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屡屡见诸报端,或“多对一”、或“多对多”、或扇耳光或性侮辱,且在网络中传播散发。此种残忍、冷漠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身体和心理损伤极大。为什么校园暴力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又该如何防治呢?笔者将就这两个问题做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校园暴力,生命教育,成因 ,遏制措施
校园暴力,主要指学龄期(7岁至18岁)青少年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斗殴、性侮辱、敲诈财物等暴力行为。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净土”,奈何近年来“校园暴力”不胜枚举、触目惊心,且涉及的群体一年比一年宽泛,暴力手段一年比一年丰富,造成的后果一年比一年严重。越来越严峻的事实在提醒每一个家庭、每一座学校、每一位教育人员、每一位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人,必须要做些什么来遏制校园暴力的蔓延。所以认真分析校园暴力行为的成因,采取有效的遏制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一、中学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
据研究,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的占比位列二、三位。此外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研究指出,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现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究其根源,“校园暴力”成因有三:
(一)家庭教育乱象
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青少年生活在怎样的家庭里,就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效应。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放纵,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一律满足,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无原则的容忍袒护等,这会导致青少年任性、骄傲,以自我为中心,利己思想严重;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孩子稍有过失,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棍棒相加等,这容易使青少年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家庭结构或功能不健全”型家庭中,孩子父母或死亡、或离婚、或外出打工、或孩子无人监护,成为留守儿童;亦或父母关系不好、父亲酗酒、经常家暴等,使青少年情感淡漠、不合群、敌对、嫉妒、仇恨、自卑等,缺乏感恩、诚信、理解、体贴等品质,最易出现失和、失教、失德和失才,为孩子日后校园暴力倾向埋下了“祸根”。
(二)传统价值观受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大行其道,一些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受到极大冲击,中学生很容易受到暴力电影视剧、暴力网络游戏及淫秽色情网站的影响,这些受污染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暴力恐怖和淫秽色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模仿欲,导致他们在模仿中、刺激体验中造成各类暴力事件。
(三)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
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同时,个人意识增强,好奇心增强,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喜欢模仿但比较盲目且自我约束力差,加之大多数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极为淡薄和贫乏,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这便为暴力行为的施行提供了心理要素。
(四)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
“校园暴力”干预机制的滞后和犯罪成本低,让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刑法》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在量刑时都会减轻或从轻承担刑事责任;年满14到16周岁的青少年,量刑更低。今天关,明天放的惩戒机制让一些青少年肆无忌惮,这间接助长了校园暴力的频发。
(五)学校因素——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法制道德教育缺失
1.应试教育大环境下,部分孩子失去自信和自尊。
今天的学校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将大多数时间投入到研究考纲考点、探究教法学法、关注考试名次、组织反复考试上面,而很少花时间研究学生思想成长、培养健全人格、关注行为变化、组织实践锻炼。这种“比分数”“排名次”的应试教育,只能让那些长期在“劝学”、“逼学”环境中学习,又在考试中多次体验“失败”的部分高中生只会出现敌对、焦虑、恐惧、自卑、痛苦、嫉妒、侥幸、仇恨等情绪,进而发展为厌学逃学,乃至迷恋网络、夜不归宿、自暴自弃、谈情说爱、打架斗殴等异常行为,并设法“找回自尊”,这就为校园暴力埋下了隐患。
2.多数学校“育人功能缺失”。
学校道德法制教育工作薄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乱纪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是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主要防线。然而,当下绝大多数学校都以教学质量、升学率为学校“生命线”,全力抓教学,忽视学生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
(1)学校德育不到位。多数学校只重视共性教育,而忽视个体性教育。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案及跟踪管理机制。泛泛而谈很难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治标不治本。个别班主任或教师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对学生实施暴力行为,不能与学生正常沟通,缺少耐心细致的管理教育工作。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2)家校沟通不及时,没有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据统计,近三年来教师、班主任每学期走访学生家长的比率已降至32%,个别班级甚至更低,现在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主要是电话,但家访的效果是电话联系不能替代的。且只要学生不出事学校就不会主动与家长联系,这就在青少年教育中出现了很长的空白区,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3)学校缺少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的活动平台。校园生活过于枯燥,实践活动太少,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不够,学生学习愿望与动机不强烈,厌学情绪蔓延,造成学生逃课、逃学乃至“找乐子”、“找刺激”等校园暴力行为。
二、大力推进生命教育,遏制中学校园暴力
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生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得生活和独立得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分享,而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所有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的缺失恰恰是校园暴力频发的根源所在。
德育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吴甡看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大多数教育问题根源在家庭,催化在社会,而最终会凸显在学校教育。现阶段,推行生命教育、遏制校园暴力已经刻不容缓。
(一)生命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每个生命都精彩。吴甡呼吁,用教育润泽生命要做到五个“多一点”:慷慨多一点——“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不要吝啬真心的赞扬;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不要吝啬正确的指点”;积极影响多一点——“家长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对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首先审视自己是否做到”;理解多一点——“当与孩子产生意见分歧时,请抛开自己的身份、年龄等一切外在因素,回到与孩子同年龄的自己的世界,问问当年的自己如何应对和处理类似的问题”;尊重多一点——“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把做事权给孩子,让孩子独立去承担”;机会多一点——“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大课堂,即使摔得鼻青脸肿也要坚定地让他去闯”。
(二)让生命感动生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正能量
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需要文化宣传和出版部门多一些社会责任感,严厉打击反动、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现象,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更需要精彩的生命教育来引导。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帮助青少年珍惜美好时光,懂得感恩,创造社会价值和培养人文关怀,最终领会生命存在的意义。
(三)在学校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占领学校德育高地
“生命”是教育最核心的关键词——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教育因生命而辉煌。学校教育就是要“喂养”着生命成长、“营养”着生命成长,精心精细地设计生命中每一节课程、每一次活动、珍视教育者与每一个生命相遇的瞬间。
1.结合生命教育,推进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渤海大学教授朱成科认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双方甚至旁观者都是受害者,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将在青少年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而且校园欺凌施暴者许多是“问题家庭”的“问题孩子”。 针对这些学生的性格缺陷,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阳光向上的健全人格,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
2.推进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创建健康文明的育人环境
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的高发态势与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在多元文化,特别是良莠不齐的信息化时代,只有优化校园环境才能让学生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为此,各年级各班要多组织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科技创新大赛、话剧表演等。
3.掌握科学合理的情绪管理方法
“冲动是魔鬼” 。校园暴力就是因为中学生心理承受不了各种压力而失去平衡,引起情绪恶化,行为冲动。正如伯克威兹认为的,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愤怒的情况下,他人的不该说的某一句话,不该有的某一个表情,不该干的某一件事,不该发生一次碰撞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可能成为侵犯行为的一个“线索”。所以,帮助中学生学会科学合理的情绪管理方法,学会对合理情绪的正确表达和控制,对消极情绪的正当途径宣泄和倾诉,掌握自我疏导、自我排遣、自我放松的减压方式,如倾诉、转移注意、运动、幽默、升华等等。
(四)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惩戒力度
《未成年保护法》对校园暴力的制约和打击过于落后和偏轻,对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要加以惩戒,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追究刑事责任。另外由于现在未成年人成熟得较早,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应该提前。
总之,只有和谐家庭环境、优化校园环境 、整治社会环境、净化网络环境,才能形成“三位一体”的校园暴力防范体系,形成预防校园暴力的坚实基础。遏制青少年暴力行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