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通讯员 许海燕 洪芷瑄

四月的竹笋清淡鲜嫩,不少市民选择在这个季节吃竹笋。但就在26日,武汉的李女士(化姓)却因为连续吃了两天竹笋进了医院。

近日,家住汉口古田的李女士在线上买菜平台购买食材时,看到上新的竹笋十分诱人,便购买了大量竹笋做菜。腊肉炖竹笋、油焖竹笋、清炒竹笋……考虑到新鲜的竹笋不好存放,那几天,她一直换着花样做菜。谁知,在连续吃了两天竹笋后,李女士感到腹痛难忍,并且开始出现便血的症状,一开始她以为是胃的老毛病,没有放在心上,直到26日,李女士实在是腹痛难忍,才在家人的陪伴下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就诊。

在该院消化内科,接诊医生吕飞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并为她完善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消化道内有出血点,且血红蛋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吕飞初步判断她是消化道出血。了解到患者已有两年的消化道溃疡病史后,吕飞认为,导致此次消化道大出血与她连续几天吃春笋有关。接下来,该科手术团队为她进行了内镜下止血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并已于30日出院。

大量吃笋真的会导致胃出血吗?该院古田院区消化内科主任丁祥武介绍,吃笋是导致胃溃疡患者胃出血的诱因,像李女士这样患有多年胃溃疡的患者不适宜大量吃笋。

“我们不建议有胃肠道消化系统疾病及有肝硬化的患者食用粗纤维食物。”丁祥武解释,像竹笋、玉米、红薯、芹菜、燕麦等粗纤维食物,会让消化道负荷比较重,胃在处理这些食物的时候,蠕动能力会加强。如果此时食用者本身患有胃溃疡的话,胃在强动力运作下,更容易导致溃疡伤口出血。丁祥武提醒,竹笋中含有较多粗纤维,不容易消化,因此,有胃病的患者要少吃,尤其是有溃疡病、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等疾病患者更不宜吃笋。如果吃笋后出现腹痛、呕血、黑便、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

极目新闻

2525万获赞 524.2万粉丝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