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拿破仑被流放到岛上。
不过,拿破仑是两次被流放,其中第一次流放还成功逃脱并重新当上了皇帝。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1813年10月,拿破仑同各国联军与莱比锡展开决战,法军大败。
1814年3月,欧洲“反法同盟”国家的联军打进巴黎,拿破仑退位,被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5年拿破仑逃出厄尔巴岛,于3月1日率1000人在法国南部登陆。20日,拿破仑进入巴黎,重登帝位。正在维也纳集会的英、俄、普鲁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各国国君即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
1815年6月18日,比利时滑铁卢一战,联军又打败了拿破仑的军队,再次迫使他退位。拿破仑这次仅做了约100天皇帝,史称“百日王朝”。
拿破仑第二次退位后,即被流放到位于大西洋南部的各赫勒拿岛。
为了防止拿破仑再次逃脱,英国特别在圣赫勒拿岛北面的阿森松岛驻扎了一支英国皇家海军分队,并且还吞并了圣赫勒拿岛难面2400多公里外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以南北夹击之势紧密布局。最终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度过了5年的流放生涯,于1812年去世。
圣赫勒拿岛朗伍德的别墅庄园,拿破仑一世被软禁流放之地。
1840年在拿破仑死后19年,拿破仑遗体被迎回法国巴黎,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历史的真相,也早已被大西洋浩荡的海风吹得无影无踪。不过在圣赫勒拿岛上山泉边的拿破仑安葬地,至今仍有许多游客前来,把这里当作缅怀昔日枭雄的场所;拿破仑居住5年多的别墅也保存完好,成为全世界历史迷、军事迷向往的胜地。
在圣赫勒拿岛上山泉边的拿破仑安葬地,至今仍有许多游客前来。
圣赫勒拿岛从四千多米的海底拔地而起,屹立在中大西洋海岭之上。
圣赫勒拿岛是南大西洋中的一个火山岛,位于西经5°43′、南纬15°56′,距离非洲大陆最近的安哥拉1867公里,距离南美洲最近的巴西3276公里,距离西非海岸则有2273公里,距离最近有人居住的阿松森岛也有1296公里,可谓孤悬海中,是世界上最偏僻的岛屿之一。
圣赫勒拿岛从四千多米的海底拔地而起,屹立在中大西洋海岭之上。
圣赫勒拿岛处于中大西洋海岭之上,长15公里,宽11公里,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最高点是海拔823米的死火山迪亚纳峰和820米的阿克特翁山。岛上的东、西、北三面都是垂直的峭壁,海拔在490~700米,诸山在桑迪湾之北形成一个半圆形的边缘。山南有许多山上水流冲刷成的峡谷,近海处更深。只是能作为登陆点的仅有西北面的詹姆斯湾,这里有一条长2.4公里的狭窄河谷,圣赫勒拿岛的首府詹姆斯港便坐落于此。
气候上,圣赫勒拿岛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受凉爽的南大西洋季风影响,气温终年温和,年降水量西部300-500毫米,东部800毫米,这让遍布火山灰岩的岛上有很多处泉水。所以岛上的植被出现了三种明显的环状分布,即沿海延伸内陆1.6公里的范围内多荒凉岩石;之后中间层再伸入内陆0.4~1.6公里,遍布有草本植物;最中央的长约5公里,宽3公里的区域则生长着菜棕、柳杉、桉树、蕉树、橡树和欧洲赤松等树木。
圣赫勒拿岛是英国的海外领地,名义上由英国英国国王或女王指定总督进行管理,实际上人选由英国外交部决定。岛内的对外联系主要依靠海底电缆、卫星通讯和航空,因为圣赫勒拿岛是南非至葡萄牙和英国之间国际电缆的中继站之一,相比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便捷了太多。所以人口也远超后者,为4534人(2016年),主要是混血种人,其中非洲后裔占一半,包括华人、印度人在内的亚裔和白人各占25%,通行英语,多信奉基督教。
圣赫勒拿岛首府詹姆斯敦的天梯
1659年,圣赫勒拿岛转归英国东印度公司殖民,并建立了要塞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