患者进医院大门到心内导丝通过(D2W)时间仅用了8分钟,追平了该院乃至本市有报道的心梗救治最快纪录,患者化险为夷。
微信群急传心电图“隔空救人”
近一年,陆先生经常胸闷、乏力,严重时胸口就像被巨石压着。但每次发作几分钟后就会好转,他就没有在意。然而,这种侥幸心理险些酿成大祸。
上周,在一次聚会上,陆先生突感胸闷加剧,半小时过去了,症状没有缓解,同桌的朋友见状拨打了“120”。
浦东“120”接电后,迅速对陆先生的朋友进行了电话指导,同时启动了一个急救单元(急救医生、担架员、司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迅速检查明确症状后,立即通过公利医院“胸痛中心120转诊群”发出急救信号。
当晚8点10分,在开往公利医院的急救车上,急救医生为陆先生做好了院前急救,并第一时间将他的心电图同步传到公利医院,心血管内科胸痛中心团队明确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主任许嘉鸿立即决定实施“双绕行”,即绕行急诊室抢救、绕行心血管重症监护病,直接将患者送入心血管介入导管室。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各环节随即启动。
绿色通道“抢”回黄金救治时间
8时20分,“120”到达公利医院心血管内科手术室。8时21分,陆先生被送入心血管导管室,胸痛中心快速为他进行术前准备,复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同时予以“心梗一包药”;8时27分,完成仍桡动脉穿刺并开始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中段次全闭塞,随时会有生命危险。8时29分,导丝通过闭塞血管,“罪犯”血管开通,陆先生转危为安。
许嘉鸿介绍,急性心梗发生后的2小时为心梗急救黄金时间,如果能在2小时内及时救治,病人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等发生率就能降到最低。
公利医院胸痛中心作为国家首批胸痛中心,与周边社区及120院前急救系统建立了紧密的胸痛急救网络,通过信息化救治体系,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显著缩短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
据了解,陆先生平时身体健康,就是喜欢喝点白酒,他根本想不到“健康”的自己会突然倒下。“研究表明,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随着饮酒量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随之升高。”许嘉鸿还提醒,如果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不要认为“忍忍就好”,胸闷、胸痛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多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
医生提醒,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15分钟以上或痛感加重,服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药仍不能缓解,伴有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情况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迅速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作者:唐闻佳
文:唐闻佳图:受访方供图编辑:唐闻佳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文汇报

1338万获赞 88.7万粉丝
华文世界高品质阅读平台
文汇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