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连日来,多则“峨眉山骡子负重爬山”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关注。部分网友留言称:“共情骡子”“希望峨眉山文旅能重视”。也有自称本地人的网友解释道:“山上交通不便,骡子作为运输工具,这就是它的工作。”
5月9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峨眉山景区管委会获悉,视频中的骡子是峨眉山村民饲养的家畜,主要用于驮运生活生产物资。景区作为山岳型景区,主要依靠车辆、索道等机械运输物资。
同时,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络上反复出现的一张,骡子因背负重物导致膝盖、眼角等部位出血的图片,不是在峨眉山拍摄的。“目前,视频中的骡子健康状况良好。”
热搜:骡子负重上峨眉山
“腿已经摇摆不定,眼角的泪让人心疼”
第一个视频中,骡子背着货物顺着石梯攀登峨眉山。
视频最早出现于5月4日,“五一假期”中。一网友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3日峨眉山下山路上遇到骡子负重上山,“一路爬梯前行,腿已经摇摆不定,喊它休息一下,眼角的泪让人心疼,请善待动物。”
文末,作者发起了“骡子”“艰难前行”等话题。
视频总时长为40秒,从多个角度拍摄该骡子背着货物,顺着石梯攀登峨眉山。从特写镜头可以看到,由于山雾和小雨的影响,骡子身上挂着雨珠,没有伤痕。
第二个视频出现在5月6日。
第二个视频出现在5月6日。该视频的发布者在视频中称自己很震惊:“骡子也不容易”,并写道:“我轻装上去都爬得腿发抖,它还运了东西,一边觉得自己是个菜鸟,一边又有点心疼它……峨眉山徒步上山沿途都有设置小商店补给,虽然有索道但不是全程,观光车也是另外一条大马路,所以商店补货只能通过人力搬过来了,人力挑的话也挑不了多少,骡兄受累了。”
第二个视频显示骡子背负的货物包括饮用水等生活物资。
视频总时长42秒,显示骡子背负的货物包括饮用水等生活物资,没有受伤的迹象。
第三个视频出现在5月7日,视频标题为“骡子的后续”,由第一个视频发布的网友发出,称视频发出后,景区就已经介入处理。
三个视频引发了大量的关注,不少网络平台给该话题打上了“热搜”的标签。
争论:万物有灵,别让动物遭罪
“同情归同情,还是要理性看待”
视频发出后,引起了大量的讨论,截至5月8日,共有上千万人关注,近百万人留言。
其中,不少网友留言:“共情骡子”“万物有灵,别让动物遭罪”“希望峨眉山文旅能重视”,并多次使用一张骡子因背负重物,导致膝盖、眼角出血的图片。
在共情之外,也有网友留言称:“同情归同情,还是要理性看待。骡子的培育繁殖是人有需求,给人提供价值。它们驮货物的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收入。若真没有消费需求,那这些家庭又何去何从?主人不再需要骡子,它们面临的就是买卖和杀害,不会比现在好,所以应该呼吁主人对它们好一点。”
同时,有自称当地人的网友留言:山上交通不便,以前都是人背,人的力量有限,后来才有了骡子队。骡子是家里的宝贝,村民们喂养骡子也喂得挺好的,不敢让它受伤的,受伤了就挣不到钱,而且只能被卖了。“每次看到确实于心不忍,可这也是它存在的价值,不是吗?”
该网友还称:“人也在跟着骡子跑的。我也觉得它们可怜。但是我知道村民们不会特意让骡子受伤,会观察骡子的载重能力量力而行的。”
回应:骡子受伤图片并非在峨眉山拍摄
“景区主要依靠车辆、索道等机械运输物资”
5月9日,就网友们的讨论,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称,峨眉山景区作为山岳型景区,主要依靠车辆、索道等机械运输物资。但部分区域受交通等客观条件限制,且为了保障游客游览和村民生活的必需物资,还须辅以人力、畜力等方式运输物资。“我们也在努力探索更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但受客观条件限制,现阶段还难以完全弃用人力、畜力运输。希望大家能够包容理解。”
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核实,视频中的骡子是村民饲养的家畜,主要用于驮运生活生产物资。事发当日,由于村民对骡子的健康状况、天气情况等估计不足,骡子驮运显得吃力。峨眉山景区已经对涉及的村民进行宣传教育,要求进一步关爱、保护动物,合理使用牲畜驮运物资,不得超负荷驮运物资。
该负责人介绍,网络上多次出现的一张骡子因背负重物,导致膝盖、眼角出血的图片,并不是发生在峨眉山,“目前,视频中的骡子健康状况良好。”
峨眉山管委会称,骡子因背负重物出血为不实消息。
记者注意到,多位游客碰到骡队的地方为峨眉山万年寺上方的观心坡,其左右为悬崖,是峨眉山著名险坡之一,被当地人称为“十里长坡”。
举报/反馈

封面新闻

2428万获赞 565万粉丝
封面新闻,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