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给张阿姨做检查
今天,特意赶到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呼吸内科复诊的张阿姨高兴地告诉科主任王瑾:“现在我呼吸畅通,吃得香,睡得踏实,五一期间还和小姐妹出去玩了一大圈。”
原来,65岁的张阿姨近两年一直受咳嗽困扰,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一开始因为“二阳”,加之呼吸道感染频繁,只当是普通感冒,自行用药处理,后来曾尝试吃中药等多种方法,但咳嗽反反复复。
张阿姨也去过医院拍肺部CT,结果显示存在肺小结节,医生建议定期随访。
半个多月前,张阿姨咳嗽症状突然加剧,并伴有发热,就近来到市北医院呼吸内科求诊。
接诊的陈海华医生耐心询问既往病情,再次肺部CT检查,发现张阿姨的右肺门有所增大,支气管狭窄,且右下叶存在散在的感染病灶,种种迹象提示可能存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肿瘤。
突如其来的肺部“占位”,把她吓得不轻,担心会不会是“癌”,性格开朗的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
王瑾医疗团队结合病史及检查,为张阿姨量身定制了一套诊治方案——进行无痛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镜头下,“不速之客”现形,它占据患者右肺下叶管口,周围粘膜肥厚增生,原本的生命气息通道仅余狭窄缝隙,难怪张阿姨会咳嗽加重。
然而,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支气管内异物和支气管黏膜粘连,局部形成肉芽组织将异物包裹,使得操作过程中管腔视野狭窄。而且,新生的肉芽组织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出血,受限于气管镜活检钳的尺寸,无法有效夹取“异物”。
怎么办?停止手术,将张阿姨转诊至三级医院处理,或采用外科手术来取出异物?
王瑾想到医院胃镜室最近引进了一款新设备——鼻胃镜,又称“经鼻胃镜”。这款设备的独特之处在于镜身超细,直径仅0.59毫米,约普通胃镜的一半。它或许可以帮忙解决问题。
王瑾当即联系内镜中心主任熊文坚,两人快速达成配合方案。王瑾指导进镜位置,熊文坚精确定位,两人配合默契,鼻胃镜迅速锁定目标,准确安置异物钳,垂直进入患者肺部的右下支气管,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角度,成功“锁住”新生物后,他们迅速“收镜”。整个取异物过程不到两分钟。
异物被放置在纱布上,医生们惊讶发现,竟是半粒花生米。为确保异物已全部取出、没有碎裂部分留在体内,王瑾重新进镜后检查未有异常。
张阿姨“一觉醒来”,困扰两年的咳嗽终于得到解决。问题是,花生米怎么会掉到肺里?
王瑾解释,食管和气管像是邻居,只不过气管上有会厌软骨,好像戴了一顶帽子。进食时,会厌会自动遮住气管,而呼吸或讲话时会厌又会自动打开。如果进食时说话,会厌软骨来不及遮住气管,食物就有可能进入气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管异物。
在呼吸内科,类似这样从气管中取出鱼刺、瓜子壳、鸡骨头、塑胶笔套,甚至大蒜头、葡萄、芝麻糖等物的不乏其人。异物坎入气管或肺里,可造成反复感染、出血甚至窒息,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反复咳嗽、肺部感染患者,需要气管镜下‘一探究竟’。”王瑾介绍,气管镜是目前气道内异物取出的最主要工具,支气管镜下气道异物取出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用开刀的优势,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尽早排除是不是肿瘤。
古语说,“食不言寝不语”,提倡人们吃饭时不讲话,不仅仅体现了用餐礼仪,其实也符合生理现象。王瑾提示市民:进食时最好不要说话,特别是嘴里有东西时,不要大声讲话。如遇异物掉进气管,不要慌张,在意识清醒且能站立时,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即利用肺部残余气体,按压腹部形成气流冲出梗阻异物,使患者恢复正常呼吸)进行抢救。仍不能改善的,尽快送至医疗机构救治。
作者:唐闻佳 喻文龙
文:唐闻佳 喻文龙图:受访方供图编辑:王星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