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樱花园广迎天下客,农牧场组70%以上的农户因此受益。樱花季,我们村民通过提供相关旅游产品服务,年人均增收近2000元。”贵安新区湖潮乡芦猫塘村农牧场村民小组组长王亮明正盘点着今年的花季收入,脸上满是喜悦。
今年樱花季来临之前,芦猫塘村不少村民做足了准备,创收一笔。“我们有土地、有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做农耕体验定是个好主意!”芦猫塘村村民聂忠平从去年10月份开始打起今年樱花季的算盘,把靠近樱雪路一侧的1亩多土地,从种西瓜改为种萝卜。“游客们享受拔萝卜的快乐,我们负责洗好切好,一天最多可以卖100多个呢。”
“樱花季能为村里带来不小的流量,我们如何借助这一契机进一步因地制宜谋发展,如何用活用好绿水青山,以绿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是我们一直思考也是一直在探索的。”芦猫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周遵贵说。
据介绍,芦猫塘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人均土地少,资源短缺。如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为了找准路子,去年,芦猫塘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通过调研和外出考察学习,根据当地村民种植洋芋、辣椒的传统习惯,确定了发展方向。
“我们村集体公司以20亩土地作为试点,轮种洋芋和辣椒,并引进专业的农业公司。目前,村集体经济试验基地的建设已带动50多名村民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近12000元。今年的试验基地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芦猫塘村驻村工作队员叶张林说。
眼下正值洋芋成熟采挖,这一村集体经济试验基地热闹起来,挖洋芋比赛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的热情参与。田野里,锄头挥舞、泥土飞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劳动景象。
“挖洋芋农事体验活动的开展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也让村民看到我们村集体试验基地的成果,有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将带动村民进一步增收。”芦猫塘村党支部书记杨丹说,这片土地将开展洋芋和辣椒的轮种试验,目前辣椒苗已经到位,洋芋全部收获后将进行辣椒的种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贵安新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花季催生的美丽效应持续释放,乡村发展焕发持久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何涛
三审 刘丹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997万获赞 93.3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