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本文讨论了友情的重要性、观众与朋友的差异以及嵌入性理论。指出友情对人生至关重要,但现代社交圈虽广却难寻真心朋友。嵌入性理论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积极拓展真正的人际关系。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你是否发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自己独处的时间愈加增多了呢?
这往往意味着你可能正在经历一段较为低落的生活阶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都需要朋友的陪伴。
好友能够激励我们向前看,他们在我们身旁提供支持和关心,同时对我们的选择表现出最大的尊重。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我们的社会地位有所变化而改变对我们的态度。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佳的时刻,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相信许多人都有过类似体验。
尽管我们的社交圈似乎在不断扩大,但真正能够深交的朋友却逐渐减少。
常常有人会发现,当遭遇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翻遍手机通讯录也难以找到一个可以倾听和理解的朋友。
平时的社交联系,很多仅仅是表面的交往,缺乏深度。
在你需要帮助时,虽有许多陪伴你欢笑的人,但真正愿意在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人寥寥无几,当繁华散尽,只能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面对自己的伤痛。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视角来看,一个人的友情的质量和数量可以映射出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掌控能力。
当你发现自己没有一个朋友,说明你正在经历着低配的人生:
一、友情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people skills),不仅体现在一个人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应对能力,也反映了个人处理相关情感问题的能力。
人们对友情价值的看法各不相同。
有些人觉得独处更舒服,认为社交活动是时间的浪费,对他们而言,友情并不重要;
而其他人则认为,友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支柱,与朋友共度时光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从知识角度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你与他人的互助与交流,带来新的思想和见解。
从心理角度分析,它有助于你与周围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显著减少在亲密关系中的冲突。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考虑,友情是维持生活情感平衡的基本要素,朋友的质量也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一个无朋友的人生无疑是不完整、不充实的。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软件不断更新迭代,给人造成了社交圈似乎扩大了的错觉。我们可能因为朋友数量的增加而感到高兴。
但当自己遇到困难和挑战,寻求倾诉的对象时,你可能会发现,尽管世界这么大,却难以找到一个真正可以心灵相通的朋友。
也许,你在日常生活中发布的信息会得到不同“朋友”的回应,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你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但也可能仅仅是错觉。
二、观众的数量总是超过朋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基本本性与社交需求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我们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和他的社会地位并不能单纯依赖于财富,而更应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
因此,无论是从人的本性还是社交角度来看,没有人能够脱离朋友的存在而孤立生活。
“朋友”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意义丰富,因为在生活里真正的人际互动中,观众的数量总是超过朋友的。
观众可能给你带来视觉上的感受,但只有真正的知己能够触动你的心灵。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能为个体带来许多积极的社交资源,有助于社交的顺利进行,减少社会中的各种冲突。
那些与你价值观相符的朋友,不仅在精神上给予你支持和关心,帮助你,还会在你犯错时指出你的错误,鼓励你去改正。
而那些浅薄、缺乏耐心的人,则更喜欢观众的关注,享受被人注视的感觉。
真正有追求的人,他们所需的是“朋友”。
三、嵌入性理论
社交关系(Social relation)是社会学中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研究领域。
过去人们对朋友、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关注,特别是对其精确化和操作性的强调,导致了对各种社会关系概念的忽视。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其“嵌入性(embeddedness)”理论中提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嵌入性特征。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多次强调“差序格局”概念,他认为虽然每个团体都有其边界,但团体间的关系应视为等同的,这类社会关系更应考虑到“团体格局”。
个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最初是基于个体而建立的,但只有在长期的互动中,关系亲密的朋友才能真正地发展并共同进步。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没有人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取得成功,我们生活在一个互惠互利的时代。
我们应当学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结识更多真正的朋友,而不是沉浸在自己虚构的安慰之中。
The End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本文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学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举报/反馈

第一心理

528万获赞 104.4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实用、最有趣的心理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