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约在户外初次见面:建议不要约在饭点(中午或晚上)。一起吃饭看起来很正常,但你并不知道对方的口味,也不知道对方的消费习惯,刚见面就吃饭,也许会不经意的引起某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比如谁选饭店?吃什么档次的?谁付账?这些问题也许熟人之间觉得没什么,但初次见面的人很容易因此踩坑。本是好意,但造成了对方的不满却不知道。
初次见面地点可以选在饮品店、咖啡店、烘焙店、公园的休息区这种既可以坐坐,也可以稍微吃点什么,还比较安静的场所。即使有消费,也是很少,这样不论是AA还是谁请客,都不会有什么压力。
如果见面后感觉聊得还不错,再考虑接下来去哪走走或者改天一起吃饭。
如果初次了解是通过手机:
不知道聊什么话题的话,可以简单聊聊介绍人,介绍人一般都是双方都认识的人;也可以聊天气;聊自己现在在干什么;聊自己的工作内容;聊平时上班的出行方式等和两人隐私不太相关的话题。如果对方对你说的哪方面感兴趣,ta会主动顺着这个话题问你的感受或说出ta的感受,这样也就有来有往的聊起来了。在交流中可以初步了解到对方的语气、态度、为人处世等的大致风格。甚至可以通过对方回复的时间感觉对方对相亲的重视程度。
手机聊天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急于向对方要照片,因为即使对方给你了,也是精心处理过的照片,不管你满意不满意,都会在内心给对方一个评价,这个评价很容易会影响你后面对ta内心的了解,容易“以貌取人”。
还要注意不用聊太深刻的问题,毕竟两个人刚认识,连面都没见过,所以简单的聊聊即可。
如果聊得好,就可以考虑见面的事了。
如果在外面见面:
1. 多聊自己喜欢的少说不喜欢的。多聊自己平时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喜欢哪个明星,喜欢去哪休闲,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等。而不是强调自己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抱怨他人或外界怎样怎样。这样会让对方误以为你初次见面就在“设限”,警告对方注意自己的“底线”,让人觉得你不好相处。即使你平时很好相处,只是略有个性,但初次见面一定不能让人感觉你很有距离感。
2. 聊天话题不能过多的集中于“相亲”这件事。虽然两人见面就是为了相亲,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哪怕你本身是个性格很好的人,只是见面紧张让你不得不拘谨,只聊相亲。但相亲不是面试,相亲不一定是唯一的话题。目的性太强,会让人感觉你这个人太现实,太理性,缺乏亲近感。所以这点要注意。
3. 不要过多提问,如果提问,尽量选开放性问题,而不是问答题或选择题。
比如:你想吃辣,就问对方:你喜欢吃辣吗?提问对方喜不喜欢吃辣,仿佛是在说自己喜欢吃辣,他能不能配合你吃辣,他只能回答喜欢或不喜欢。从而忽略了对方喜欢吃什么,让对方感觉不被尊重和重视,认为你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这时候提问可以换成:你平时喜欢吃什么?有没有什么忌口的?让对方感觉被尊重,这样ta也会更愿意尊重你的口味。
比如:你喜欢工作还是休息?你内心是想知道对方是否有上进心。但你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上班时候盼着休息,休息时候觉得周一来得太快?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如果你是个女生,对方太上进,你会担心将来他没有时间陪你。如果对方不上进,你又会嫌弃他。所以不如问:你这个工作平时一定很忙吧?让对方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聊聊他对工作和休闲的看法。
4. 多聊轻松话题或第三方话题。初次见面,不要搞得像“互相面试”和“查户口”一样,直接去问对方的条件,经历,对工作婚姻的预期等等。也不要提出很多比较私人或财产方面的问题,比如以前谈过几个对象,相亲过几次,对方的工资,家里有几套房几台车等等。虽然这些条件是自己必须了解的,这关系到日后两人是否能发展下去,能否结婚,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目的性太强,急于了解对方这些客观条件,反而会“事倍功半”。当然,自己也不要着急去说出这些信息,这样只会让对方通过“数据”去认识你,觉得你是在汇报或是炫耀。这些话题可以等到两人继续交往之后再慢慢了解。朋友和情侣都没做呢,凭什么去权衡对方的物质条件呢?
想要了解对方更多,比如家庭条件、性格、为人处世方式或过往经历等。除了直接询问,其实还有很多方式。
比如通过看看ta的朋友圈,喜欢发什么内容,就能了解他内心更在意和关注什么;
聊聊双方通常在哪里消费和购物,就能知道彼此的消费习惯和大致的经济条件,以及人际交往状况;
对于一个比较热门的社会性新闻,听听他的看法,了解一下对方的世界观、价值观;
聊聊双方的父母、朋友、路边的宠物等,通过态度看看对方是不是个孝顺以及有爱心的人;
在对方接打电话收发消息或和外人沟通的时候,观察ta的语气、态度,更能了解对方真实的性格。
相比直接询问,你想了解的东西也许通过侧面观察,会得到相对真实的答案。因为初次见面,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掩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刻意放大自己的优势。从多维的角度了解一个相对立体和真实的人。再去考虑适不适合自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情绪上和时间上的浪费。
每个人相亲之前,都会对对方有个初步的预期。一旦见面后觉得不符合或高于自己的预期,就急于在内心下判断,这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比如女生见男生:介绍人说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见面后发现男生身高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这时候就在心里面把男生给“pass”了。之后再聊什么仿佛都提不起兴趣了。殊不知这个男生的性格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呢?如果不是相亲,而是自然认识的这个男生,女生先了解到男生的性格很细心体贴,而且工作努力上进,是不是也会慢慢喜欢上他,而身高只是个不重要的条件了呢?
比如男生见女生:见面后发现女生比照片还漂亮、苗条,一下就心动了,开始猛烈的追求。但万一这个女生的性格比较娇气、霸道,相处下来才发现两人性格不适合,到时候再分手?女生会不会骂你只是个好色之徒?没有责任心的人?
其实很多时候相亲失败,并不完全是对方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预期问题,预期越具体,现实往往差距越大。所以我们要学会降低预期,或者让预期更笼统。见面后,根据自己真实的所看,所感去体会一个人。
从概率上看,也许世界上本就没有天生就完全匹配的两个人。我们总觉得想遇到那个有缘人很难。但其实人是立体的,人性是多面的,人是需要相处和了解后才能慢慢走到一起的。缘分一半是天注定,一半是靠自己的诚心。
与其麻木的不停相亲,不停的失败,再不停地寻找,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预期上出了问题?
是不是自己看相亲对象的角度出了问题?
有没有上文提到的哪些误区是自己已经走过?
是不是曾经相亲的那个人,正好是文中提到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